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史赏析历史有意思古今中外
赵国向韩国借路攻占秦国,李斯上书劝谏韩王,以前的错误不要重演

赵国向韩国借路攻占秦国,李斯上书劝谏韩王,以前的错误不要重演

作者: 王老师聊围棋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11:12 被阅读3次

当韩非子向秦王进谏了一封书信,说明韩国不可取的。秦王拿不准主意后,便细心地聆听了秦国丞相李斯的意见,通过李斯一番颇有见地的分析,秦王立即派李斯去韩国,表明秦国的态度和意愿。让韩国认清事实的真想。

那当韩非子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韩国是不可取的,李斯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判断和智慧,说服了秦王,去韩国据理力争说服韩国的国王呢?

当韩非向秦王献上了一封书信,书信的内容认为韩国是不可攻取的。秦王对这件事情,斟酌再三,也是没有头绪,就把书信交给了李斯。

李斯看了韩非子的书信后,便立即上书秦王说:“我认为韩非的说法并不是完全正确的。韩非子的意见,只是为了谋取韩国的利益而已。

分析一下地势便可知,秦国的东面有韩国,韩国的存在,就像人得心腹疾病一样,在平常无事的时候,就已经苦得很,好像居住在朝湿的地方,老病缠身,秦国总是不能出去。一旦快步奔跑,这种老病就发作了。

现在韩国虽然对秦国称臣,表现得循规蹈矩,但韩国不一定就不是秦国的病灶,如果有急事发生,韩国是不可言赖的。

并且现在秦国和赵国成为了敌国,我们已经派使者去齐国劝说他们与赵国断交,直到现在,情况还不明朗,据我分析,齐国和赵国是不一定会断绝关系的,如果他们不绝交,我们秦国就要竭尽兵力去对付两个万乘之国,到了那个时候,韩国是不会屈服于秦国的道义,而是真心屈服于秦国的强大。

现在,秦国如果集中兵力进攻齐国、赵国,那么,韩国就一定会落井下石,而成为秦国的心腹大患。

如果韩国与楚国合力攻打秦国,诸侯各国再起来响应他们,那么,秦国就一定又要有兵败崤山的祸患了。

“韩非这次来秦国,他的目的是很明确的,无非就是想以他的能力,能够保存韩国,从而能在韩国受到重视。

韩非子善辩巧说,花言巧语,文过饰非,欺诈算计,他是想在秦国捞到好处,为了韩国的利益来试探陛下口风的。

秦国和韩国的关系如果亲密了,那么韩非的地位也就重要了,这对于他的仕途是很有好处的。

韩非子的书信,他文饰那些惑乱人心的说法,善于用华美的辞藻来修饰,显得才华横溢。我是怕陛下被韩非的辩说所迷惑,以致于不能辨别事情的真相。

现在,以我的想法是建议大王:秦国现在当务之急,就是应该出兵,但不言明去讨伐哪一个国家,那么,韩国的执政者就一定会把侍奉秦国作为他们的策略。

我立即去见韩王,让韩王来觐见,大王见了他,便见机行事,把他本人扣留下来,找一个圆满的理由,不让他离去,接着派人去韩国,让要韩国的执政大臣拿韩王来与韩国人做交换,那么,就可以向纵深方向割取韩国的土地了。

接着,再命令蒙武派出东郡的部队,让这些部队在国境上窥视而不说明到什么地方去,齐国人见了这个阵势,就会害怕而听从荆苏的计策与赵国绝交,这样一来,秦国的军队还没有出境而强劲的韩国就被我们用成势慑服,强大的齐国也毕竟会有所收敛。

这件事被其他诸候知道后,赵国人也是会分析当前时局,就会十分害怕,楚国人也会变得犹不决,这样,他们就一定会畏惧于秦国。

楚国如果按兵不动,魏国就不值得忧虑了,那么诸侯各国就可以被我们逐个吃掉,这敲山震虎的计谋,一定是会收到奇效的。李斯的话语,说的条理分明,论据充分,给秦王吃了一颗定心丸。

于是,秦王马上派遺李斯出使韩国,让李斯去求见韩王,但却未能得到接见。

李斯并不气馁,于是李斯就上书给韩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韩说:“从前秦、韩两国齐心合力,并不相互侵夺,所以天下没有哪一个国家敢侵犯我们,像这样已经有好几代了。过去、五国诸侯曾经联合起来起攻打韩国,秦国就派出军队来援助韩国。

