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于【文行忠信】系列文章,作者宗伯正曜,转载请注明。
最初,汉字极其复杂,经过无数次简化,演变成当前模样“复杂→简单”,或者说从笔划多到少。普通人认为“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请注意这是极其错误的观点。
正确观点是:事物发展规律不仅有进化,还有退化;不仅从简单到复杂,还有从复杂到简单;不仅从低级向高级,还有从高级向低级。二者相辅相成。为矛盾统一律。
1、 进化→退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9f1af22a2d0bf5c0.jpg)
古生物学证明远古时代的蛇有足,经过数万年演变,后来彻底退化消失。因此蛇足是退化的,而蛇是进化的。进化的同时伴随着退化。
2、退化→进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8bf126ee468238fc.jpg)
养狗的人都知道狼趾,犬类祖先远古狼爪有五个爪趾,被人类训化以后失去某些功能,变成一个多余的脚趾。狼趾是逐渐退化的,而狗是逐渐进化的。退化的同时伴随着进化。
进化就是退化,退化也是进化。
3、复杂→简单
事物的发展不仅仅从简单到复杂,还有从复杂到简单。如计算机或称电脑。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9b1e2909c2a14901.jpg)
第一代电脑非常简单,不能编程,打孔卡片上编码。但对于现在的电脑来讲,它又非常复杂、庞大无比,包括18000个电子管,170平方米的面积,重量高达30吨,需要几十个人操作,看似复杂却只能进行最简单的运算。复杂中夹杂着简单。
4、简单→复杂
现代电脑芯片集成度达到了十亿个晶体管,里面极其复杂,能处理极其复杂的运算,甚至取代人类的很多能力,但是外形只有手掌大小,重量只有几百克,使用也比早期计算机简单,一个人就能操作。简单中缠绕着复杂。
简单与复杂,二者相辅相成,简单就是复杂,复杂也就是简单。
5、低级→高级
人在贫穷状态下先考虑温饱,每天辛勤劳苦,照顾老人妻子孩子,这些行为属于品德高尚。有了钱以后,开始堕落放纵,花天酒地,贪图美色。<u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物质生活高级了,思想开始追求低级趣味</u>,品德逐渐低下。高收入只会激发人的低层次欲望,收入越多就越贪婪,永远不会满足,只会越来越坏。
6、高级→低级
高薪不能养廉,只会更贪。官员们如果想要追名逐利,可以去经商。既然身为国家公务人员,就不能指望高官厚禄来获利发财。只有俭朴自省才能修身,先师孔明先生说“俭以养德”就是这个道理。高级生活蕴含着低级追求,低级生活蕴含着高尚品德。
我的学识有限,无法举出更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低级与高级的关系。但是它们就如同前述二者一样,互相转化,对立统一。
7、汉字发展的规律
汉字的发展规律:<u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单个汉字从复杂到简单,而全部汉字整体却从简单到复杂。</u>简化字是必然趋势。
① 单个汉字从复杂到简单
最初汉字起源于祭神,每一个字都笔画特别多,千百年来历朝历代逐渐简化。例如以前讲过“鸟”字。参看《鸟鼠同穴慎辨羽 穷兽聚群假古文》《鸟非鸟》二篇。
鸟,秦朝之前车文、参文写法是、鷻、、雕等,从隹(zhuī),隹字源于祀神、祭祀仪式。如傩、唯、雅、耀等都含有“隹”,表示祭祀,属于雅言褒义用法,一般用于表示褒扬、赞美、称颂等。逐渐简化为鹜、裊、島、鸟。
如古代儿童披发入小学,冠礼之前都可以称作鸟发。夫妻在床上同眠的时候,摘掉冠冕,相当于披发,参周时期使用“鸟”字表示结婚拜天地。如关雎、鹊巢、尸鸠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f9416cc2a1156cb4.jpg)
汉字从复杂到简单,从王庭到民间,最初用于祭祀,为了百姓们书写方便而逐渐消减笔画,所有汉字都秉承这个规律。
下图中“鸟”字源字形可以看出甲骨文、金文、简帛的伪劣,真正车文、参文写法是、鷻、。甲骨文一看就是根据简化字胡编乱造的画个鸟。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7b3fd8955cfd5184.jpg)
上面这副图中,只有《说文解字》中的“鸟”和楷书“鳥、鸟”是准确汉字写法,而其余红框中的“鸟”字都属于后世伪造。
甲骨文故意画了一只似是而非的半身大眼鸟。金文、楚简、鼎铭等伪造文字有的似鱼非鱼,似鸟非鸟;有的像乌鸦、雕、怪模怪样甚至如同鬼画符一样。前面谈过,“鸟”的古文写法源于祭祀,与禽鸟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伪造的鸟字乱七八糟,粗鄙浅陋,属于“一眼假”。
② 汉字整体从简单到复杂
例如有一种物体,它“皮肤上没有毛或者毛很少,摸起来很顺滑,而且整体看起来比较圆润温和”,古人该怎样形容它呢?
