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的立意
欲写诗文,必先命意。
“善画者画意不画形,善诗者道意不道名”----苏东坡
“大凡作诗,先须立意。意者一身为主也。———明代戏剧家汤显祖
“诗应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中山诗话》
诗词|学习笔记之八立意就是确定主题,诗、词、文章都要有主题。不可想象在进行创作时,还弄不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意思。
1、立意应准,立意应该准确集中而不能散,一首诗一个意,决不能有两个,主题多了结果什么也表达不清楚。
比如:《无题》
轻帆一点向东来,
江岸柴门为尔开。
春柳不堪风雨冷,
秋花尤自绽荒台。
格律中规中矩,文笔也可,但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第一句是写“有朋自远方来”,下面应该围绕这个主题展开,但第二句却突然转到另一个主题去了,又在议论春柳和秋花对待秋天的不同感受和态度。结果两样都只说了一半。
尽管其是绝的格式,但不能算绝。写绝的人,一般不会有意地去立两个主题。
象上面讲的这首,可能作者是想在第二联写他或者朋友的某些经历和感受?自己认为并未跑题。但是,这种毫无承接的急剧跳跃式的思维方式是不能带到诗中来的。诗要讲究思维的连贯性,既要连接自然,又要有变化,但变化的前提是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而不是突然跳开。
2、立意宜小,绝句如此小的篇幅,决定了绝句创作的特殊性,不可长篇大论,主题太大,就会力不从心,立足于“以小搏大”才是正确的处理和思维方式。
比如:七绝:《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就象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在繁多的春景中截取了一个虽小但却很生动的镜头,把初春的勃勃生机渲染得淋漓尽致。绝句创作要力求避免写“大题目”的想法,即使是“大题目”,也要作很好的处理。比如怀古和写史,看来是大题目,经诗人巧妙选择小角度也会很好。
如:李白的《越中览古》:
唐.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
义士还乡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怀古诗是写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历史事件,但诗人只选择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他甚至不是选取漫长战争的一个片断,而是选取了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后的两个镜头:“义士还乡尽锦衣”和“宫女如花满春殿”。把当时那种繁盛、美好、热闹和欢乐的氛围渲染至极,然而末句突然一转,将前面的荣华富贵一笔勾销,过眼云烟后,只留下“惟有鹧鸪飞”的凄惨冷清景象了。尽管镜头小,但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又如:杜牧的《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写的是著名的赤壁大战。尽人皆知,这场战争是以周瑜为统帅的东吴取得了胜利,但诗人却来了个反向思维:假如当时东风不助周郎,那胜败的双方就会易位,接着诗人开始假想曹军胜利后的结果,而他又不直接去写政治军事形势的改变,而是间接地描绘东吴两个有特殊地位的女子将要遭受的命运,隐喻东吴的灭亡。其实,这样的手法和处理,也取到了以小搏大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与历史书的根本区别。
3、立意要新,确立了一个新颖的主题,一首好绝就成功了一半。所谓“新”,就是” 清新莫拾人牙慧,别出心裁意自高”,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姜白石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
如:绝句:七夕
唐.罗隐
月帐星房次第开,
两情惟恐曙光催。
时人不用穿针待,
没得心情送巧来。
世人都对七夕有所期望,希望一年一度相会的牛郎织女能给天下有情人带来情缘和幸福,称为“送巧”。诗人眼望银河,突然想到,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时间已经很紧了,哪有心情和时间来给人间送巧哇。你们还是不用等了吧。
又如另一首七夕绝句: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
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牛郎织女一年相会一次不是说难得吗,须知人间还有许多人背井离乡,多年在外,连这样一年和亲人相会一次的机会也没有啊,还不如你们呢。七夕诗是很多人写过的,但如果只去写鹊桥相会,难舍难分,就流于俗套了,读来索然无味。要写出新意,就要有与众不同的新的“立意”,上面这两首七夕诗的立意就很新颖。
4、立意要巧,巧妙的构思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如:五绝《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主题是说山寺的楼很高,几乎可以摩天,站在楼上的人似乎可以摘到星辰,但正是由于离天太近,惟恐惊醒天上人而只能悄悄地摘。何等精彩的奇思妙想,这种夸张的构想,把山寺的高,形容到了极致,给人以极高的艺术享受。
一首诗的立意如果符合了以上讲的四条中的一条,就很好了。
所谓立意就是一种构想,这种构想必须有见地,必须有突破,必须要新颖。构想就是一种思想和理想,理想不妨是梦想、幻想、奇想、怪想。但无论怎样想都必须能和读者沟通,使之能为你的诗拍案叫绝。倘能如此,立意就算成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