韩国地处中原、土地方圆还不到千里,但却能够在天下与诸侯各国平起平坐,君臣都得到保全,都是因为韩国世世代代教导后代要侍奉秦国的缘故啊。

过去五个诸侯国一起进攻秦国的时候,韩国不仅没有帮助秦国,反而首先率先组成队伍,在函谷关进攻秦国的军队,这反复无常的做法,实在是令秦国寒心呀。

各诸侯国因为军队困倦,力量消耗殆尽,没有办法,才被迫退兵。后来杜仓做了秦国的宰相,便兴师问罪,调兵遣将来向各诸侯国报仇,首先攻打的目标是楚国。

楚国的令尹对秦国的强势的进攻,感到十分焦虑,说:“韩国认为秦国是不讲信义的,却又和秦国结为兄弟共同危害天下各国。后来又背叛秦国,率先组成了部队攻打函谷关。

韩国才是一个地处中原而反复无常、变化莫测的国家。’于是各个诸侯国联合起来,给韩国施压,最终诸候各国就一起割取了韩国上党地区的10座城来向秦国谢罪,以此解除了秦国对他们的威胁。

从这个鲜明的例子可见,韩国才背叛了秦国一次,国家就受到威胁,不仅国土便被分割,而且兵力也变得衰弱起来,一直延续到现在。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听信了奸臣的话,不权衡一下事实,所以后来即使杀掉了奸臣,韩国终究不能重新强盛起来。

现在,赵国想聚集士兵,突然向秦国发起进攻,并且派人来向韩国借路。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秦国和韩国是有着共同的忧思的,而且是利益相关的,这种情形已经在无数的事实面前,明显地显示出来了。

以前,魏国想攻打韩国,秦国派人把魏国的使者选交韩国。现在秦王派遣使者来到韩国,却不能见到陛下,我最担心的是,您身边的大臣又要沿袭过去错误的计策,使韩国再次发生丧失领土的祸患。

臣李斯如果不能见到您,就不能充分言明秦国的立场和想法,那么秦、韩两国的邦交就必定要受到很严重的损伤,以致于断绝。

李斯出使到韩国来,是出于一片好意,当然是为了您的利益,也愿意向您献上对韩国有利的计谋,难道陛下就用这种方式来接待我?

臣李斯希望能够与您见上一面,到您面前陈说一下我的计谋,然后就是接受碎尸万断的刑罚,我也是心甘情愿的,希望陛下把我的这个要求放在心上。

“现在,即使大王把我杀死在韩国,大王也不能够因此而变得强大,只能会让前途更加的窘困,如果不听我的计策,韩国就必定有大祸临头。

秦国出兵,是不会停止前进,那么,韩国的安危就令人担心了。等到韩国边境残破,战鼓的声音在耳边回响时,到了那个时候,再才采用我李斯的计谋,就为时已晚了。

更何况,韩国的兵力和威望,天下诸侯早已看明白了,韩国如果再让军队打了败仗,那么国内叛军一定会袭取城邑。

城邑陷落后,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民众就会流散了,民众流散,那就没有军队了。韩国如果坚守城邑,秦国就一定会派遺军队来包围大王的大城,使韩国的道路不能通达。韩国就必然感到处危机四伏,处境困难。

到了那时,大王身边的大臣们的计策根本没用,我希望陛下仔细考虑一下这种情况。如果我李斯说的话有不符合事实的,也希望大王能够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在您的面前把话说完,让您能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后,然后把我交给狱吏判罪处死也不迟啊。

秦王现在是食不香甜,游览不觉快乐,他一心一意地在考虑攻取赵国,所以派臣子李斯前

来进言,我希望能亲自见到您,因为我急着要和大王商讨计策啊。

现在我这出使的大臣都不能见到您,那么韩国对秦国的忠诚从何而知呢?那秦国恐怕会把进攻赵国的兵力转向韩国了。希望大王能够慎重的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李斯劝谏韩王的这封书信,可以说是一气呵成,简直就是滴水不漏,他始终将秦国作为韩国的保护伞的角度上,去审视问题。并且能不计前嫌,原谅韩国以前出尔反尔的的行为,以及韩国攻占秦国,却遭受到诸侯各国的刁难,让韩国认清事实。

李斯能站在为别人角度利益思考问题,是一种大气的容忍和迁就,而且更主要的是让韩王认清,这其实为韩国自己的国家的利益着想。

秦国以后能统一全国,有李斯这样富有智慧的丞相,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赵国向韩国借路攻占秦国,李斯上书劝谏韩王,以前的错误不要重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ic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