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尺瑰岩》人生明月共光辉
423故事节|一本旧书的回忆

423故事节|一本旧书的回忆

作者: 渴死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5-03 11:14 被阅读1210次
    30d9d47ea36263ee2a83b953de7230dda74e81c4.png

    原创声明:本文参加“423”故事节,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

    我的书柜一向凌乱不堪,书籍横七竖八地胡乱堆放着,有时候想用一本书,得找个半天。我是个懒人,一直说要整理书柜,可终究没有行动。直到一个下着绵绵细雨的下午,实在闲得百无聊赖,于是就下决心整理我那杂乱的书柜。

    我的书柜有四层,最上面一层需要踩着凳子才能够着,那里已经落满了灰尘。在这层最里面一排的角落里,我发现了一本竖着的书,书的封面已经破旧发黄,抽出一看,书名是《苏军在登陆》。我不禁一阵惊喜,几十年了,搬了好几次家,这本书居然还在。

    这是一本三十多年前,由日本的一名非专业军事作家创作的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虚构小说。我翻了翻,里面的人名和武器型号是那么熟悉,又那么亲切,好像刚刚读完一样。捧着这本书,我竟然难以释手,于是也顾不得继续整理书柜了,索性坐下来,静静地读了半天。读着书,那早已远去的少年时代的生活,又渐渐浮现在眼前,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那年,我十四岁,正是个顾盼自雄的少年。与大多数男孩子一样,随着身体的发育,我开始崇拜力量,痴迷于力量之间的对抗。从中外各种强悍的徒手格斗术的PK,到古今各类冷热兵器的威力对比,乃至历史上各大帝国军队之间的实力比拼,都是最能让我感到激动的故事。

    当时,中国和越南爆发了一场短暂却很血腥的大规模边境战争,我们的官方称之为“对越自卫反击战”。这场战争,一下子引爆了我对现代战争和军事文化的兴趣,我的力量崇拜躁动有了宣泄点,于是我开始疯狂发掘中越双方军队装备的各类武器性能,尤其专注于越南军队使用的各式美苏先进武器装备,从那时开始,我成了个军迷,一直到今天也是。

    我们这代人,从上小学开始就知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是我们最凶恶的敌人,苏修新沙皇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亡我之心不死。所以我们十分仇恨苏联,但同时,我们心底里又对苏联红军充满了敬畏,因为它太强大,它的光芒太耀眼。由于五六十年代的密切交往,苏联文化已经通过一上代人,深深影响了我们,尤其是他们的军事文化,已经在我这样的少年心中占据了不可撼动的位置。布琼尼元帅和他那来去如风的哥萨克骑兵,是我们心中的神;他们身披斗篷,高喊着“乌拉”,跃马扬刀,所向披靡的英勇形象,令我们倾倒;骁勇善战的夏伯阳更是我们每个人都敬仰的英雄;而他们的军歌是那么雄壮又那么好听,让我们这些男孩子热血沸腾。那时,苏联军乐是被禁止播放的,可是我和几个伙伴经常躲在屋里,关上门偷偷播放苏联的军乐唱片,《斯拉夫女人的告别》、《远在小河对岸》、《顿河好汉》、《草原啊草原》等曲子,每次听了都让我们为之动容,心里激动得久久不能平静。

    然而,现实是冰冷的,苏联当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安全压力是那么真实,又那么冷酷。他们在中苏边境上部署了几十万军队,特别是他们装备的大量先进武器,什么米格-25狐蝠截击机、米格-23鞭笞者歼击机、图-22逆火轰炸机、图-95熊式轰炸机、SS-18撒旦洲际导弹、BM-21冰雹火箭炮等等,光听这些充满了暴力和邪恶的名字就令人恐惧。

    俄罗斯是个崇尚暴力的战斗民族,他们开创性地将暴力升华为一种美学,他们的暴力美学充分体现在武器装备的工程设计中,受此感染,西方对这些装备的命名也充满了暴力色彩。俄罗斯暴力美学实在是一种强大的武器,还没开战,凭着武器强悍的外形和凶猛的名字,就已经震慑了对方。

