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自控力编辑部自控力school同学会(无输出,白读书)读书
心理| 一篇文章搞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架构

心理| 一篇文章搞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架构

作者: 京珂大师姐 | 来源:发表于2017-10-23 23:32 被阅读150次

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必须是:弗洛伊德。他早期的三个作品,“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被称为“性学三论”,因为其中都是用性本能解释心理现象和神经症症状的。这里特别强调下,这里的性本能不是我们狭隘理解上的“生理冲动”,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性”也被称为力比多,是一种能让人感觉到兴奋,开心的物质,当然生理性冲动也是其中一种。

据说(因为我还没有看过)这三本书看起来非常的吃力,并不是一个系统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描述,所以呢,后人,也就是阿帕波特在精深研究弗洛伊德的观点的基础上,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概括,终于我们后人在理解弗洛伊德的观点时候没有那么费力了。

他认为,精神分析学说大致分为5个观点:分区观点,结构观点,动力观点,发展观点和适应观点。


一:分区观点

人类的心理活动分为潜意识和意识两大层次,两者之间有前意识为中介。

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这些内容因为和社会道德相违背,无法直接得到满足,只好被压抑在潜意识中。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部分,是由一些可以经由回忆进入意识的经验所构成,主要功能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不允许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意识则是心理结构的表层,面向外部世界,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的心理活动构成。

那个著名的冰山理论,如下图就能看到对应关系:

二:结构观点

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要求毫不掩盖与约束的直接寻找的肉体快感,以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如果受阻,就会出现烦扰和焦虑。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等三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啊,在考虑满足“本我”本能冲动和欲望的时候,不但要考虑外界环境是否允许,还得考虑“超我”是否认可。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好像下面这张图一样:猜猜谁是本我,谁是超我,谁是自我?

三:动力学观点

心理动力学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内容。本能有两种,包括性本能和营养本能。力比多是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营养本能是自我保存的本能,也是自我发展的动力。

也就是说,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受到“性本能”和营养本能(自我本能)两种动力的影响。当然,到了弗洛伊德的后期,他更加主张,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加以说明。并明确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保持心理正常,要生活得更加平稳,顺利和有效,就必须维持这三种力量的平衡,否则会导致心理失衡。

这也是对我们调节心理冲突的有效方式,不要放纵也不要太苛求自己。

四:发展观点

是对动力观点的延伸,也就是对心理动力的动态描述。他认为性心理的个体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口欲期(0-1岁),快乐来源于口,唇和手指头。

第二阶段,肛欲期(1-3岁)快乐来源于忍受和排便期,肌肉紧张的控制感。

第三阶段,生殖器期(3-5岁)快乐来源于生殖部位的刺激和幻想,恋母或者恋父情节。

第四阶段,潜伏期(5-12岁)快乐来源于外部的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应付环境的需要。

第五阶段,生殖期(12岁以后)性欲转向异性,起源于青春期,持续整个成年期。

这部分内容可以后面通过列子来说明,基本的观点是,我们遇到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于在这些对应的时期里,“性本能”没有得到满足,被压制在潜意识中,在之后的生活中,如果严重的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会通过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

精神分析法特别强调,挖童年,挖过往的经历,去深度解析潜意识形态,然后剖析,找出问题的根源。

五:适应观点

人的两种本能得以实现,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应对,从而构成两种基本应对方式:

第一,本我的满足需要不断的和自我进行抗争,在不断相爱相杀的过程中,本我练就了伪装术。甚至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模式,以求得以满足。他所谓隐性梦就是性本能的应对方式之一----变相宣泄。如果不能得到宣泄,就可能形成神经症焦虑。

第二,自我保存本能。自我不断的对周围做安全评估,以保护个体的安全,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在发现危险信号时候,会形成“真实焦虑”。

焦虑是佛洛依德确立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根据产生的根源不同,分为现实性焦虑(自我),神经症性焦虑(本我)和道德焦虑(超我)。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它就会做出反应,形成自我防御机制。

正是这样的自我防御机制,使得我们能同时接受自我欲望和现实要求,从而不至于引起情绪上的严重痛苦和焦虑。不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包括压抑,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和转移等。(不同的形式有不同的表现,在前面的案例中有提到一些,后续继续补充)

好了,伟大的精神分析理论就分析到这里了,我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更多心理知识,大家一起交流。有困惑的小伙伴可以找我交流,免费咨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我就是哈哈哈:武志红用的就是精神分析法吧:joy:
  • 昆仑濯羽:阅读本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有了初步了解,感觉自己就像在心理学世界的大门口往里张望,虽不知里面有什么,但自认也看到了一些好东西
    京珂大师姐:@昆仑濯羽 哈哈,心理学三架马车必须了解一下
  • 阿李李JC:本我是马,超我是缰绳,自我是人。
    不知道大师姐私底下会不会进行一些有趣的心理实验,我很乐意做实验对象哦。
    对了,大师姐,不知道我们平时做出一些违背社会道德标准事情的时候,是否就是前意识失去了对潜意识的控制,而意识这时候是处于麻木状态的?
    京珂大师姐:@f886a3137dd4 猜的不对哦,继续。
    回答问题: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是自我和超我的问题。有可能超我觉得这不是一件不道德事情,所以不存在纠结。如果超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件违背道德事情,那么可能自我没有压制住本我的冲动,没有协调好之间的关系。
    再来:本我是完全潜意识部分,自我和超我则占据三种意识部分。

本文标题:心理| 一篇文章搞懂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架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yz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