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备考和参加比赛,好像没什么别的事情能让我好好倒计时,看到最近又有公众号在贩卖年底焦虑,特意去数了数,发现今天刚好就是2019年的倒数第100天。
很多人喜欢立Flag,还喜欢倒计时,用为数不多的时间来鞭策自己,但更多时候,这种鞭策起不到任何作用,不过是让自己更加烦躁而已,Flag还是一个都没完成。
其实有段时间我放弃立Flag,因为立了也不会去做,徒增焦虑。
嘴上跟沙雕网友一起吐槽,Flag这种东西就是用来摔的,但回想起来会讨厌那个这样说的自己。
厌恶当一个“只是说说而已”的人。
所幸现在的我已经可以为自己立下的Flag负责了,想跟大家分享一些的小技巧,让最后这100天不后悔。
(都是亲身试验且有效的小技巧,所以有点杂,有关时间管理,有关培养习惯)
问了几个友人,发现大家立Flag的习惯都很类似。
每周看一本书。每天跑20分钟。每天写1000字。......
听着就感觉坚持不下去了有没有?
之前的我也是如此,但只要有一天做不到了,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就会停下脚步。
后来我意识到,大多数人在立Flag时高估了自己。
每天只需要看几页书,跑20分钟的步,写1000字,这都做不到吗?
我想说,对于连每天坚持涂个面霜都做不到的我,太难了!
所以请不要再高估自己了,能做到我们早就做到了,何必来来去去又是这几个Flag。
正确的做法是,把标准调低,低到某天你累得不行,难过得不行,都能轻松地完成这个任务。
比如,每天看一页书,每天穿好运动服出门,每天写50字。
肯定有人觉得太简单了,说出“看一页书,那看到什么时候才能看完一本?”这样的话。
这便是搞错了重点,要说难,写1000字也不难,一周看完一本也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
前几天写了1000字,到了第十天第一百天呢?你确定你每天还能持续产出1000字吗?
更别说要是中途某一天有急事耽搁了,之后就可能会一直偷懒,想着“今天晚了,明天再说吧。”
每次Flag不都是这样放弃的吗?
所以啊,只有把任务变得很简单,才能够让人坚持下去。
我之前也立个每天写1000字的Flag,结果停了。后来我决定每天写50字。
50字真是太简单了,没几下就能写出来,这让我信心倍增,觉得自己真的很不错。
不仅如此,这50字更像是个启动按钮,本来只想着写50字,结果写着写着就有了思路,停不下来了,于是接连几天,每天都能写2000+字。
实在有太忙太累的时候,我就会不会写这么多,反正50字达标,今天的我依然成功完成了Flag!
你也可以试试设置这样一个启动装置,能让你动起来那很好,实在动不起来,混完基础目标就停下。
具体操作根据个人而定,比如一天看一页书你觉得难,那可以只看一行呀。
平时生活中我戏还蛮多的,脑子里时不时会冒出“不行,有人在看着我,我要端庄要美丽”的傻子想法。
后来发现这一招用来督促自己超管用。
小时候,爱玩的孩子总会在老师或者爸妈面前乖乖就范。
现在我们长大了还坐不住,却没有人来督促我们了。
不过这时候各位的大脑都已经发育完全了,那就自己想象有个摄像机在盯着你吧!
比如今天我决定把这篇文章写完,但我现在很想玩,这时候我就会想“不行啊,电视机面前大家都看着呢,等着我放弃后嘲笑我呢,不能丢脸,赶紧继续写。”
把人生当成一场真人秀,又好玩又能坚持。
不过这招不适合厚脸皮的同学~
接下来是一个对我来说很有用的狠招。
经常会有进行到一半就想放弃的时候,这时候我就会对自己放狠话。
“今天不做完这个,就会一辈子见不到爱豆了。”
“不许拖了,数到三,不立马行动就会死。”
这种做法相当于拿自己的重要之物做赌注,在心理上把自己逼上绝境。
本着“要是真的被说中了可怎么办”的敬畏之心,我每次都会立马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
当然啦,这个方法适合运用于那些“你本可以完成”的任务,像那种很不切实际的目标,就不要这样对自己了。
这招有点中二,适用范围也挺窄,适合于对某种东西有敬畏之心、不觉得自己幼稚、害怕自己说的话会成真的人。
因为我同几个友人分享了这个方法,一些觉得我在自己吓自己,一些觉得我讲得特别吓人,一些则不相信自己有这种“说了就可能会实现”的魔力。
立Flag只是单纯地设定目标吗?
其实不是,比起决定“我要怎么怎么做”,更为重要的是决定“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立一个Flag之前,我会好好想想自己想当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再装作是那样的人。
比如我决定坚持写作,那我就会想象自己是个写得很不错的专业写手。
比如我决定备考BEC,我就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学霸。
接下来我就会以这个仅自己可见的“人设”来督促自己。
“你可是专业写手诶,这么久没写东西说不过去吧!”
“学霸不应该刷一下真题吗?网友们都等着你分享过级经验呢!”
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设定身份比设定目标的效果大得多。一旦你认同了某种身份,你就会在那条路上越走越远。
身边总有人会立“夜猫子”人设,为晚睡这件事沾沾自喜,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倾向于熬夜。
有人会标榜自己是个“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人,这样的人会越来越粗心。
我也曾陷入这样的怪圈。有段时间情绪不稳定,我便认为自己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一旦接受了这种设定,我总能为每一次的发怒找到借口。
“因为我就是脾气暴躁啊。”
等反应过来时,发现自己竟然越来越易怒。
所以啊,永远不要接受这样的身份认定,既然认识到“人设”的重要性,那就要远离那些坏的,设定那些好的。
我是一个温柔的人,我是一个自律的人,我是一个细心的人,我是一个快乐的人。
我可以以“专业写手”的身份在写作路上越走越远,你也同样可以作为“学霸”在学习路上马不停蹄。
怎么做计划?怎么安排时间?列了计划表还是不会去理,该怎么办?
有读者问过我这些问题,所以在此专门分享一些时间管理的小tips。
我用过的计划方法还蛮多的,不同时期适合不同的方法,接下来列举两个常用的。
在需要上课的时候,我用的是这种方法:

