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导师给我布置了一个很特别的任务,让我去仙林医院西侧一条封闭的道路上逛一逛。打开高德地图定位的时候发现导师所说的地方恰好就是街道办事处城管科所在地。午饭后,我便约了晨怡一同怀揣着许多疑惑前往该处。
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目光所及处都是这个地方的偏僻和荒凉。
接着,我们沿着老师说的方向往前走,能看到稀稀疏疏的共享单车被随处乱放,这些小黄车在路旁的花草中显得东倒西歪的,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我和晨怡都很疑惑:这些车到底是被谁带到这里的?
是来这里玩赏的游客吗(虽然这里没见到什么特别的风景,但是保不齐有人趣味独特就喜欢来荒野探险呢)?
还是共享单车公司之间的恶意竞争(因为之前也看过一些报道说各大共享单车公司可能会用一些恶劣的手段去抢夺市场)?
无论是哪一种揣测,都是映照了公民素质中不堪的一面啊。
虽然是走在一条平坦大道上,但这里真是人烟稀少,也难怪老师让我找个同学作伴,一个人的话,估计还真不敢往前走。
我和晨怡一路向前,发现每走几步,总能看见一些车被杂乱无章地堆放。
正当我以为我们走完这条路最多也就是见到这样的景象时,我和晨怡都被眼前的画面惊呆了!
如果前面那些单车算是断断续续三三两两,那眼前的共享单车之多真是叫人触目惊心啊,其中尤以ofo共享单车的数量最为让人咋舌。
在这样的场景里,我即便什么前因后果都不清楚,也觉得脊背发凉。这么多的单车就这样乱七八糟地堆放在这么一个“隐蔽”角落!
当我们再走进去些的时候,还有一些“滴滴”的声音断断续续响在耳际,原本扎心又刺眼的画面越发显得恐怖起来。
回去的时候出租车师傅问我们为什么会到那里去,然后我们就说是导师让我们去看看那里堆放的共享单车。师傅一开始笑了笑,然后跟我们聊了起来,他告诉我们那些共享单车都是城管放在那里的,因为共享单车投放量太大了,所以城管就强行回收那些车,然后再卖出去,很黑暗的(城管这个词似乎在百姓这永远代表着强权啊)。
出租车师傅说得煞有介事,联想到那个目的地的定位的确是城管科,这个解释尚算合理。但是我依然心存怀疑,如果是为了转手卖出,为什么那些车像是被人暴力扔在那里的,路面上那些刺目的单车碎零件告诉我,这绝对不会是为了转卖出去这么简单吧。
回到实验室后,用浏览器搜索了“共享单车坟场”,发现了摄影师吴国勇,这是中国“共享单车坟场”最全面的探访者。跟着他的视角,大概明白了“共享单车坟场”出现的缘由。
原来今日所见的共享单车坟场不过冰山一角!
共享单车坟场早在不知不觉中遍布全国各地,只不过都地处偏僻,多是在人迹罕至的城市边角,或者是在被高墙围起来的院落,且同一城市,会不断冒出新的单车坟场,也会有很多坟场消失。坟场是具有流动性的且隐蔽的,我们不留心的话,基本发觉不了。
为什么会出现共享单车坟场呢?
融资的这些数据我一个外行人看不懂,但是“共享单车”的确是在2016年到2017年鼎盛一时,堪称是一场资本的盛宴。
先是五颜六色的单车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看得人眼花缭乱。
然后在资本的带动下,共享单车的市场也早早就已经呈现过饱和的姿态,单车投放过量、无序停放、缺乏监管等问题日益显露。
共享单车行业经过多少轮洗牌我们不清楚,只知道路边的单车颜色日渐趋少,到现在基本就是红黄蓝三种车在瓜分市场了。
资本竞争从来都是无情且残酷的,为了争夺市场,共享单车超量投放并没有停止反而越演越烈,缺乏监管的共享单车肆意扩张。各地城市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处置侵占城市道路的共享单车,形成一批批“坟场”。
城管收缴这些违规车辆,是为了向企业索要罚款并维护路面的管理。
但是几乎没有企业会来认领,因为这些被扣车辆多损毁惨重,取车费用也已经超过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
所以,这么多单车的损失,到底该谁来承担?
