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

作者: 未来春藤家长俱乐部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09:57 被阅读9次

01

你是否困惑于和媳妇讨论某个问题的时候,你在讲道理,她却在和你讲情绪。

最后很可能是你赢了辩论,却输了爱情。

最近一个朋友在上一门课程,据说这门课程在斯坦福大学是很火的一门课程。

其中提到一个观点,沟通分成五个层次:

闲聊

发表观点

陈述事实

表达情绪

深层次交流

套用上面情侣的对话,就会发现,你在尝试用第三层去应对第四层,可想而知效果不会理想。

更好的效果是什么呢?你要体会对方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什么,这其实就是大家现在常说的共情。

02

共情不只用在情侣之间,甚至在销售中也是一个必杀技。

一个销售经理,和我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很多刚做销售的,往往在用事实或者观点和带有情绪的客户去沟通,销售业绩可想而知。

合理的做法,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重复他人的话,用于缓解对方的情绪

第二步: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引起对方共鸣

第三步:表达自己的感受。用于向对方表明,你接收到了对方的情绪

第四步:根据情况,再做下一步行动。

举个例子,比如你用的很好的一款产品,但因为很多原因,被大家误解。所以你给这些人做推广的时候,大家不但不买单,还可能产生反感。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做呢?销售人员可以这样去表达:

你是想说这个产品不值得买,是吧?

我能体会你的感受,因为之前,我也这么觉着。

后来不经意间,试用了这款产品,才发现是一款好产品。没有大家宣扬的那么差。

所以,如果你愿意听,我就再念叨几句。。。

只有你感知到对方的感受,并让对方感知到你的感知,你和对方才可能有进一步的行动。

原来共情的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到底什么是共情呢?我们看看罗杰斯怎么去定义。

03

共情或共情状态:

是指准确地、带有情绪色彩地觉察另一个人的内在参照系,就好像你就是他,但又永远不失去好像。因此,这意味着你就像他感受的那样去感受他的痛苦或快乐,并像他觉察的那样去察觉其中的原因,但是永远认识到:好像"我是痛苦或快乐的"等等。如果失去好像的特征,那么这种状态就是一种认同。

与他人共情的方式,罗杰斯这样描述:

进人他人私密的感知世界,并且感到无拘无束。

对他人心中变化的感知意义时刻保持敏感,同时对他人正在体验的恐惧、愤怒、脆弱、困惑等感受时刻保持敏感。

暂时进入他人的生活,在其中游移而不带任何评价。

当你用淡定的新视角去审视他所害怕的事件时,你与他交流你对其世界的感受。

与他人核实你对他的感受,并从回应中得到引导。

你是他内心世界中一名自信的同伴。

通过指出他人的体验可能具有的意义,你帮助他关注这一有效的参照物、更充分地体验这些意义,在体验的过程中继续前进。

为了无偏见地进入他人的世界,你要抛开自己的看法和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你要抛开自己。

共情是一种复杂的、苛刻的、强烈的却又微妙温和的存在方式。

04

罗杰斯关于治疗师和共情,谈了什么呢?

理想的治疗师首先是共情的。

共情与自我探索、治疗进展相关。

关系中早期出现的共情可以预测治疗是否会成功。‘

在成功的案例中,来访者会感到更多的共情。

共情理解是由治疗师自由提供的,不是向治疗师索取的。

治疗师越有经验,越有可能具有共情特质。

共情是治疗中一种特殊品质,治疗师提供的共情甚至要远多于来访者的好友。

一位治疗师的内部整合得越好,其共情水平也越高。

“经验丰富”的治疗师经常缺乏共情。

就共情程度来看,来访者可能是比治疗师更好的评判者。

聪明、诊断性洞察力和共情无关。

你可以从具有共情特质的人身上习得共情的存在方式。

对于想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的人来说,这些应该是不错的建议。

05

罗杰斯在《论人的成长》,关于共情的章节,最后写到:

当个体感到痛苦、困惑、混乱、焦虑、冷漠、惊恐时,或者当他怀疑自我价值、身份认同混乱时,我们就要呼唤理解。共情个体给予的温柔而敏感的陪伴,提供了阐释和治愈。我认为,在这种情形下,深度理解是给予他人最珍贵的礼物。

备注: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相关文章

  • 共情,共情,共情

    今天情绪管理失败,小小的崩溃了一下。 最近几天有些辛苦,加上天气燥热,真的很没有耐心。在外面玩的时候,儿子状态不好...

  • 如何共情孩子

    我们经常说要共情孩子,那什么是共情,为什么要共情孩子,如何共情孩子呢? 首先看什么是共情?共情就是...

  • 系统推荐书《共情的力量》阅读分享2021011

    《共情的力量》阅读分享20210118 分享人:苏璇 “如果你共情别人,别人也会加倍地共情你”。 共情和被共情,在...

  • 你理解的共情是什么状态?

    在我们的沟通中,老谈到,共情,与孩子共情,与妻子共情,与知心朋友共情,甚至与客户共情。那这个共情到底是一个什么鬼呢...

  • 读《共情的力量》

    共情的力量 这本书有两个部分 1. 我们为什么需要共情。 2. 共情你真的做到了吗。 为什么需要共情。 共情拥有两...

  • 感同身受

    同理心在心理学又称为共情,包括情感共情和认知共情。认知共情指个体对他人情感的理解,情感共情指个体受他人的情绪感染。...

  • 搭建沟通体系(四):如何用共情保护自己?

    3.4、如何用共情保护自己? 之前我们谈共情,谈的都是共情积极的一面,好像共情总是一件好事,懂共情的人就是一个好人...

  • 每日一省

    共情是如此重要,共情是生物存活。除非有共情环境,否则孩子无法存活下来。共情是情绪存活,因为除非拥有周围的环境与共情...

  • 共情的二重奏-- 情感共情与认知共情 /「观影视、学心理」

    多维取向的研究者认为,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两种基本成分,如 Gladstein (1983) 认为,认知共情...

  • 2022-11-10

    简谈《提问》6 共情式提问—— 共情式提问是利用问题建立共情关系,通过提问引起受访者积极的心理与情感回应。 共情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ku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