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28天日更挑战营 日更第11天
好书分享《让孩子心悦诚服》作者:杨杰
我们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总是在猛然意识到出现了问题的时候,才赶紧来管一下,缺乏持久而深入的理解。
看到孩子表现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10年后的高考,15年后的婚姻,以及20年后的事业……
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

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于是,我们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
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晦暗起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
一个孩子,很难担负自己与父母共同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与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整个人生的成长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
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
我们在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让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它们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很好的线索。
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当我们不再逃避,能够勇敢面对问题时,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
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上,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着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中会有煎熬,也会有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

当我们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可以说,每个困境的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好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只是促使孩子成才的一部分因素。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是,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精神世界的交集。
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因此,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不关心自己的成长,是本末倒置。相反,自己成长了,孩子的进步和成长就会自然而然地实现。
自我成长之路,漫长而辛苦,但是,值得!在不断的成长中,我们会产生一种确信——确信我们可以理解孩子的成长路径,确信自己有能力做孩子的引路人。
如果是这样,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成长不是一个功利的目标,与他人无关,但关乎生命的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