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逍遥
18.曹操报仇
李傕、郭汜在朝廷独揽大权,天下短暂归于一统,貌似一片太平。
但是粉饰的太平终归是假象,短暂的安定不代表长久的和平。
青州平地爆了一颗雷,又发生了黄巾军起义。
人民,生活在社会底层且无法生存的人民,起义暴动是活下来的唯一选择。
对于统治者来说,镇压起义则是必然的选项。
乱世用猛将,一个英雄人物登场。
英雄总是不甘寂寞,也不能寂寞,所以英雄总是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所以曹操登场了。
太仆朱儁向朝廷推荐,由东郡曹操和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
此时的曹操,任东郡太守,驻军在濮阳。
曹操出马,马到成功,不但一举荡平黄巾军,还收纳了黄巾军的大部分精锐。
一支精锐之师由此而生,青州兵。
经此一战,朝廷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经管兖州。
曹操声名大振,迅速在兖州招贤纳士,扩大势力。
收了五名文臣和两名武将。
文臣是荀彧、荀攸、程昱、郭嘉、毛玠,个个堪称人中张良,智谋过人。
武将是泰山于禁、陈留典韦,尤其是典韦勇力过人,使两柄八十斤重的铁戟,无人能敌。
曹操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
一天,曹操在夕阳下的后花园内赏花观景,环顾左右,觉着少了点什么?
少了什么?少了亲情,多了寂寞。
曹操想起远在瑯琊(山东临沂)的父亲曹嵩,一时间百感交集。作为人子,生不能赡养父母,不能与父母共享幸福,乃大过。
于是,曹操派泰山太守应劭去瑯琊接曹嵩。
曹嵩从陈留出来避难,一直隐居在瑯琊郡。
曹嵩接到儿子的来信,甚是欣慰,感叹阿瞒小儿终于历尽劫难渐成气候。当即率弟弟曹德及一家老小仆从百十口人,望兖州(今山东巨野内)而来。
途经徐州,受到一个人的热情招待。
陶谦,徐州太守。听说曹操之父曹嵩过境徐州,隆重而热情地招待了曹嵩一家。
陶谦,一个老实人,招待曹嵩不过是出于本心的善良和同为诸侯官僚的礼节,尽一下地主之谊,属于一片好心。
但是,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
这次招待,竟演变成了两个人的噩梦,一个是陶谦,一个是曹操。
为什么?因为吃完饭,喝完酒,在路上,曹嵩死了,一家百余口人全部死了。
死在一个叫张闿的刀下。
张闿是何人?陶谦的手下,奉陶谦之命护送曹嵩去濮阳。
张闿为何杀曹嵩?因为谋财,所以害命,然后逃了。
曹操顿足捶胸,大哭于地,他无法接受丧父的残酷事实,更无法接受父亲这种荒唐而意外的死法。
曹操将所有的悲伤和仇恨,凝结到一个人身上。
徐州太守陶谦。
曹操说了八个字,然后起所有精锐之兵奔徐州而来。
哪八个字?荡平徐州,诛杀陶谦。
这就是一场饭局拉来的仇恨。
陶谦,仰头望天,祈望上天能够为徐州带来好运,就像乞丐盼望着天上会掉馅饼。
结果,馅饼没有掉下来,凭空砸下来一个祸端,而且是一个非常大的祸端。
陶谦闻知曹嵩被杀,心情之复杂,难以名状,有万千的尴尬与不堪,让人生也不是,死也不是。
事已至此,曹操既然兴兵来伐,陶谦就得出兵应战。
看起来,一场血雨腥风的大战在所难免。
此时,有一人站出来。
谁?陈宫。
陈宫说:“我与曹操有过一面之交,当年我曾救他一命,我愿意劝说曹操罢兵,两家重新修好。”
陶谦答应。
曹操帐中,陈宫环顾左右,满眼尽是杀气,一杆书写着“报仇雪恨”的白旗挂在中军帐外。
曹操问:“陈公为何而来?”
陈宫答:“今闻明公兵临徐州,为父报仇,所到之处尽杀百姓。陶谦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义之辈。尊父遇害,乃张闿之恶,非陶谦之罪。况且徐州人民,与明公无冤无仇,怎么能说杀就杀!”
“陈宫!想当初你弃我而去,今有何面目再来见我?”
“陶谦之人,杀我全家,我杀陶谦,理所当然。”
“我送你一个字。”
“滚!”
曹操就像泼妇骂街,全然不顾陈宫的脸面,生生将陈宫骂出曹营。
陈宫悲叹:“我无脸再见陶谦!”遂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曹操铁了心要杀陶谦,大军浩浩荡荡逼近徐州。
此时对于徐州和徐州百姓来说,选择生死存亡的时刻到了。
陶谦暗自悔恨,愿意以命抵命,以一己之命换一郡百姓之命。
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又有一个人站出来。
他说:“今曹兵虽众,只要我们坚守不出,曹军也不可能马上破城。我愿施一小计,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献计之人是谁?所献何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