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诸子百家
《道德经》里的二十四个大智慧(下)

《道德经》里的二十四个大智慧(下)

作者: 人生葵花宝典 | 来源:发表于2016-11-09 15:29 被阅读218次

十三、以正治国。


以正治国            (以正大光明的政策治理国家),

以奇用兵            (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打仗),

以无事取天下        (以自然无为的意境赢得天下)。

引申的含义:治理天下要以正义和正行去做。光明正大而仁慈爱民。

用兵打仗和克敌制胜,要用奇谋和策略去做。

这是因为,天地有阴阳,世事有向背,这样做是遵循天道运行的法则。而真正赢得天下的拥戴,就必须按天道和自然的法度来做。

十四、祸兮福所倚。

祸兮福所倚          (灾祸中倚藏着福祉);

福兮祸所伏          (福祉中伏藏着灾祸)。

引申的含义:人们往往会因为生活的安逸和人性中的慵懒,而忽视潜伏的危机和世事变幻所带来的灾祸。福与祸是互相依伏而存在的。

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警觉的状态,才能防患于未然。

十五、治人事天。

治人事天            (治理人民要像祭天一样),

莫若啬              (莫过于知道什么叫珍惜)。

夫惟啬              (你惟有知道什么叫珍惜),

是谓早复            (才能早日顺从自然之道)。

早复                (早日顺从自然之道),

谓之重积德          (才能不断积累道德)。

重积德              (不断积累道德),

则无不克            (则战无不克)。

引申的含义:为人要保持一颗虔敬之心,虔敬天地,虔敬自然的法度。对生命爱惜和敬畏,对自己约束和克制。这样的话,为官则可清廉及仁厚,为民则可厚德以自福。

十六、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理大国就像烹饪鲜美的小鱼)。

以道莅天下          (以这个道理治理天下),

其鬼不神            (鬼怪就不灵验了)。

引申的含义:民以食为天,民以勤为本。民富而国强。民生以四季轮转为一个周期,获得收益,以养自己,以养天下。民不堪扰。

故治理大国,就要象烹调小鱼一样,锅不能乱翻。顺其自然。

十七、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大小多少            (无论大事小事还是多得少得),

抱怨以德            (都要用以德抱怨的积极心态)。

图难于其易          (欲想突破困难必须从容易处下手),

为大于其细          (为了成就大事必须做好细微之处)。

天下难事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必是从容易开始);

天下大事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必是从细小开始)。

引申的含义: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大事者没有不重视小事的处理的。是因为大事本身就是由无数个小事构成的。除此之外,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荣辱得失,都要保持虔敬的心态和虚怀若谷的境界。这才是一个大智慧生命的操守和修为。

十八、其安易持。

其安易持            (局面安定容易维持),

其未兆易谋          (事变还未有迹象则容易图谋),

其脆易泮            (事情脆弱之时容易消解),

其微易散            (事物微小之初容易分散)。

为之于未有          (有所作为来源于空白的领域),

治之于未乱          (治国安邦开始于未动乱之前)。

引申的含义:微风起于青萍之末。灾祸起于萧墙之外。见著知微。防微杜渐。阴阳变幻的理,世事皆然。从事物初始之时入手,则先机在握。

十九、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海所以能成为天下川谷的统治者),

以其善下之          (是它善于居下的品质决定的),

故能为百谷王        (所以它能够成为天下的川谷之王)。

引申的含义:虚心是人立身之本。是人成事的基础。愈是有涵养、有智慧的生命,就愈是虚怀若谷。这是他们的美好德行使然,也终究成就他们美好的人生。

二十、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我们有三件宝抱持而得以保全自己):

一曰慈              (第一件说的是慈爱),

二曰俭              (第二件说的是俭朴),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第三件说的是不敢贪天功为己有)。

慈故能勇            (有慈爱之心才能激发勇敢的斗志);

俭故能广            (有俭朴行为才能产生广泛的美德);

不敢为天下先        (有不敢贪天功为己有的思想境界),

故能成器长          (才能成为民众真正器重的道长)。

引申的含义:仁慈、俭朴,这是美好的品德。人持而有之,行走天下无往而不利。而不涉险贪功,则远离祸端。

二十一、善为士者不武。

善为士者不武        (善为领导者不须高大威武);

善战者不怒          (善于作战者不会轻易动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胜敌人者知道避敌锋芒);

善用人者为之下      (善用人才者态度平和谦下)。

是谓不争之德        (这就是所谓的不争之美德),

是谓用人之力        (这就是所谓的用人之智慧),

是谓配天            (这就是所谓的顺配于天道),

古之极              (它是自古以来最高的境界)。

引申的含义: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纷至沓来的事情和烦扰所影响,保持定力和判断力,才会拥有智慧和强健的决策力及执行力。才能居于主导的地位从而获得成功。

二十二、天网恢恢。

天网恢恢            (天道就象一张巨大的网),

疏而不失            (虽然疏松但却不失一切)。

引申的含义:常怀敬畏之心,知道天地的法则。天不容恶,天不容邪。伸手必被擒。三尺头上有神明。

二十三、和大怨必有余怨。

和大怨必有余怨      (和解大的仇怨必有余怨难消),

安可以为善          (怎么可能达到善始善终)?

是以圣人执左契      (因此圣人虽然执有有利的契约),

而不责于人          (但不会因此强迫人偿还)。

故有德司契          (所以有德之人只会用契约来明确责任),

无德司彻            (无德之人却利用契约来彻底击倒对方)。

天道无亲            (天道对万物都一视同仁而无亲无疏),

常与善人            (永远与按自然规律办事的人同行)。

引申的含义:世间的事,都有因缘关系,剪不断,理还乱。所以遵守法度与规则,保持谦让和礼敬,退一步海阔天空,才是保身之道。

二十四、天之道,利而不害。

天之道              (天道规律),

利而不害            (有利于万物而不妨害万物);

圣人之道            (圣人的准则),

为而不争            (为天下传道而永远无有所求)。

引申的含义:人是天地间最具智慧的生命。那么,就按天道运行的规律和自然的法则去做吧。符合天地间最美好的道,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状态和境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里的二十四个大智慧(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htt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