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璐籽
我们应当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是由过去我们的选择所决定的。是我们过去自己的选择,塑造了现在的我们。
同样,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所做的决定。
做决定,其实遍布了我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决定早餐吃馒头还是面包,决定下班回去看书还是健身,不同的只是决定或大或小而已。但是,并不是小就可以忽略不计,一些看上去很小的决定,它同样在以一种微小的力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之后的人生。
比如经常性的迟到,会形成不守信用的口碑,久了就会影响我们的人际关系;经常工作开小差,不认真对待手头的事就会影响工作效率和拉低在领导心中的印象......所以我们做决定时,不管决定是大是小,都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掉以轻心,就等于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命运。
可惜从小到大,并没有专门的学科教过我们如何做出决定,我们大都容易依赖我们的习惯、经验和感觉去做决定,也经常会在情绪起伏之下冲动做决定,人云亦云的周遭声音也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决定。所以,虽然知道做决定很重要,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出好决定,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而这一切问题,都能在斯蒂芬·P·罗宾斯的这本《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做出好决定》里找到答案。这本书短小、简洁易于阅读,很多话语分析的句句戳中心声,看完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对如何做决定也有了一个系统清晰的认知。
知道如何做出好决定,能避免我们走很多弯路和误区。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毕竟,我们当下的决定,掌控着我们的未来。
这本书主要分五部分来讲述:
第一部分 你的人生,由你决定
你是谁、你将成为谁(或已经成为了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决定。
我们生活的质量,也取决于做决策的质量。虽然我们不能控制结果,但可以通过提高决策水平,去提高赢取生活中比赛和战斗的概率。而良好决策的基础就是理性,对理性的寻求让你了解和明晰你的价值标准,这样你需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就能保持一致。
那我们该如何做到理性决策呢?对此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给出了理性决策的六个标准步骤:
1.识别和确定问题。
2.确认决策标准。
3.评估标准。
4.制订备选方案。
5.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
6.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
如果在我们上大学,找工作,选择结婚伴侣等做这些人生重大决定时,能够按照这六个步骤,依据自己的目标和标准制订方案,仔细评估每个方案后再做决定,而不是一时冲动不经过深思熟虑就草率做出决定,我们的生活跟现在可能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部分 你是高效的决策者吗?
这部分主要是通过做测试,让你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了解你平时在做决定时的决策倾向,是追求完美还是差不多就好?是容易冲动还是能自我控制?是喜欢拖延做决定还是立即处理?
因为性格会影响决策,通过测试,你对自我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意识到自己在做决定时的不足之处,只有知道不足才能有效去纠正和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
第三部分 克服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倾向和错误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影响我们决策效率的偏见以及捷径,详细描述了我们大部分人在做决策时总是不自觉会陷入的误区。个人认为也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最让我躺枪的地方,作者分析得句句透彻,仿佛就在写自己,看完振聋发聩。
比如其中的:
理解沉没成本:承认错误,及时止损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你明明已经吃饱了,但却因为怕浪费而强迫自己吃完?你明明觉得跟对方不合适,却会因为觉得已经相处很久分手太可惜所以勉强继续?你在电影院坚持看完了一部讨厌的电影只因为已经付钱?
这就是沉没成本。其实今天做出的决定只能影响你的未来,当前的任何决定都无法纠正过去,但我们大部分人都容易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而不自知,像上述的几个问题,我们就是在为过去的选择买单,这是最无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为了纠正过去的决定,而影响了我们的未来。
如果我们做决定时考虑的是未来的收益和成本,而不是过去的成本的话,那么我们无疑会做出更高效的决策。
为什么我们会更注重过去,而不是未来?作者对此也犀利的指出原因——因为忽略沉没成本会让我们看起来不一致而且过于浪费,我们不想承认先前的决定是错误的。
想想,“我已投入太多,不能现在退出”这句话我们是不是经常挂在嘴边?如果是,说明你也在不自知的受着沉没成本的影响。
那如何解决沉没成本带来的影响?记住,我们今天做的决定只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做决定时,不要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
自利性偏差:自己总是对的,错误都是别人的
这也是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我们很容易把成功归功于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咎于外部因素。
我们总是对自己更宽容。比如,我们想要减肥,但总是管控不住自己的嘴,我们会把原因归于别人总是拿好吃的诱惑我们;我们想要健身却没坚持下来,会归因于工作太忙,朋友聚会总让自己不能腾出时间。这些借口是不是都很熟悉?我们总是容易把失败归于外部因素,总会倾向于把责任推给其他人或事。
而对于别人,我们又倾向于他人应该对自己的缺点完全负责。如果是朋友想减肥又遏制不住吃,我们会说是因为对方缺少意志力。你看,我们评判他人并不会很客气,但却不会客观评估自己的决策结果。
这就是自利性偏差,我们要注意到自己的自利性偏差,了解自己错误归因的固有倾向并去纠正,才能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
这只是列举了其中两种,相信不少人都已躺枪,而作者在《做出好决定》这本书里列举了17种,每种都分析的很精辟并直切要害,每个人都可以从书里找寻到自己的影子。
第四部分 高效决策的12条建议
这部分是分条讲述了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知道的见解,帮助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让我们都能少走弯路。比如:
1.没有目标就没有有效决策。我们只有知道了自己的目标,才能评估我们正在做的决定是否能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因为我们都不想偏离朝着目标进发的轨道。
2.有时,什么都不做是最好的选择。在你情绪高涨时、危机时期、缺乏信息的或受到压力时,做出的决定往往会让你后悔,此时什么都不做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3.选择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选择什么都不做是一个维持现状的决定,可能是因为你害怕改变或是因为懒,不管是何原因你都要认识到维持现状也是要付出成本的,要考虑到无所作为的成本。
4.当下的决定将严重限制未来的决定。现实世界中的决定是环环相扣、互相连接的,所以需要在“上下文”中考虑你的决定,你需要评估今天的决定是否适合你的未来。
5.是人都会犯错。把错误当成失败还是当成可以借鉴的新信息都取决于你,我们应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寻求小的成功或小的改进,而不是害怕犯错。
6.经验可以改进策略,但是......经验可以是一种资产,也可以是一种负担。处理常规问题时可以依赖经验,面对新的情况,要学会淡化经验。
这部分一共12条建议,每条都用详实生动的例子一一解释说明。同样,每条都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第五部分 总结
最后这部分,总结了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学到什么,对全书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并再次提及一些重要的细节,让我们要更加注意和防范。
通过这本书传授的知识,我们能提高我们的决策水平,并且明白一切都始于目标,明白目标的重要性。毕竟“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每条路都将是死胡同”,然后尽可能的使用理性决策的六个步骤做出决定。
通过第二部分的测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性格倾向,在它们可能会阻碍决定时能及时做出调整,让自己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一直站在自己的视角难免存在偏见。不要害怕犯错误,因为这也会让我们倾向避免主动决策,选择不做决定也是有成本的。
斯蒂芬·P·罗宾斯的这本《做出好决定——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真的值得你去好好阅读,我为了便于翻阅把它摆放在床头,以便经常对自身的决策进行检阅。
无知不是幸福,以前我们可能对于做决定这种事觉得茫然毫无头绪,而现在,你知道我们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方法去做出好决定的,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决策过程中容易遇到的障碍,并根据书中克服障碍的建议,去改善我们的决策过程提高我们决策的成功率。
生活中还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虽然并不是做出了好决定就一定有好结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控制促成结果的那些过程。
你的未来,取决于你今天的决定,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效的决策者吧,不要再像以往一样依赖直觉、经验或情绪做出容易让自己会为之后悔的决定。
让我们通过提高决策水平,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