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写过一篇拖延症的文章,今天这篇算是对拖延问题的认知升级。
今天来说说拖延问题。
01
正确认识拖延——
拖延不是病,每个人都有拖延问题;拖延不是不会做事,不是不想做事,拖延不是品质问题,不是懒惰问题,不是意志力薄弱问题——拖延仅仅是不想“开始”。
我们都有看恐怖片的经历,好吓人啊!不过,你把声音调小试试,恐怖效果马上大打折扣;弹幕护体,也是削弱恐怖气氛的一种方式;在人来人往嘈杂的环境中看恐怖片,也会觉得没那么恐怖,就那么回事而已。
是的,拖延现象和看恐怖片一样,都是心理感受,而击破心理感受往往非常简单,变化一个场景,换一种姿势,或者一个动作,就可以搞定它。
02
下面两个动作,直接刺破拖延的泡沫,让你重上轨道。
第一,排序,
筛选出重要性最高的事情,最多不超过三件,只做优先级最高的一件,另外两件暂缓,其他的能外包尽量都外包,乃至于放弃(不做)。
拿出笔和纸,
把本周内你做的事情,或者将要做的事情,做一个排序,按耗时长短,把耗费时间最长,耗费精力最大的事情排在最前面,依次往下。这样你就得到一份事务清单。
在另一页上,把上面这个清单,按你认为的重要性再做一个排序,重要性最高的排在第一条,然后是第二条,第三条,依次往下,把第四条以后的全部划掉。
怎么样?是不是有不一样的感觉?
选择并放弃大多数习以为常、看似理所应当做的事情是艰难的抉择,也许会让人感到纠结和焦虑,不过学会放弃恰恰是为了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从理性层面上说,我们也不可能什么都要,什么都做到最好,不是吗?
反复斟酌,多列几个清单,最终只保留一个,得到对你来说价值最大三件事,把后面的事情删掉,一些可以外包,让别人来做,或者花钱雇人来做,大部分根本就不必去做。
第二个动作——“开始”,想尽一切办法“开始”,就够了。
你可以从最简单的部分开始,可以从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只要你“开始”了,每多做一个动作,你就离完成它近了一步。所以,只需要一个“开始”一个“开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做下去,step by step,你就已经在状态里了。
怎么样?拖延在土崩瓦解,你关于拖延的焦虑和自责在烟消云散。
这样看来,不仅做事的“完美主义”可以抛弃,“完成主义”也变得无足轻重。
玩转拖延,就是一个心理游戏而已。你无需要求自己必须做完,必须做到什么程度,你才会放过自己。
你只需要告诉自己,这没什么了不得的,“开始做”就是了。
就这么简单。
03
下面是“开始做”的几个伴随性动作,供参考。
1、梳理框架
现在,你手头就面临最重要的那件事。
限时一分钟,用最简单的词语或者草图拆解步骤;不需要列出很详细的步骤,仅仅把最开始几步和大的步骤列出来就可以了。
2、复述步骤。
自己复述这些步骤,把这些步骤说出来,说给自己听。用发声自述来强化自己的“开始”意愿。
比如:你有一篇文章要写,但拖了很久,现在想突破拖延。那么,可以把写文章分解成如下几个步骤:
(1)题目/观点
(2)分论点/基本线索
(3)素材(搜索)
(4)开头三句话
这就够了,足以激励你开始动笔。
最开始可以不必写整句话,仅仅把脑海中闪过的一些零散的词记录下来就好。
在开始着手行动之前,所列出的步骤未必就是正确的,但这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只要你在做,你就没有拖延;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对它有更深刻的认识,找到正确的步骤和做事方法只是时间问题。
3、消解不想开始的念头
实在没精神、情绪不好,就让自己动起来,用冷水洗把脸,做几个俯卧撑或波比跳,让自己的身体兴奋起来。
通过冥想,让自己的意识模拟“开始做那件事”时的感觉,你会发现,那件事也没那么讨厌,让自己的潜意识适应(或者不排斥、不讨厌)“那件事”。
再不行,就去洗个澡或者睡一觉,或者其他可以让你精神焕发为之一爽的方法。
4、形成做事的仪式,避免被打断
开始做事需要一些仪式感,比如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相对封闭的环境,关闭手机,避免被打扰,清除掉所有与工作无关的事物;这些动作都是在告诉自己,你有正确且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他的人和事都靠边站。
开始做事前,正襟危坐,深呼吸三次,然后开始。
5、找到那种“停不下来”的感觉。
一旦你真正开始了,可能就停不下来了,你会沉浸下去,一直做,很可能废寝忘食——我们打游戏不就是这种体验吗?
6、做的过程中遇到阻碍?
这没什么可奇怪的,做事情不可能高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阻碍,遇到困难。
网上找答案,寻求高人的意见和帮助,总会找到一些办法。你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很可能别人早就遇到过了,而且有了很好的解决办法。所以,没什么可担心的。
假如找不到解决办法怎么办?障碍无法克服怎么办?也无妨,那就先放一放呗。这不是在给新的拖延找借口,而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顺势而为,有机会就推进一下,没有机会就放一放,没什么了不起的,天塌不下来。
END
总结一下:
1、拖延不是病,是个心理感知问题,而心理感知往往很容易突破,甚至简单到一两个动作就可以让拖延土崩瓦解。
2、筛选,留下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其余的都删除。
3、“开始”,想尽办法让事情“开始”。只要“开始”,持续地“开始”,一步一步地“开始”下去,事情终究有完成的时候,这样,拖延就不攻自破。
所以,聚焦事情的“开始”,足以瓦解令人头疼的“拖延症”。
好了,别把拖延看得多严重,拖延没啥了不起,拖延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而已,你完全可以轻而易举地刺破拖延这层心理感受的面纱,让自己上轨道。
我是Kevin.Stewart。下次再见
Bye-bye
2021-03-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