老子|第37章 天下自定

作者: 龙门村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4-27 22:00 被阅读0次

【第37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与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不同,道家讲自然、无为,认为万物的生长都有其自然规律,不必强行干预。自然界中,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问题。生物为了生存,自然会适应环境,采取能够生存下去的生存之道。这也就是老子说的万物自化。因此,治理天下的天子、侯王,只要遵守这个“道”就行了。该收税收税,该享受享受,让百姓“不知有之”,但不可过分奢靡。

但是,万物在自化的过程中,为了生存,必然会有损害其他的行为发生。一方面,这是生存的需要,自然平衡的需要,但另一方面,过度的竞争,也有可能破坏平衡,走向反面,因此,也必须有一定程度地干预。比如,因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本地物种受到威胁甚至毁灭,则必须进行干预;人类因为外敌入侵,可能亡国灭种,则必须进行反侵略斗争,等等。

所以,老子说,万物是会“化而欲作”的,总是会有一些过分、过度、超出常规也就是道的行为的,——因为“道”是讲究和谐的。如果出现这些行为,“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我将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就能根绝这种贪欲和过分。贪欲和过分根绝了,天下也就安定了。

老子的逻辑是,天下万物自生自灭,不要过度干预,但一旦出现意外,也就是不符合道的情形,也还是得干预。老子开出的药方是用“道”来教育,教育好了,天下也就安定了。林语堂在其《老子的智慧》中说:“在万物生长繁衍的过程中,难免有欲心邪念,这时惟有以道的本质‘无名之朴’,来克服这种情形的发生。”

从治国理政的角度看,与老子不同,儒家开出的药方是用礼乐制度来“镇”之。人性说不上善与恶,就跟我们常说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坏心思”呢?因此,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一生下来的本性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后天的环境导致出现了差别。与孔子不同,孟子则直接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他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等等(《孟子·告子上》)。而同是儒家出身的荀子则直接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人性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所以,人长大后,就不是老子说的那个“赤子”、那个“婴儿”了,必然会有一些过分的行为,不“道之以刑”“齐之以礼”,社会是要乱套的。

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说:“老子认为,从道分出万物,并不是由于‘道’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作为;道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他称这样的程序为‘无为’,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其生万物说,‘道’是无不为;就是无目的、无意识说,‘道’是‘无为’。”(《中国哲学史新编》)

庄子对“无为”是怎么看的呢?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应帝王》)

天根在殷山的南面闲游,到了蓼水河边,正巧遇上一个无名人,就向他求教治理天下之事。无名人说:“走开,你这个见识浅薄的人,怎么会问这样让我不愉快的问题!我正打算跟造物者一起,厌烦时,就乘着那状如飞鸟的清虚之气,超脱于天地四方之外,而游于无何有之乡,居处于旷达无垠的旷野。你怎么用治理天下的这样的梦话来扰乱我的心思呢?”天根又再次请教。无名人说:“你要游心于恬淡之境,清静无为,顺应事物本性,不要用你自己的意志,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庄子向往逍遥,对政治权力是厌恶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争权夺利、趋炎附势的人,给予了藐视。

庄子在《应帝王》篇以老聃的口吻说:

……阳子居蹴然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庄子·应帝王》)

庄子也认为,圣明之王治理天下,功盖天下却又像不曾出自自己的努力,教化施及万物而百姓却不觉得有所依赖,有功德却不显露自己的名声而使万物欣然自得,立足于不可测的神妙之境遨游于至虚的境界里。这与老子的思想是一致的。

相关文章

  • 谈情说爱第四篇:那个以“老子天下第一”为口头禅的嘴炮的婚姻最可惜

    口头禅“老子天下第一,老子体育第一,老子喝酒第一,老子制药天下第一,老子学问第一……”共有七十几个“天下第一”的那...

  • 老子天下最酷

    "老子天下最酷。" 不是的。 你听见的是后面那句话就好了。

  • 柔软才能长久,是这样的吧

    在老子去世之前,孔子曾向老子问道,天下之间,如何才能长久。老子答,以天下之至柔骋天下之至坚水为天下至柔之物,却能奔...

  • 9月20日读经(3)

    今早读易经第21-27卦,系辞上传第7-12章,孝经第1-7章,老子第68-75章。 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

  • 道德经·第46/81章 - 知足常足

    道德经·第46/81章 - 知足常足 春秋时期 · 老子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 《隂論》

    《老子》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出自於《老子》) 《老子》曰:“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

  • 不出户,知天下

    最近几天读了《道德经》的第47章对于老子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印象颇深。 我自己认为老子的这句话...

  • 慢慢来,未来终将到来

    今日阅读《老子的心事》第165-173页。 ☼原文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 道德经·第43/81章 - 无为之益

    道德经·第43/81章 - 无为之益 春秋时期 · 老子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

  • 谦卑是高贵的根基

    “水”是老子最喜欢的意象之一,在老子看来,水是天下至柔之物,也是天下最强大之物,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第37章 天下自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gb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