    当时我军的主力装备,还是建国初期苏联援助的老旧型号,以及在此基础上自行仿制的国产装备,技术水平仍停留在四五十年代,与最新的苏联装备已差了两代,理论上完全不能与之对抗。虽然我们官方大力宣传,依靠人民战争可以消灭一切来犯之敌,但我内心是很怀疑的,因为战争终究是国力的比拼,而中苏之间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不可能拥有安全感。

    由于对越作战的缘故,那时的马路上经常可以看见被调动的部队在行军。当年的解放军,穿着肥大的65式绿军装,打着铺盖,有的还背着铁锅。队伍中有许多大炮仍然是用骡马拉的,与先进国家的军队完全不在一个时代,看起来臃肿落后,土得掉渣。再想想从电视镜头中看到的现代化苏联军队,以及从《参考消息》的新闻里读到的,关于苏联军队强大作战能力的报导,解放军的这种形象,真的让人绝望。

    就这样,在对苏联的爱恨交织和充满失败情绪的无奈中,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当年我读的中学,是上海胶州路上的江宁中学,它的前身是一所教会学校,丰子恺曾经是这所学校的校董,2010年发生大火的教师公寓就建在它的原址上。校园里有一座教堂,听当时的老人说,8.13抗战时,学校周边的人们、不顾危险,纷纷攀到教堂高耸的屋顶上观看中日空军的激烈空战,每当有日本飞机被打下来时,大家都欢呼雀跃,为中国空军呐喊助威。学校对面是余姚路321弄,后来被称作晋元弄,淞沪抗战时率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的墓当时就坐落在这条弄堂里。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原因,这座高大的水泥坟茔那时并没有受到有效保护,成了居民们晾晒物品的场所,人们并不知道墓里长眠着的是一位抗日英雄,只知道里面葬着一个国民党军队的将领。

    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经常在放学后到那里去玩,坐在谢晋元墓边的水泥地上,讲着各自打听来的关于8.13淞沪抗战的各种故事,讨论着作战双方所用的武器和战术。有个同学的父亲是上海警备区司令部的军人,一天,他竟然带来一张很大的军用地图,铺在坟堆上,我们几个人就围着地图,指指点点,推演着想象中的8.13抗战。说着说着,有人忽然叫到:“要是谢晋元手中有20辆T-72坦克,800壮士人手一枝AK-47那会怎么样?”于是我们就穿越了,想象着谢晋元和他的将士们,驾着T-72坦克,端着AK-47突击步枪,在日本鬼子的阵地中纵横驰骋,所向无敌。他们一路上见神杀神,见佛灭佛,狼狈的鬼子兵们拖着烧火棍似的三八大盖,爬出被撞翻了的97坦克,狼奔豕突,抱头鼠窜,像鸭子一样被赶进了东洋大海。

    就在我们万分高兴时,又有人说:“如果苏军以几千辆T-72组成钢铁突击集群,沿内蒙张家口一线,在空中掩护下对北京发起突击,我们会不会也毫无还手之力啊!”听了这话,我们都不做声,沉默中,有人说:“我们有原子弹!”大家都没接口,知道这玩意儿用不得,何况苏联的核弹百倍于我们。过了一会儿就收起地图,各自默默地回家了。

    七十年代末,美苏冷战如火如荼,世界大战似乎随时都会爆发,一些军事学者和关心军事的人纷纷著书,论述大战爆发的条件及其前景,并以虚构的战争小说形式出现。由于国内当时还很封闭,虽然我对这些小说一直心向往之,却始终无缘一睹。

    我家那时在长寿路和西康路口附近,因为以前那里有一座大自鸣钟,所以那个地方就被称作大自鸣钟。那里有一个邮局和一家新华书店,是我放学后经常去的地方。去邮局是为了看看当月的《航空知识》到了没有,去书店是希望发现有我心仪的新书。这年冬天,一个放学后的下午,我悻悻地走出了邮局,因为上周就该到的《航空知识》到现在还没踪影。我又转进书店,沿着玻璃柜台漫无目标地浏览着。那时这家书店还不是开架售书,只能根据书的封面猜想内容,如果请营业员将书拿出来,翻阅后又不买的话,是要遭白眼的。这时,我忽然发现,在原来放着《林海雪原》的位置上换了一本新书,仔细一看,书名是《苏军在日本登陆》下面还有一行小字: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篇。我顿时欣喜如狂,猛敲着柜台玻璃朝营业员喊道:“给我拿这本书!”那个中年女营业员慢吞吞地走过来,拿出书,重重地拍在柜台上,我看了下价格,扔下钱,捧起书就跑出了书店。

