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鞋子是一种手艺(三

作者: 咿唔琅琅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09:14 被阅读16次

做鞋子是一种手艺。

          ——(英)高尔斯华绥1867/1933

很多作家,教授,学者都说写作是一种手艺。这些作家,教授,学者在说这样的话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人听了之后,觉得他们说的话是正确的。

其实,不是这些所谓的作家,教授,学者们很厉害,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从而让听他们的人,相信了这句话。而是因为这句话其实是句老话,是落后生产力时代,传统民间里面流传下来的一句话,把能够熟练地掌握一些技能,然后能够让自己立身存活有一碗饭吃,在某个时空中生存下来。在那样的时代里,不管是听别人这样说这句话也好,或者人们眼中看到的,有一门手艺活的人都活得比较好的现象,都让人觉得,人活着是应该要有一门手艺。

莆田,原来有那么多的鞋厂,每天每月每年鞋厂从不放假,各种鞋子源源不断地从车间到仓库,一车一车的鞋子从工厂的大门拉出去,运输到远方。那么多运动鞋,球鞋,篮球鞋,休闲鞋,都不是给莆田人穿的,也不是给福建人穿的,不是给中国大陆上百千万亿的手艺人穿的。

那么,那些鞋子是给谁穿的呢?

莆田话是一种古老的语言,这种语言用来朗读《诗经》,不但读起来流畅押韵,而且诗文中一些字词注音与莆田话发音是完全相同的。莆田话里流传下来一句“操裙拂(bi去声)裤掘章鱼,给穿鞋䩚(dian去声)袜的人吃”,这句话把一个劳动场面过程与劳动结果落地表达得很形象。这句话也启示并告诉了人们,那些鞋子是给谁穿的。

其实很简单很明白,谁给钱,就是给谁穿的。

鞋子不是关键,钱才是关键的,资本才是关键的。

改革开放之前,莆田地域上有很多有名的手艺村,村子里有着祖传手艺人和师传手艺人。改革开放之后,这些手艺人的一些手艺都慢慢地,出现工厂式流水线生产了,有手艺和没有手艺的人,都活得各自有路了。

没手艺的人,走的一条路叫销路。

后来,莆田的鞋子厂,不再只是给那些专门生产订单供出口的鞋厂了,而是各种各样的大小厂都有了,产鞋,供鞋,销鞋的路全面展开了。

传统线下的路快速出现涌堵了,互联网线上的路出来了。

互联网加鞋子之后,莆田的鞋厂快速发展,发展成为了一条拥有庞大人群参与的产业链,也就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听到的“莆田鞋”局势和局面。

只是到了今天,每天每月每年制造出来的那么多的莆田鞋,到底是要给谁穿呢?

故事者 资本者 推销者

今天的资本脚下,除了穿鞋子,更多的是穿故事,穿思维。

相关文章

  • 做鞋子是一种手艺(三

    做鞋子是一种手艺。 ——(英)高尔斯华绥1867/1933 很多作家,教授,学者都说写作是一种手艺。这...

  • 做鞋子是一种手艺(二

    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不只是福建的莆田在办鞋厂做鞋子,福建的晋江也在办鞋厂做鞋子。显然,做鞋子跟当地做鞋子的历史似...

  • 做鞋子是一种手艺(一

    30年前,也就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听一位同班同学说,他们村子里面的人都可以到村子的鞋厂里面去上班,每个月得到的...

  • 来简书,讲述鞋子的故事(引三

    前记: 做鞋子是一种手艺。 ——(英)高尔斯华绥1867/1933 1. 将近于30年前,也就是上...

  • 梦中的小皮鞋

    十几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上读学前班。记得我有一个学前班同学,她父亲凭借精湛的做鞋子、修鞋子的手艺在街上开了一家店铺,...

  • 做鞋子

    这两天成都在下雨,虽然已是初春,空气中仍残留着些冬天的湿冷。 和往常一样,母亲一大早就到我房里来帮忙照看已经睡醒了...

  • 纪录片 |《雕刻的时光》手工云南第8集

    编织的手语 手艺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很多手艺人兢兢业业靠着手艺吃饭,也支撑了家庭;手艺也是与自己沟通的方法,打磨的是...

  • 一步难,一步佳

    电影岁月神偷是一部很生活的电影,叙述的是香港卖鞋子的一家四口人的生活,爸爸做鞋手艺好,妈妈卖鞋口才好,哥哥读...

  • 南红涨价这个锅 我们手艺人不背!

    作为玉雕手艺人,靠的是雕刻手艺。南红作为一种雕刻载体,红艳喜庆的颜色非常彰显工艺,因此深受玉雕手艺人的喜爱。手艺人...

  • 鞋包情结

    鞋包情结 鞋子和包是我的最爱,也许有人会问,爱美吧,是也不是。 对鞋子,源于一种对踏实的追寻,小的时候穿着母亲做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鞋子是一种手艺(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gtz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