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随笔散文原创小说汇
语言在引领,将人从暗处带到光明之下

语言在引领,将人从暗处带到光明之下

作者: 寻虎 | 来源:发表于2023-10-03 11:31 被阅读0次

                    语言在引领,将人从暗处带到光明之下

日常中是很难感受到的。

在艺术中,我们才会有这种体验。

比如读一首诗或者文学作品,或者欣赏别的艺术。

忽然我们仿佛被震动了,撼动了,进入一个全新的体验中。这时,生命,世界,生存(当然也可能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词,活着),都变得很具体,不是泛泛而谈

这是如何形成的呢?

都是语言在引领,将人从暗处带到光明之下。

就像突然来到太阳底下,眼睛睁不开。及至睁开眼,世界是那么的不同于以往。

一切都是新鲜可感的,而不是麻木的。

这样一种震动。

所以语言它不是现成的,而是起到了显现的作用,聚集了一个世界。

所谓得意而忘言。

一种全新的意义充满世界,这是个意义世界。

而不是以往那种比较麻木的对象世界。

就像日常中,我们很难有世界的感觉。当我们说世界的时候,其实说地球,宇宙,而不是世界。

也就是不是“人生在世”的世界

这就是对象化世界,其实是无世界,没有意义,只有什么?只有一个个对象。

对象,就是要摆弄处置的东西。

哪怕恋爱,都叫谈对象。

哈哈。

谈对象和谈恋爱,有没有区别?

区别很大哦。

谈对象,说白了就是为了结婚生子。

谈恋爱呢?

是为了爱情,对不?

这就是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区别,有世界和无世界的区别。

谈恋爱,世界是我的也是你的。

谈对象,马上面临的是房子车子和孩子的问题。

一定不要哲学或者文学理论当成很玄奥的东西。如果玄奥,要么是它错了,要么是自己错了。

真正的理论它是很切身的。

表述上或许比较理论化

但内里必须是温热的。

其实每个人对语言都有过贴近的时候,只是一闪而过。

刚才说到文学艺术。日常中偶尔也有。

比如一个思绪,引发你的回忆,我们会被回忆带着走。但是那个引发,我们可能就跳过去了。

这个引发有时候微不足道,比如一片落叶。每天都有落叶,但惟独今天的落叶引发了长久的思绪。

那么我们回想一下,这片落叶是怎样的情形?

它落下的时候,似乎有句话就在口中,嘴边。

它多半是未成形的语言

欲说还休。

这就是我们的语言经验。

当然是纯粹经验,不是日常经验。

也就是体验。

我们体验到了语言的生成,以及生成带来的生成展开。

把这种经验保持住,回味回味,胜过读万卷书。

书是死的,生命才是活的。

千万不要读死书。

买椟还珠的读书人太多了。

整天抠字眼,考据,背诵,解读,分析,完全是背道而驰。

怎么可能有成效呢?

把习惯当做天经地义,从未思考,更未沉思,死读书,读书死。

相关文章

  • 微光

    我步入暗处,极幽暗处, 从灯红酒绿,走入夜海繁星, 用黑色的眸子,寻找更幽暗处。 越是光明的地方, 越难注意到影子...

  • 他照亮了我的人生,却用余生给别人温暖

    什么是人生的幸福,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呆在光明之中,而是,从黑暗处凝望光明,朝它奋力奔去,就在那拼命忘我的时间里...

  • 把黑暗带到光明

    读张德芬老师《重遇未知的自己》有感 情绪总是一阵一阵的。这一阵时间感觉开心喜悦所看到感受到的事物都是有爱的,一旦内...

  • 把黑暗带到光明

    如果黑暗代表的是我们的人格阴影,当修复心理创伤的时候,让光进来,是一种方式,把黑暗带到光明处又是一重新的境界! 人...

  • 光明之下

    今天他提前下了课, 说是要去chapal。 他站在话筒前了,大家都是了然的微笑,德尔利又要唱歌了。他怎么什么都会?...

  • 在暗处

    你的心易守难攻 而我又是单枪匹马

  • 在暗处

    清晨,朦胧的光亮在整座城市漂浮,渐渐成形,即将掀开新一天的大幕。 在墙角花圃的暗处,一只壁虎在等。 蝴蝶慢慢飞来,...

  • 《在暗处看见更大的光明,是书给予的光明》

    “形散神不散”又一力证——以《在暗处看见更大的光明,是书给予的光明》为例 “形散神不散”一直是散文学习中的一个经常...

  • 5种方式将机器学习带到Java、Python以及Go等编程语言

    5种方式将机器学习带到Java、Python以及Go等编程语言 【编者按】机器学习似乎在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小卒变...

  • 赞!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人的“赞”,给予人无数的影响):它可以将人,从黑暗带入光明的世界;它可以将人,从悲伤带往快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言在引领,将人从暗处带到光明之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js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