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拆的书是《不懂带团队,就得干死》,一看书名就知道是讲管理的书,虽然说自己现在工作上还没有做管理,但在家里我可是团队长啊,哈哈,我的三口之家就是我背后最强大的支撑,古代的价值观不就是修身、齐家、平天下嘛,虽然这个理念是太大点了,可如果能把前修身和齐家两样做好了,还怕平不了下天么,不是去平国家,是平自己的事业,人明了,家顺了,事业自然就顺了不是。所以别小看这样一本讲管理的书,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视角下能都读出来不一样的味来。
说说带拆的四个片段,拆书家郑媛小姐姐准备得非常充分,打印了三份资料,一份是片段原文,一份是测试管理行为,一份是行动落地计划,还制作了PPT,还把讲稿也打印出来了,看得出来为这次活动,拆书家非常的认真细心,所以如果要深入阅读一本书,成为拆书家是最好的方法了。
第一个片段是给出让员工有更好积极的去解决问题8个建议,当时第一眼看这8个建议时,就觉得又是比较理论化的,不够具体,经过大家的提问和解答,才发现,是因为自己没有好好去联系实际,希望书里把所有的具体方法都写出来,也是现代信息泛滥的一种习惯性思维,只想一下子就是看到具体怎么做,而非去思考,这也是平时看这类书我存在的问题,经过大家的讨论,发现这里面有2条对自己很有启发,一个是关注员工的思考与讲话的方式,适应他们的语言,用对方的语主包括措词语言去沟通,这里让我想到了《销售就是玩转情商》这一本书里也讲了同一个建议,比如别人说咱妈,我就也说咱妈,不是说我妈,别人我媳妇,我就别说我老婆等一些细节上的一致,能接近对方的距离,这一点可以用在我的工作中去,其实做任何沟通都是要注意这些细节。
另外一个有所触动的是,承诺很关键,用在家庭同样重要,孩子就是看父母怎么做,现在我5岁的孩子经常会说,妈妈,你让我快去洗脸,你怎么不去啊;爸爸,你让把鞋子放好,你怎么不放好呢?孩子只看到你做到的,而不是听你说的,言行一致在孩子习惯的养成上和家庭的价值观建立上都至关重要,在这里我对自己做出的行为计划是家务事的维护,东西用完就归位,每天扫一扫,控擦一擦,杯具等一周深度清洁一次,其实家里也不会脏乱到哪里去。
第二个片段是目标分解,用在家庭家庭务事很好用,事先规则好一周的菜谱,每天按部就搬的去菜,不用买什么菜,做什么饭而发愁;周一打扫客厅、周二打扫厨房、周三打扫房间、周四打扫阳台,周五打扫阳台,周六洗杯具、周日所有地方再拖一次,扫扫一指扫地和擦灰尘,时间就放在晚上洗澡前,家里本来也不大,分配到每天去做一点,做起来不费几分钟,还觉得简单。再放在我个人目标管理上,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见一个客户,打两个客户沟通电话,微信互动两个客户,任务少量且持续,因为现在精力我想多放在孩子身上和自己的学习上面,自己学习上面,每天写一篇日记,早起和运动,记单词打卡;每个月写一篇读书会笔记和一次线上读书分享,都把这些当成习惯而非目标,每天去做,结果肯定会有,压力就会小好多。
第三个片段,调用资源,这个里刷新了我对资源的认知,以前我以为资源只有人脉和东西,原来还有无形的资源,比如努力、动力、专业知识、业务洞察能力、危机管理和冲突管理能力、工具、时间、注意力,这些都可以给到员工的资源,给到客户的资源,一直觉得自己的资源很差,不是杭州本地人,来做保险,前期很困难,这些只是我的自我设限,为自己找理由,有时觉得自己身上也没有可以给予别人的价值的东西,看到这本书里对资源的理解后,想到我也促成过别人的,有一个朋友要找共创空间的场地,那天随口说起来,我突然灵机一动,我经常参加头马的活动,就两个很好的共创空间,共享办公的场地很好的,就去要来场地联系方式给这个朋友,三个星期后,他就入驻进去了,帮他省事了,这不就是我的资源调动的结果吗?所以得经常肯定自己,像我在拱图给小朋友们讲绘本故事,这不也是在共享我给孩子讲故事的资源吗?一时间便觉得小有成就感了。不是我没有资源,而是我没有发现这些就是我的资源。
第四个片段,与员工谈话时使用评量问句,让员工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就是使用数字打分的形式,再赞美,引导员工自己去想到更多的方式方法,以前前职工作也跟同事聊过,如果当时能用这个方法,谈话质量会更好,这个其实适应于与开导朋友,引导孩子上面,万事都是相通的,用在自我情绪低落时也可以,问问目前的状态打几分,目标是怎么样的,已做了哪些事,还能做哪些事,关键是去执行。
拆书拆为已用非常感谢郑媛小姐姐带来这么精彩的拆书体验 ,感谢海鹰老师教练式的发问和带来吃的东西,让活动变得更加轻松,还很感谢马彦DUke、美珍、峰杰的积极探讨,发表自己观点,启发我的思考,RIA读书法又熟悉了一次,学以致用,最关键的还是用,行动才是王道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拆书拆为已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