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奇葩说》谈及“很多人的喜欢往往是没有用的”,莫名觉得涩涩的,需要一段思考来填补我内心的空白。
清楚记得,初中时候班上有同学中考体育项目选择了篮球,因为她真的喜欢篮球,并且觉得自己能考好,至少较其他项目要好。后来班主任在班上直言“你以为喜欢就一定能做好吗”,之后继续讲述中考体育项目如何重要,我不清楚那位同学最终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老师的这句话却潜入我的记忆里,至今未去……
其实这句话,乍一听真的很有道理,似乎就是真相,可我总是觉得,好心酸。从怀疑到笃定的过程真的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活里找寻着自己的答案。我觉得,这句话,连同《奇葩说》里的那句“每个人的喜欢往往是无用的”并不那么准确,每句让人望而生畏一针见血的真言,有时候也是因人而异的。
刚好就在昨天,去面试时候谈及自己的爱好,我说自己喜欢阅读和编辑,简历上特长那一项也填了编辑。就连上次填的就业推荐表,特长也有点心虚地填上了编辑、写作之类的。之所以说心虚,是因为,即使自己获得过几个征文比赛的奖,有过在学生会当新媒体编辑工作的经历,但是我仍然不确定,在压力催文情况下我能写得出稿件,也不确定,我这些小奖小事能否证明我写作的能力。但是对于我的喜欢,我没有半点心虚,我始终相信,喜欢会一直牵引着我向前,会变成深爱,成为我应对万变世界里不可避免的疲惫感的力量。
对于热爱一词,许多人的喜欢是不能算作热爱的,什么是热爱,是一腔发自肺腑的热情配上行动,是一种细水长流般的慢慢渗透。很多人把热爱当成自己终身事业,并且做到出色,做到了极致,也有很多人把热爱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在事业与爱好里找到平衡。当然,也有的热爱成了可望不可即的东西。但是,我却要说,无论哪一种,热爱真的会成为支持你走下去的持久的力量。
想到了自己,那年因为是理科生,我报不了文学专业,也不敢报,因为在众人的想法里,文学之路好难走,更被许多人评定为无用。一开始得知自己所学专业是法学时,有种过去未来全被粉碎的感觉,虽然也是自己所选,但始终不是第一选择,也从来没想过,这一刻会来临。我怎么办?我不能浪费家人的期望,我不能放弃,我也不能对不起我自己付出很多劳动和心思,很艰难才维持的大学生活,我要做得出色,我要拿奖学金……虽然最终没有很出色,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喜欢上了法学,但仍称不上热爱。在这不可接受转变为喜欢过程中,深深地觉得喜欢真的太重要了,热爱太重要了…
即使今天我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