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逻辑进化部落逻辑思维
普通人必知的4种非演绎推理批判思维技巧

普通人必知的4种非演绎推理批判思维技巧

作者: 王正磊01 | 来源:发表于2018-07-15 22:39 被阅读1次

普通人必知的4种非演绎推理批判思维技巧

相信大家在学校的时候都做过证明题,不管你喜不喜欢,擅不擅长,乐不乐意,工作生活中我们同样无法逃避证明:你不仅要向孩子证明好好学习很重要,你还要向领导证明你工作能力强,应该多加薪,你甚至要向另一半证明你还爱着他(她)......

既然无法逃避,不如坦然接受,认真面对也许来的更实在些。今天我们就讨论一下批判思维里的证明题。

众所周知,逻辑推理分为两大类:演绎推理和非演绎推理。

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比如:证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者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等。

非演绎推理是指结构化表示下的继承性推理,也是一种基本推理。比如:我家的雪纳瑞不咬人,所以雪纳瑞不咬人。

演绎推理的结果可以用真假或对错来判断,推理过程可以用有效或无效来评价,非演绎推理结果可以用是否可靠来判断,推理过程可以用强弱来评价。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非演绎推理。

非演绎推理主要涉及的推理过程有四种:

1 从一般到特殊

2 从特殊到一般

3 从一般到一般

4 从特殊到特殊

所用到的基础知识是数学里的统计学,主要涉及到的概念有样本,总体,可信度,置信区间等,如果这些概念不清楚不要怕,请出门左转,找一本数学统计补习一下就好,其实很简单,没有想象的难。在学习这件事上,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否定了,已经有那么多人不相信你,总不能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1 从一般到特殊

又称统计三段论,一般公式为:

某比例的X是Y,这是X,所以这是Y .

这个论证的强度取决于Y在X中所占的比例,比例越高论证强度越大。批判性思维书中给出了一个例子

1531664832660.jpg

2 从特殊到一般

这是基于样本的归纳概括总结。

首先要搞清楚我们想要研究的目标总体是谁,目标总体确定之后才能比较清晰的确定样本,因为统计学中要求理想的样本应该能够准确地代表总体。翻译一下就是对于我们关心的与属性相关的变量而言,样本和总体的情况相同。

样本的数量越大,越具有代表性,结果越能表现最真实的情况。但是当样本数量达到一定数量之后,再增加样本对准确性的提高已经不明显。

总之,如果样本与总体之间的差异导致样本在代表总体方面出现偏差,就削弱了论证,在代表总体方面,样本太小或过于片面,也会削弱论证。

3 从特殊到特殊

这是基于类比的一种推理,基本公式表达为:

X和Y都有属性a,b,c等,X具有特征I,所以,Y也有特征I

这里我们只需要关注类比项的相似性和不同点。如果X和Y的与I特征相关的属性越多,那么论证的强度就越大。

总之,1.类比项之间的相似性越多、越广泛,论证越强;类比项之间的差异性越多、越广泛,论证越弱。2.相对于我们关心的属性而言,各相似性或差异性之间,存在着联系程度的不同”

4 从一般到一般

人们可以基于不同总体之间的属性的相似性,在新的属性方面做由此及彼的推理。这样的推理过程中,把两个总体作为类比项,推理也是通过类比而进行的。

但是这里大家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因为有特定比例的X是Y,所以也有特定比例的Y是X.

比如:“大多数肺癌患者都吸烟,所以,大多数吸烟者都患有肺癌”

我是总结

今天主要介绍了4种非演绎推理的批判思维技巧

1 从一般到特殊

2 从特殊到一般

3 从一般到一般

4 从特殊到特殊

如何使用呢?举个例子:

假设你现在要买汽车,你是愿意接受身边几个朋友的建议还是基于大样本的调查结果?相信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最后把村上春树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你要用逻辑之线把那指的活下去的价值巧妙的缝到自己身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普通人必知的4种非演绎推理批判思维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sm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