企业觉得自己没办法全担,政府又觉得自己去分担这种损失太委屈。所以“坟场”问题一直处在僵持局面,直至今日,仍然悄声无息地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始终得不到妥善解决。之前不明白有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倒闭后,那些退不了的用户押金都流向了何方?看了单车坟场,我就不再对此抱有疑问了。
看了几篇相关报道,结论基本都是把资本疯狂、无序的投资当作发生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作为普通人,我们会觉得还不如咱们每个人发一辆呢,至少物尽其用了,浪费这么多资源,真的不会良心不安吗?
很明显这样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记得我高中的历史书上提到在美国经济萧条的时候,奶农们为了稳定牛奶价格选择把牛奶倾倒入河中,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都在饱受饥荒的煎熬甚至活活饿死。
当时学到这部分就觉得,资本主义真是很离奇很恐怖很不可理喻的存在了。为了稳固所谓的市场,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开启一场又一场“血淋淋”的浪费?
如今的“单车坟场”和那些“被倒掉的牛奶”真是如出一辙,历史也总是这么惊人的相似啊。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感激共享单车的出现。共享单车真的把“最后一公里”的痛点抓得很精准,也着实大大方便了我的生活出行啊。
说到那些融资啊争夺市场啊,老实说我也是切切实实的受益者,各家企业为了争夺用户,纷纷推出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今天ofo送骑行券,明天哈罗送骑行月卡,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骑共享单车都是免费的,掌握选择权的我们不知不觉间已经得到了特别多的实惠。
如果有人这时候和我说,等市场瓜分完企业资本家的姿态迟早原形毕露,那我只能说如果有一天我发现骑共享单车还不如打滴滴或者自己买单车来得划算,我肯定二话不说就放弃使用共享单车啊。企业当然也不会这么蠢,他需要维持的赚钱尺度也必须在我前面列举的最糟情形之外,那只要在这个情形之外,我们就得承认共享单车还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多便利的。
作为受益者,我也一度好奇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究竟是怎样的?毕竟能赚钱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趁着今天这个机会,我查了一些资料,粗略小结了下网民们的看法。
通过分时租赁来赚钱。现在是抢占市场的阶段,有朝一日能够稳固市场一家独大,那租赁费用肯定水涨船高,参照滴滴出行、美团等企业最开始的收费到现在的收费。
依靠押金赚钱。仅以1000万辆投放为假设,每辆车锁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淀总额资金将达240亿——这是最经典的互联网金融的玩法。不去着眼解决盈利,而是解决现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过收取押金来弥补现金流并继续进行扩张,减少了一般互联网企业为培育用户而通过海量补贴产生的现金支出。这些资金就像是高额的无息贷款,且这些钱肯定是会拿去进行再投资的,利滚利产生巨大收益。
依靠广告赚钱。也不是不可能,用户有一定规模,广告能产生的收入也不菲。还有人提出共享单车上可以收集个人骑行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后的广告精准投入也不失为获利的好手段。
如上所述各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我最为赞同的是接下来这种论断:共享单车本质就是融资、融资再融资,直到稳固垄断地位,就会获得互联网巨头的青睐。一旦融资失败或者资金周转不过来,企业就被这个行业淘汰,很多人都清楚这其中的残酷,却依然趋之若鹜,抱着自己能够撑到最后的侥幸心理奔赴这场几乎必输的赌局。对于投资机构来说商业模式盈利与否不是他们考虑最核心的东西,他们追求的只是自己投入资本价值的再提高,所以才会疯狂地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把这个饼越画越大,这种后果就和泡沫经济的意思相差无几。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打着公益的旗号,却不一定要追求公司的成功。
最后一句话挺一针见血的,不管正确与否吧,我原本以为共享单车是一种互联网产品,但它其实更多的算是一种金融产品。总而言之,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实在过于复杂,已经超出我能理解的深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