先把固定不能动的时间划出来,该睡觉的睡觉,该上课的上课,该吃饭的吃饭,该在路上的在路上。
划完之后,剩余的时间便很清晰明了,我就会在这些空白里填充当天的计划。
把一些不要紧的事情分到上课时间做,比如:用知乎查资料、看书、背单词等。
大块的时间用来做需要花时间的正事,比如写小说、看电影、画画、精听。
不划不知道,一划发现就算一整天满课,剩余的时间也又4、5个小时,完全不存在没时间这回事。
在放假回家时,我则用另一种方法:

每次回家都想玩,经常一玩就是好久,浪费了很多时间。
后来我决定详细地记录时间:

这样记录,可以很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时间花在哪里,当发现用来玩手机的时间很多时,我就会心生愧疚。
没有记录时间时,我想停下学习就停下学习,想玩就玩,不需要动大脑。
而多了记录时间这个动作,我就会多一些思考的时间,每次想要结束学习时都得去记录,拿起笔就会想:也就学了这么会儿,这就要玩手机了吗?再学一会儿可以吗?
这样一来,玩手机这件事的主动权重新回到我的手里,而不是在手机手里。
我是因为学够了想休息会儿才玩的,不是被手机骗过去的!
我学习的时间变长了,玩也玩得坦坦荡荡开开心心。
写之前在想,其实想行动的人会行动,不想行动的人说再多也没用。
但我想,更多的应该是想行动但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人。
所以看到这里的你,在这最后100天,赶紧从年初的Flag揪一个出来,好好的行动吧~
第一次写干货文,有点乱七八糟,如果你觉得有用的话,那就太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