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窑诗话》|意象(47)

作者: 小茉莉花 | 来源:发表于2023-06-21 23:39 被阅读0次

    文章系原创首发

    第二章 意象

    一、意象学说概述

    (二)形成:晋—唐

    正文见《回窑诗话》|意象(42)

    注释:

    二、王昌龄《诗格》

    (二)王昌龄意境浅说之袁枚:

    1、袁枚的“娱己媚人”——有.清乃大(2):

    意境的产生离不开“环境”,这里所说的“环境”既非自然环境也非现实世界而是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互动出来一个世界,它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现实世界、虚拟世界等等。总之这个“环境”不限于自然环境和现实、虚拟世界,它比我们所认知的世界要大许多,但是总有一部分是和人类交接的,这样活着的人就能够感触并认可它。

    从“环境”这个层次来看袁枚的《随园食单》,其中只是无关紧要地夹杂了些许周礼和春秋。可是,一旦理解了这个“环境”再看《随园食单》虽言美食,则亦无处不含周礼无处不说春秋。

    基于这个推断,特牲单是值得细查深究的。

    《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共十七篇。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之前篇目不详,汉初高堂生传仪礼。

    据《仪礼》载,天子、诸侯、大夫、士日常所践行的礼有: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礼、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士丧礼、丧服、既夕礼等等。 文字艰涩,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而且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节日益繁缛复杂,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

    儒生掌握的可能创行于西周并在春秋以后更加通用的各种仪节单,经不断排练补充,整齐厘订,成为职业手册。他们要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因此保存的仪节单很多,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但传到汉代只剩了十七篇,包括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五项典礼仪节,由高堂生作为专供士大夫阶层施行的“士礼”传授,称作《礼经》,为“五经”之一。

    袁枚所说的“宜古人有持豚馈食之礼”实出自《礼经》·特牲馈食礼第十五。

    《礼经·特牲馈食礼》是诸侯的士(不是天子的士)在祖.庙.祭.祀.祖.祢的礼仪。

    其主要流程为:

    占.卜举行祭.祀的时间——占.卜尸的人选——邀请尸和宾——准备祭.祀用品——主人和祝上堂——尸九饭——主人、主妇和宾三献(核心之礼)——主人向宾和兄弟献酒——长兄弟和众宾献尸——嗣子献尸——旅酬——尸退——宾出。

    特牲馈食礼在五礼中属于吉礼。特牲:是指用一种动物进行祭祀。类似地,还有太牢和少牢。

    天子、诸侯用太牢,三种动物;

    卿、大夫用少牢,两种动物;

    诸侯的士用特牲,一种动物。

    不同等级的人,在祭.祀时,所用的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袁枚在特牲单里的言论是十分庄重而有搞怪的。他对于礼是很庄重的,等于隐称自己是诸侯的士(特牲,是指仅用一种动物进行祭.祀)。但是,当袁枚把自己视作为诸侯的士时,无疑又把清.廷嘲讽了一番——他把清.帝看成了一个诸侯!(这在那个时代可是属于“大不敬”之罪,列为十恶之六。但袁枚又像是在演戏,明面上是自己大言不惭地犯下“大不敬”之罪,实则暗地讥喻清.廷亦是如此。可是大盗成了诸侯,他又不得不以士之礼履行自己的职责,与堂皇正统之下行荒唐搞怪之事实出于无奈。)

    猪被认为是人类最早饲养的家畜之一,从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材料来看,新石器时代,家畜数量最多的是猪。(根据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远古时先民的饮食以食肉和植物子实为主。《礼记·礼运篇》说:“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东汉王充《论衡·齐世篇》中也说:“上世之民,饮血茹毛,无五谷之食。”)

    到商周时,养猪已很常见,在商代甲骨文中,“豕”、〝豖”、“家”这类代表猪或与猪有关的文字均已出现。从考古发现来看,商周时期,除了吃猪肉外,家养的公猪还会被用于祭祀,即《礼记杂记》中所谓:“凡宗庙之器,其名者成则衅之以豭豚。”。

    猪肉,尤其是公猪肉天生有一种臊臭味,并不好吃。不过古人意外发现,被破坏了生殖系统,即阉过的猪的肉更好吃。据考,阉猪早在西周时期已出现,《周易:大畜卦》便有“蘋豕之牙,吉”的说法,意思是,被阉过的猪已没有攻击性,其牙不足惧,所以吉祥。

