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月13日第一节课
地点:八一班
授课教师:王建转
授课内容: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贺敬之的《回延安》
观课笔记
壹|教学流程
一、初步了解【作者、背景简介,信天游特点介绍】
二、感知内容
问题:围绕回延安,作者组织了哪些素材表达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请结合具体内容给这五部分拟写标题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朗读指导
(1)二句一韵,读出味道,每小节停顿适当
(2)五个小节的指导
第一节读快,读出情感
第二节读慢,读出怀念和感激之情
第三节节奏明快,读出亲切热烈的情感
第四节充满明朗的色彩,充满了喜悦赞美之情。
第五节要加强力量,读书歌颂和赞美
(3)整体上联系和内容上的对照
贰|课堂突围
现象及解决建议:
1.学生不太会概括,在这方面教师要教会学生提炼概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了解内容抓住重点
(2)概括归纳,找重点能概括内容的文字——直接引用,合理移用,创造运用
(3)字数基本相同,结构基本相同更好。
2.学生初读想笑,再读没有读出情感。可以采取更多样的方式。
(1)多样可选的读法,给学生自主的空间。
(2)自读、群读、范读、配乐读,多样的读法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在读中引导学生归纳信天游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读出信天游的特点。
观课述评
壹|四个距离差
《回延安》这篇文章好理解,但是难教,学生沉浸其中不易,我认为源于本文和学生之间有四个距离:
1.时代巨变的生活差。1935年,经历了千难万险的长征队伍达到陕北,从出发时候的三十万人到最后的二万多人,十三年,在延安这个革命摇篮孕育了中国革命成立的雏形,无数有志青年被吸引奔赴陕北,在这里度过了生命中激情燃烧的岁月,诗人贺敬之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五年,情感深厚。
2.诗人与学生的情感差。16岁诗人来到延安,1946年诗人离开延安,十年后作者重返延安,此时31岁的作者激情澎湃,回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战争岁月,延安艰苦而丰富热血的生活,诗人融入群众,溶于时代、融入地域的的创作生活,延安天翻地覆的变化,重新勾起作者思绪万千,才写下了这激情洋溢的信天游,而这将近百年前的生活,是学生陌生的,这里面相差了将近一百年。
3.地域的遥远距离差。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理人文积淀,也就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陕北黄土地千沟万壑,广袤无垠,人烟稀少,形成了抒情悠扬的信天游,信天游文字表达多叠词,善比拟、比兴和夸张,多用排比,常用比兴,而且儿化音很多,尽管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如果不真正读进去,也就无法真正深入文本,去理解文中的语言和句子表达,进而读出情感。
4.学生与诗人的年龄差。诗人写这首诗是三十一岁,革命战争期间丰厚的的人生经历和十四五岁学生的人生认知相去甚远,这首诗不难读懂,但是读得深入,读出味道就更难。
贰|解决方法
如何化解这个困难呢?我觉得应该采取几个措施
1.自由选读。上课不必先将时代背景,作者见解,先让学生自由读,选读
(1)学生感兴趣想读的句子。
(2)学生有疑惑的句子。
(3)读出自信想读的句子。
通过读,学生有疑惑的地方师生可以答疑,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自信想读的句子,可以读出其中的情感,说出里面的一些写作方法。
2.背景补充。长征、延安生活、信天游、延安千沟万壑的地理特征都是学生懵懂不知的,可以通过短视频补充学生在这方面的短板和模糊。
3.群读比对。小组展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其他组进行点评,这样把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同学也可以借鉴其他组好的创意,在兵教兵中提升学生的水平。
4.名家朗读。最后播放李默然等名家朗读视频资料,让学生知道自己和名家之间的距离。
在以上充分朗读、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第二课时可以重点研读信天游的特征、作者的情感,进而可以补充一些资料【同一个作者、同一个时期、同一个形式都可以】,通过资源补充,强化学生对信天游和作者情感的理解。
郑燕说: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诵读,重模式,轻个性,是当前语文教学重存在的突出弊端,语文课堂很少有学生的书声朗朗,而是充斥着繁琐的理性分析,常常陷入“思而不读”的怪圈,对于文章形式的分析可谓详尽具体,对于文章内容却没有入心入骨的分析。
语文是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人文性和工具性兼有,但是落实核心素养一定要首先关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郎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朗读有利于开发右脑,改变性格,形成语感,在理解的基础上促进情感的理解,并强化记忆,用好它,学生会从中受益多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