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中华文学想法
我的军旅“第一”之  第一

我的军旅“第一”之  第一

作者: 彭春祥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16:27 被阅读0次

文/彭春祥

传统照相馆

常言说的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世界上不论男人女人,对“美”的追求总是孜孜不倦,尤其是在自己还算年轻的时候。对此,女人更胜于男人。

尽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对审美要求和欣赏理念及欲望不同,对“美”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略有差别,但对大凡主流的“美”还是趋于认同的。

早些年,科技还不算发达、手机还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那时候的一些年轻人,在自己年轻时,都喜欢穿上自己认为漂亮满意的衣服,将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妥妥帖帖,精精妙妙,标标致致。

然后到照相馆,摆上自己认为不错的姿势,让照相师傅“咔擦”一声,来一张精美照片,留下自己最美好的“历史瞬间”,作为自己永久的留念。

若是照得美感极佳,照相馆还会放大一张,挂贴于照相馆的橱窗,用作照相馆自己的商业宣传和广告。

这样,不仅能为其招徕顾客,增加生意,也能满足来来往往路人们的欣赏羡慕欲求,那是一件令照片主人非常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因为那时还没有现在的电脑、手机、网络、视频等现代科技“产品”,可以一夜之间“出名”成为“网红”。

而那时要想“出名”,就得靠一些传统媒体,其间,照相馆橱窗展示自己的美照,也是“出名”的途径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电脑、大屏、网络等高科技产品相继问世,照相的时空和维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们无须拘泥于去照相馆,可以随时对着优美如画的景致,打开自拍,或者架上自拍杆,手指轻点,一张张满意的自拍照便应运而生,很是方便。

需要欣赏时也可随时从手机中翻出独自“把玩”和与他人共同欣赏。因此,去照相馆照相和希望自己美照能在照相馆橱窗展示的欲望,逐渐被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淡化。

可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自己的照片能被照相馆看中并放置于橱窗“示众”,那可是一件难得而又令人非常开心的事情,甚至可以说感到自豪。

照相馆橱窗陈列照片

那是在我20多岁的那一年,正是我一生中风华正茂的时段。

那个时候,我在北京 .公 .安 .部 .某 .武 .警 .干 .部 .大 .队工作,驻守于北京北郊的 .秦 .城 .监 .狱。

有一天,我进城上街去王府井百货大楼,帮在湖北某地服役的老乡兼战友购置上海手表厂生产的“半钢宝石花”牌手表,那时这个牌子的手表在地方很受欢迎。

当时的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最繁华的街区,每天从早到晚,人群摩肩擦踵,川流不息。

王府井百货大楼也是当时北京最大、货品最全的商场。大凡到首都的人都要去那个大楼看看逛逛,我们购置物品一般也都挑选这里。

我进入王府井大街不远处,看见路右边依次相间坐落着当时北京几家赫赫有名的照相馆,如“中国照相”馆、“北京照相”馆、“新北大照相”馆等。

这几家著名的照相馆橱窗里,都摆放着“工、农、兵、学、商”等当时主流群体代表模样的人像放大照片,有的甚至还是彩色照片。

这在当时还是人工着色的情况下,那彩色照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夺目的光烨,很是吸引人。

于是,我驻足橱窗前,逐张观赏,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心想,要是我自己也有一张照片挂于这橱窗,那该多好啊!

看着橱窗里的展示照片,我心里若有所思。突然,我脑海里冒出一个想法,这些展示照片里,有“工、农、兵、学、商”的代表,但无“警 .察”的代表形象,我何不着警 .服照一张照片,若照的好,说不定会在这橱窗里“填补”一下警 .察形象的“空白”呢?!

尽管当时我的身份就是一名人民武 .警,但武 .警在隶属上属于“军” .人系列,因而着武 .警制服照相的话,即使照得再好,也几无可能被挂上橱窗,必须着 公 .安 .民 警 .制服拍摄,才有可能上得了照相馆的橱窗。

那时候的 .公 .安 .民 .警,制服有白蓝两种颜色。照相嘛,当然要用颜色亮点的,用白色较好。

当时,我恰恰有一位老乡,在秦 .城 .监 .狱做监 .管 .员,他有民 .警 制 .服,可以找他借来照一张照片。

于是,回单位后的第二天中午,我便利用午休时间,找那位老乡借来白色的民 .警 .制 .服,又借了我们中队司务长的自行车,骑车十几里路,到北京北郊小汤山镇照相馆照了一张着白色 警 .服的一寸照片。

之所以选择照寸照而不照尺寸大的照片,主要考量便宜,经济实惠,那时工资低,一个月才几十元。待照片出来后看看效果,若好再放大加洗不迟。

三天后,我取回照片一看,效果很是不错,自我感觉良好。于是,我又利用周日进城的机会,将底片送到坐落于王府井大街的“北京照相”馆,加洗彩色放大照片。

底片放到照相馆后,由于探亲假批下来了。于是,我便回老家探望父母去了,忘了放大照片这件事。

待我探家归队,同宿舍的战友告诉我说,你的“光辉形象”在北京照相馆的橱窗里挂着呢。

当时,我还有些将信将疑,似乎有点不太相信。尽管当初拿去放大并加印彩色时,心里是有那个想法,希望能够被照相馆摆进橱窗。

但当真正听说被放进橱窗后,心里又有些怀疑。心里想,难道我想自己的照片能够进橱窗就真的进了吗?毕竟自己当时没有亲眼看到。

人就是这样,只有自己亲眼看到了事实才能够相信,有道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

当然,当我听战友说了这个消息后,当时心里还是蛮爽的。那个周日,我要了进城的名额,坐上了单位送战友们进城的大巴车。

一下车,我就飞快地向北京照相馆跑去,来到橱窗前,还隔老远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照片。我驻足在橱窗前,过细地观赏了许久许久,一股满足感和自豪感在心中升腾……

当年橱窗“示众”照片

这件事而今已过去几十年了,现在回忆起来,尽管觉得有些幼稚、有些可笑,但在当时,却极大地满足了自己孤芳自赏的虚荣心。

之所以如此,只因自己当时太年轻啊!

2020年8月17日于湖北襄阳


作者个性名片
作者: 彭春祥。网名:东南西北风,寓意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之风。春日东风习习,酷夏熏风清清,金秋禾风细细,严冬朔风咧咧。因为有了风,四季才变化;因为有了风,世界更美妙。
东南西北风,一只热爱文字的“九头鸟”,已有几十万字散落“平媒”和“网媒”。他的文字朴实、深情、纯洁,尤以细腻见长。他唯一的梦想,就是愿自己的文字,给您带去春季东风一样的温暖,夏季南风一样的清凉,秋季西风一样的舒爽,冬季北风一样的庄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军旅“第一”之  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ezc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