    《诗经•大雅》中的《公刘》诗中提到过古人当时用猪的情景:“执豕于牢,酌之用匏“。意思是:把猪拿来做牢(礼),用匏作为喝酒的器具(有说把猪从圈里抓出来,用瓢儿喝酒,大口吃肉——不过这种说法忽略了当时的人们以礼进食的事实,类似今天的人只说喝酒而不谈酒桌上的规矩)。”

    《左传:定公》 里说,时卫侯路过宋国野外,听到有人唱道:“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大意是,已经让你的母猪满意了,为何还不归还我那头公猪?说明当时母猪配种很流行。

    尽管如此,猪在古代的地位并不高。《礼记·王制》说:“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也饲养猪,只不过大多用来祭祀。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猪为不洁之物,君子是不吃猪肉的。而《本草纲目》中也从医学上佐证,(食)猪肉会使人的肌肉和筋骨变得虚弱。因此人们更加不愿食用猪肉。

    《东观汉记》中记载:“闵仲叔客居安邑,老病贫寒,不能买肉,日买一片猪肝。”这说明当时猪肉并不鲜见,但它的顾客主要还是是贫下之人。

    魏晋之后,大量胡人定居华北地区。南北朝时期的《洛阳伽蓝记》称“羊者是路产之最。”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与唐末五代初期的《四时纂要》,这两本中国古代重要的农书对养羊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养猪。

    到了宋代,羊肉逐渐统治了中国人的餐桌。北宋《太平广记》里关于肉类的记述共有105处,其中关于羊肉的有47处,猪肉只有12处。历代宋朝皇帝对羊肉的热爱堪称惊人。据记载,宋真宗时代,御厨每天宰羊350只。《宋史·仁宗本纪》里记载宋仁宗:“宫中夜饥,思膳烧羊。”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神宗熙宁十年,宫廷御厨消耗了“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 宋哲宗时期,宰相吕大防曾对皇帝说:“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也就是说,皇家礼法要求皇室只吃羊肉。

    北宋的苏轼不仅创制了“东坡肉”还曾为烹猪肉吟过诗。《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辰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南宋陆游的《游山西村》亦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宋代官方专门设立了牛羊司,负责牧养皇家生羊。宋室南渡以后,宋高宗特地下旨,令牧羊人在嘉兴、太湖一带选择适宜地区试验牧羊,以满足南宋君臣对食用羊肉的需求。在杭嘉湖平原试养成功的来自北方的牧羊被后人称为“湖羊”。

    据《梦梁录》介绍,在临安街头,各大出名的茶楼酒肆,每日不定时供应“鹅排吹羊大骨、蒸软羊、鼎煮羊、羊四软、酒蒸羊、绣吹羊、五味杏酪羊等”羊类硬菜,以满足市井百姓的口腹之欲。

    由上可佐证,宋人吃肉,贵羊不贵猪。不过猪在民间并不陌生但不是主流。

    到了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元代,羊肉更是独占鳌头,非但蒙古人以之为主食,汉人食用羊肉同样普遍,就连风行高丽的汉语口语教科书《老乞大》也说到“做汉儿饭”,有羊和鸡。

    虽然阉割术外中国起源很早,但是真正用于猪身上,还是相对较晚的,所以汉朝及以前的人,吃猪肉只吃没发育的小猪,只因为肉嫩。而长大未阉割的猪肉,口感柴而味大,没人愿意吃。

    元代时期蒙古人的牲畜阉割技术得到推广普及,从小就阉割的猪,不再有浓重的臊味。这也是明朝开始吃猪肉的一个重要原因。

    明朝皇.帝朱姓,明武宗朱厚照曾下令禁止养猪、杀猪、吃猪,并且还专门制定了惩罚措施,《明实录·武宗实录》记载:"上巡幸所至,禁民间畜猪,远近屠杀殆尽,田家有产者,悉投诸水。……者发配充军。"

    不过,这道《禁猪令》只坚持了几个月便撤销。明武宗想了个办法,将猪的名字改叫彘或豚就行了。

    至少不晚于明朝中后期,猪肉就逐渐的普及开了,当时民问有肉包子,猪血肠、烧猪肉等吃法,这也说明猪肉逐渐已经被人所认可。但是对于富贵人家而言,他们还是依旧只吃牛羊肉,因为食猪肉实在让人看起来太低贱,只有贫民才会吃,慢慢地,猪肉就成为了民间的食物,当时猪也开始频繁的被屠宰猪肉贩子也开始盛行。

