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柬埔寨之前,我对这个神秘东南亚国家的印象只停留在吴哥窟一个关键词。纵使对曾经的战争和历史有所耳闻,但它们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只有在体验之后才能体会。战后的经济发展在艰难中前行,却不影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留在这里,被它的悠闲、舒服和自然吸引。
享受当地生活的老外地导
柬埔寨的第一站,就是首都金边。在这里的街市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美食和服饰,为了和同行更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我们找了一个在这里生活5年的澳大利亚美女地导Debbie.
从丰富的路边摊早点,到人们生活离不开的市场,通过Debbie的介绍,我们也度过了柬埔寨人的一天。每一个她带过我们去过的地方,她都会说, I love this place! 言谈中带着发自内心的笑容,想必,这就是她曾返回澳大利亚又最终返回柬埔寨的原因吧。
作为英语老师,当地政府存在某些问题导致收入并没有预期的那么理想,所以,Debbie通过地导的工作一方面增加收入,一方面也可以多认识不同国家的人,倾听别人的故事,两全其美。讲真,这么好的生活真的很难离开。
同样享受当地文化的外国人,还有在暹粒认识的地导Jason. 他是作为米其林大厨在柬埔寨一家西餐馆开始的生活,并且罗曼蒂克的是,还在这里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同是苏格兰人,他们彼此陪伴,在这个平静的东方国家一起度过四年。为了更好更自由的生活,Jason 放弃了主厨,全职做起了地导,辛苦也怡然自得。
暹粒是一个小镇,没有金边的热闹,感受更深的一种与世无争的自在。Jason带我们走的也是一条沿着村庄的质朴美食路线。看到了农家现场制作米粉的过程,养殖的野鸭子,也和农场主碰了杯酒,快意十分。
“回到英国后,我想开一家柬埔寨餐馆,把这里的特色美食传播出去。” Jason聊到以后的计划,充满了期待。是啊,在这里生活多年,一定能从心里记住这些食物的味道,带着美好的回忆。
不知道在柬埔寨,还有多少像他们一样的老外,喜欢这里的惬意和简单。
商业化的tuktuk司机
当然,如此闲适的地方,也旺盛了旅游产业链的服务业。最典型的就是当地最常见的交通工具-tuktuk,类似国内的三蹦子,电动三轮车。一出景点,总会看见很多tuktuk司机在门口等候,就像北京的出租车。
对于大部分的他们来说,能多拉一单是一单的生意,靠体力和运气赚钱。而少部分的司机,头脑十分灵活。他们试图在给自己找“大单子”,就是包车或者包天的活儿。
就拿我们在柬埔寨的司机Lychee来说。认识他是通过地导的服务,不同于其他司机,Lychee更像销售,通过聊天试探询问我们的需求,并且给出我们比较好的出行建议,并且展示自己的语言积累和幽默气质,不断“引诱”我们做出选择。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了解微信并且有自己的账号。有了二维码,不仅便于宣传自己,更有利于包车服务时的各种沟通。
服务好了,单子多,小费也多。出来玩,图的是开心。如果体验满意,自然不必费力让对司机找个几分钱的美元当做零钱。这些在tuktuk司机心里早就是熟知的规则,所以他们在短线拉车时一般都会多要些。从攻略的角度说,包车还是比每次叫车节约不少沟通成本和银子。
老外地导也好,tuktuk司机也罢,都只是在柬埔寨生活的人们的一个缩影。这座盛极一时又惨遭战乱的王国,历经二十年的重建,在旅游的带动下,正在被世界再次认识和接纳。
如果有一天来柬埔寨,除了皇宫和吴哥窟,也可以逛逛这里的菜市场,和当地人吃个烧烤,碰个杯,走走集中营的草地。也许,比骑大象有更为难忘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