    回家的路上,我迫不及待地的翻着书,边走边看,竟然走错了路,拐到别的弄堂里去了。 到家后的当晚,我什么都顾不上了,连晚饭也没心思吃,关上房门连夜读完了这本书。

    小说首先宏观呈现了当时的国际政治军事版图,着重描绘了亚太地区主要国家间的紧张形势。以苏联和越南为一方,与中国、日本、美国为另一方的国家集团正进行着激烈地全方位战略博弈。在这种背景下,得到西方支持的中国在一九八x年的某一天,出动了一个以德国豹2坦克装备起来的坦克师,对苏联一个边防摩步团实施突击并将其全歼。此举很快就遭到了苏联的大规模报复,苏军以一百个装甲师的强大兵力在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三个方向对中国展开战略突袭,内蒙方向的苏军攻势凌厉,兵锋直指北京。中国军队在美日的物质和技术支援下,奋力抵抗。无奈实力悬殊,很快东北沦陷,西北被迫放弃,在主动炸开桑干河上的水库后,苏军攻势被迟滞,中国勉强守住了北京。

    为了断绝中国的外援,苏联对日本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其停止一切对华援助。但当时的日本社会,除了一些少数的中立论调外,其余一边倒地支持中国,“挽救中国,保卫北京!”成了压倒一切的呼声。人们在东京召开了“支持中国的国民总奋起大会”,会上有人高呼:“中国是我们日本两千年文化的母亲,在母亲将被杀害时弃之不顾,是违背做儿子的道义的。诸位,起来吧,为挽救中国而奋斗!”在这种舆情下,日本政府已经没有丝毫回旋余地,他们断然拒绝了苏联的要求。苏联随即对日本展开军事打击,在夺得制空和制海权后,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登陆。日本自卫队在经过殊死抵抗后终于不敌,东京陷落,建立起了亲苏政权。但是,原日本内阁中的高官们没有屈服,他们逃亡到上海,建立起流亡政府继续抵抗。战争爆发后,历来承诺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的美国,拒绝启动日美安保条约,对日本实施直接军事援助,显得自私而怯懦。

    这本书的作者久留岛龙夫,据说只是当时日本的一个年轻军迷,并非专业军事研究人员,却组织了一个军事研究小组,经常发表一些军事和兵器分析文章,有点类似当今台湾的著名军事博主YST。也许是没有专业背景的限制,所以,他的叙述不太受专业理论的约束,他不用太在意各种兵器使用中的战场实际条件限制,也不用顾虑双方的军事部署是否符合实战要求,信手写来,反更很有可读性,尤其深受军迷的喜爱。我后来又读过许多专业军事学者写的同类著作,但都觉得没有这部精彩。

    文艺领域有一个奇怪现象,一些非专业人士,却往往能在他们参与的领域里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创作出非常优秀的作品。在京剧鼎盛时期,就曾涌现出一批超级京剧票友,他们的表演造诣极高,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如袁世凯的公子袁克定、银行家张伯驹等人,他们登台时,连当时顶尖的名角都要退避三舍。中国如此,国外也是如此。著名的俄罗斯强力五人集团中有四位是“票友”,却跻身人类历史上最伟大音乐家的行列,留下了不朽的传世作品。像居伊这样的海军上将,居然拥有如此出色的音乐天赋,对音乐的爱好又如此专注,俄罗斯军乐这么优秀,应该与这些军事将领的参与和推动不无关系。美国军事作家汤姆克兰西并不是专业军事研究学者,更没有在潜艇上的服役经历,却写出了《猎杀红色十月号》这样的优秀军事作品,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被作品深深吸引,大有身临其境之感,以至欲罢不能。这部作品连美国总统都读得入了迷,赞叹之余,他认定作者一定有潜艇服役经历,否则不可能有如此逼真的细节描写。当他知道汤姆克兰西不是军人出身,更没有在潜艇上服过役时,不由得大为惊讶,并由衷地敬佩于作者的神奇。