    清人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有一篇《范进中举》广为人知。范进的岳父——胡屠户以杀猪贩肉为生,为了生计而辛苦奔波。例如“他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直到范进喜疯以后“还不曾回来”;他“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得钱把银子”等等。虽然是配角,但是在一些地方风头却超过了主角范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的形象与范进中举前的贫寒相称。猪所代表的贫穷低贱像不言自喻。

    明代是宋明理学发展的一个鼎盛期,天降英才群星交映。有志之士们内察于心外格与物,共修大道。在“格物致知”的倡导下,各方士人开始穷考万事万物,格猪亦在其列。关于猪的经验之谈,数明清时期最认真,且上升到了理论高度。

    明·李时珍曾对各地所产猪的特性作过总结,他在《本草纲目》(卷五十)“兽部°中,谈的第一种家畜就是“豕’。猪,天下畜之,而各有不同。生青、兖、徐、淮者耳大,生燕、冀者皮厚,生梁、雍者足短;生辽东者头白,生豫州者喙短,生江南者耳小,谓之江猪,生岭南者白而极肥。”

    从李时珍所记来看,今北京一带家养的猪似乎不是太好,主要是皮太厚。而现今普通饲养的白猪,在明代只有东北、岭南一带有。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 中的说法也证实了这一点:“辽东白蹢为奇,广则大抵花白。”(此非进口大白猪)

    《豳风广义》是一部地方性劝民植桑养蚕的农书。作者杨屾,字双山,陕西兴平桑家镇人,博学多能,未曾为官,一生居家讲学。他根据《诗经·豳风·七月》这首诗,确信陕西古时可以植桑养蚕,那么现在依然可以。他认为古人的记载是可信的,古人不会欺骗后人,是后人领会古人之说不透彻。

    书分三卷,领先万字左右,以记养蚕、植桑、织帛为主,并附图五十余幅,说明有关方法和工具。书中所讲均切实有据,不务空谈。而且文字浅显易解,以求实用,意在宣传推广。又从“衣帛”推及“食肉”,故书后附载家畜饲养和畜病防治方法,并有少量园艺内容。

    关于猪《幽风广义》中是这样说的:“南方之猪味酸冷而有小毒,食之动风生痰,弱筋骨,虛人肌,不可久食;北方水深士厚,风气高燥,其肉味甘,性平无毒,大能补肾气虚损,壮筋骨,健气血;而秦中之猪甲天下,尤非它处可比也。”

    从苏造肉、小肠陈、卤煮火烧等民间传闻来看,满人刚开始入主中原的时候,饮食肯定是不如后来丰富的,即使是祭.祀常用的猪肉,烹饪也相对简单。

    袁枚在《随园食单》特牲单中也曾记载过:

    白片肉

    须自养之猪,宰后入锅,煮到八分熟,泡在汤中,一个时辰取起。将猪身上行动之处①,薄片上桌。不冷不热,以温为度。此是北人擅长之菜。南人效之,终不能佳。且零星市脯,亦难用也。寒士请客,宁用燕窝,不用白片肉,以非多不可故也。割法须用小快刀片之,以肥瘦相参,横斜碎杂为佳,与圣人“割不正不食”一语截然相反。其猪身,肉之名目甚多。满洲“跳神肉”②最妙。

    烧小猪

    小猪一个,六七斤重者,钳毛去秽,叉上炭火炙③之。要四面齐到时,以深黄色为度。皮上慢慢以奶酥油涂之,屡涂屡炙。食时酥为上,脆次之,硬斯下矣。旗人④有单用酒、秋油蒸者,亦佳。吾家龙文弟,颇得其法。

    ①猪身上行动之处:指猪身上时常运动的肌肉。
    ②跳神:萨满教的一种祭神礼仪。跳神肉:满人在祭祀时会水煮全猪,切成大块,大家分食,这样做的肉称为跳神肉。
    ③炙:煎烤。
    ④旗人:即满人,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来分别氏族,因此满人又被称为旗人。

    同样是格猪,袁枚却不忘儒士的本色,他提出了猪为“广大教主”的说法。这标志着儒士们对民的认识上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即从民本思想向民化思想转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窑诗话》|意象(4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cmz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