现代汉字词汇丰富,可以使用皮肤光滑、毛发稀疏、圆润柔软来形容。而古人没有这么多形容词和字词,古代词汇量很少,只能用大自然中相近或相似的东西来比喻。
蛇,皮肤光滑,没有毛发,身体柔软圆润,古人用“蛇”来形容这三种形态,上古车文“人首蛇身”就是指我们华人。相比较西方白人来说,西方人毛发浓密,皮肤粗糙,身体高大僵直,脸部骨骼突出。西方白人已经进化了上千年,现在依然毛发非常浓密,古代白人更加多毛,脸上身上全是毛,头发胡子都连到一起,就跟毛猩猩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3879188ae042258a.jpg)
而华人则皮肤光滑,毛发稀少,身体柔软,性格温和,脸庞形貌圆润。在远古时期,其他民族形容我们华人就是“长了人的面孔,却皮肤很光滑”的族裔,即人首蛇身,或人面蛇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31f0f133f312660d.jpg)
8、甲骨学者不懂汉字演变规律,刻意伪造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c84304ca0b6095b0.jpg)
在上图中,大篆、小篆,笔划繁多,属于真正的早期汉字。甲骨文和金文胡编乱造,属于后世伪造。前文谈过,先秦“鸟”并不是指飞鸟,而是指乱发、披发、散乱等。甲骨文编造的大眼鸟以及金文、楚简、鼎铭等伪造像乌鸦、雕之类的纯属无知。甲骨文伪造者文化水平极低,竟让能让无数学者趋之若鹜,信之不疑,令人不解。
9、推荐一些汉字构成发展研究文章
请阅读这些关于汉字发展的基础文章,学习汉字演变历史规律。
① 毛喻原先生《论汉语的险境和诡谬》
关于“汉字的早熟性”论述:主要是指汉字汉字的那种反进化特征。汉字的发展没有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而刚好相反,它走的是一条从繁到简的道路。
② 苏培成先生《恢复繁体字的路走不通——评流沙河的〈正体字回家〉》
三千多年来,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恢复繁体字的路走不通。
③ 作者刘国娟《笔画的“丢失”——汉字由繁到简的字体设计与创新》
文字是人类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而汉字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信息符号,它的演变经历了由繁到简的过程,这种发展演变也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④ 作者罗香锋汪银峰《汉字形体演变的文化透视》
主要从字形方面将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形体演变、近代汉字形体演变以及汉字繁简演变三个阶段分析汉字形体各个阶段的特点,以此透视中国文化。
结尾
秦朝焚书坑儒之后,宗伯古儒者几乎全部牺牲,后世学者们不通诂文,望文生义,把“蛇身”解释为蛇型身体或蛇尾。例如伏羲女娲氏都是蛇的尾巴,属于错解,这些解释都不正确。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af076c21d24255a5.jpg)
甲骨、简牍等学众不知古文史,擅自伪造文物,颠覆先贤经典,动摇中华文化根基,其罪非轻。甲简篡伪者无知粗鄙,不懂“单个汉字从复杂到简单”这个科学规律,造假呈现严重漏洞,然而竟能在学术界肆意欺诈,横行长达百年,当代学者们无人辨识,任其祸衍后世,让人忧虑难安。
注:本文图片引用自网络,只为中华文化正本清源,不为任何赢利。如有侵权,请回复告知。
小知识:故宫大殿前面的雕龙斜坡叫什么,干什么用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28759/df60afa86127d115.jpg)
王宫两阶之雕龙斜坡,名字叫作“乡”。
《释名·释宫》“两阶间,谓之乡,中庭之左右,谓之位,门屏之间。”
如北京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前汉白玉石阶中间有一段雕龙斜坡,名称即乡。源自车参时期宗伯古礼,原本与“节”为一整套知会他国的国家标识,乡用于外国使节觐见君主之时,根据乡上刻画标志如虎、人、龙等来获知这个国家是山国、土国还是泽国,然后再根据不同国礼朝见君王,用于内。节一般在国使出使访问其他国家时持用,用于外。我们中华上古是泽国,迁徙到陕西扶风建立周朝还是泽国,故而刻龙,使用龙乡、龙旗、龙节等。秦嬴焚书坑儒,宗伯儒士全部湮灭,士人雅言不传。后世学者误以为我们中华祖先崇拜龙,对龙图腾的误解一直流传至今。
炮轰甲简系列
《“甲骨文”是百年来最大的一场赝品秀》
《讨甲骨简牍篡伪檄》
《炮轰“甲骨简牍”第一弹|16万甲骨就是最确凿的造假证据》
《炮轰“甲骨简牍”第二弹|“殷墟考古”之弥天硬伤》
《炮轰“甲骨简牍”第三弹|杂谈·学立千仞诎累害》
《炮轰“甲骨简牍”第四弹|碳-14造假及日本“伪造考古文物案”》
《炮轰“甲骨简牍”第五弹|甲骨祖宗-造假学商罗振玉》
《炮轰“甲骨简牍”第六弹|甲骨文与圣旨孰重》
《炮轰“甲骨简牍”第七弹|以民国宿儒为鉴》
《炮轰“甲骨简牍”第八弹|鸟鼠同穴慎辨羽 穷兽聚群假古文》
《炮轰“甲骨简牍”第九弹|鸟非鸟》
《炮轰“甲骨简牍”第十弹|百年篡伪后世耻 诈取荣名负国恩》
《炮轰“甲骨简牍”第十一弹|视天下人罹患“蠢盲症”》
《炮轰“甲骨简牍”第十一弹|汉字由繁趋至简,抚叹世人何茫然》
作者简介:
宗伯正曜,字翼云,号大仆,参周宗伯学弟子。治学师从先师孔子(尊号鲁姬丘子、子姬孔子),立身师从先师卧农先生(诸葛孔明,名亮),上古参周宗伯经学(古文经学)师从宗伯牖中先生。
</articl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