    之所以会这样,我想,主要是这些“票友”并不完全以此为生,他们的加入,主要是为了追求一种情怀的满足,甚至就是为了玩。没有了职的业羁绊,没有了生计的压力,他们思想的翅膀就得以充分放飞,创作灵感也如泉水般奔涌而出。

    《苏军在日本登录》这部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却紧贴着当时国际政治军事现实,作者对战争爆发前国际形势的描述,大部分是真实的,是当时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对战争爆发契机的选择也是合理的,对战争过程演进的推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符合逻辑的,书中出现的各类武器也的确是当时各国军队实际装备的,作者着力渲染的武器性能和它们在战斗中展现的威力,也符合当时人们对这些武器的普遍认识。苏联装甲部队进攻时的恢弘场景,正是苏联大正面、宽纵深、行进中展开攻击的军事理论在实战中的展现。当年读这本书时有着强烈的真实感,我甚至没有把它当做虚构小说来读。在当时的氛围下,人们的战争神经绷得很紧,以至于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时,很多人第一时间认为是遭到了苏联发动的核攻击。当时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边防军民整戈待旦,日夜备战。这本小说正像一把锥子扎中了我们这类军迷少年的战争神经,读着这本书,我当时真的认为战争明天就可能爆发,我似乎已经听到了坦克履带的轰鸣和战机的呼啸。

    读这本书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当年日本社会对苏联强大军力深深地恐惧,这与中国社会的感受完全一致。作者也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对盟友美国的严重不信任,这种心态,与如今的日本人如出一辙。作者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更是溢于言表,折射出了那个时代中日关系之紧密。

    三十多年过去了,亚太地区大国博弈的大戏仍在持续上演,剧中主角还是那几位,情节也没什么变化,只是角色的地位和立场发生了重大转变。当年为了对抗苏联,中国与美国和西方关系亲密,被称作北约的第十六个成员,而且与曾经严重伤害过自己,自甲午战争以来一直被看做恶狼的日本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国,上演了一出真实的与“狼共舞”。苏联对此感到异常紧张和愤怒,指责中日美三国 结成亚洲版北约包围苏联。在作者虚构的战争中,中日同仇敌忾,奋力抵抗苏联,而美国在关键时刻退缩,不愿与苏联直接对抗,这也深深反映了中日之间一直存在的文化亲近感和美日之间由来已久的互不信任。

    现在,随着中国重新崛起为新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中美因战略利益纷争,几乎陷入新冷战。中日更是因钓鱼岛之争和历史问题而怒目相向,两国之间的新仇旧恨一起发作,已经游走在战争的边缘,随时可能擦枪走火。而作为当年最危险敌人的苏联,其继承者俄罗斯,却因为有着共同的敌人而与中国不断走近,结成了准同盟。那些曾经令我们胆寒的苏联军事装备,有许多已进入我军,成了我们对抗美日的王牌。正如当年的苏联那样,如今中国强烈谴责美日结成亚洲版北约遏制中国,而日本反复要求美国承诺对日本的安全责任,一再以日美安保条约捆绑美国为自己壮胆。现实中的这一幕,与小说中虚构的情节何其相像!

    三十多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亚太地区的历史却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完成了一次轮回。“没有永恒的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亚太地区三十多年来的历史轮回,精确地诠释了这句至理名言。

    重新读完了这本《苏军在日本登陆》,我感慨万千,三十多年来,一切都发生了梦幻般的变化。江宁中学早已被拆,那里建起了教师公寓,谢晋元的墓也早已被迁到上海万国公墓,隆重地重新安葬了,他和八百壮士那可歌可泣的抗日英勇事迹也早已广为人知,他们已经成了全民敬仰的民族英雄。我自己也从一个阳光的青葱少年变成一个历经人间辛酸,两鬓苍苍的大叔,前后变化之大,直如鲁迅笔下的闰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23故事节|一本旧书的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jk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