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不敢说自己读了很多书,至少是爱书的。最近买的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新版。前段时间一个姐姐家中遭遇不幸,我买了两本星云大师的书想要送给她,种种原因致使这两本书至今还在我手里。悲痛面前我不知道怎么安慰她,总觉得任何话语都是苍白无力的,就想着书籍可以让她自我调节。
小时候最早接触的课外读物是家中斗柜里父亲的书籍,当时识得的只有《红楼梦》《少年维特的烦恼》《唐诗三百首》,初中时母亲订阅的《妇女文摘》、《家庭》成了我每月的固定读物,后来是姥爷的《林彪传》,那个时候好像没有偏好,也没有择书的概念,就是想拿起来读一读,想知道书中的内容。说来惭愧,大学时我整日呆在图书馆,却也一事无成。
近日读完的一本完整书籍是《肖申克的救赎》

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在浩如烟海的书籍里,我钟情于人物传记、诗集、小说。外国书籍《哈姆莱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飘》、《巴黎圣母院》、《基督山伯爵》、《百年孤独》、《岛》、《傲慢与偏见》、《悲惨世界》、《简·爱》、《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等,更多的是独白和心理描写比较多,比较平淡,让人思考的比较多。中国书籍《三国演义》、《穆斯林的葬礼》、《倾城之恋》、《围城》、《西厢记》、《儒林外史》、《金粉世家》、《京华烟云》,《平凡的世界》,《四世同堂》、《宋美龄》等等,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引人入胜,读完后只觉得每个人物形象深深的埋进记忆里。其实我们都是故事里的主角,只是当局者迷。
婆婆与我性格截然不同,爱人总结说“婆婆的嘴多,我的心小。”柴米油盐的日子总会有磕磕绊绊,开始我也会委屈,会埋怨,可是我们谁也改变不了彼此。后来我想,婆婆总归是我爱人的母亲,渐渐地我对她多了理解。
一个有洁癖的人遇到一个懒惰的人该是怎样的水火不容。可是只要我说出口,无论有多忙、无论何时何地爱人都会出现在我面前。所以在我眼里,爱人生活上的懒是他身上唯一的缺点,唯一,所以忽略不计。
你有没有听过类似的话,“怎么开车呢,你看吧肯定是个女司机……”爱人以前也说过这样的话,我立马制止他,我说“你不想想自己的老婆也是女人,也许别人也会这样说我”。男人和女人真的是有区别的,对于男人来说驾车是与生俱来的一项技能,而对于多数女人来说都是现学现卖,我们何苦要指责她们,如果可以她们自己想要做的更好。
小区里迎面骑来一辆自行车,我摇下车窗看了看觉得我们能措开,于是点了点刹车缓缓前行,自行车停下了,一位中年男子朝着我说“自行车也是车,你也得让”说完扬长而去。我笑了,他忘了我徒步的时候让了他的自行车。其实无所谓何种交通工具,都是为了生活而已。
医院里,医生总嫌患者的问题多,患者总嫌医生的态度差。您若仔细观察过会了解,医生每天面对的病人有多少,病人还有家属陪同,一个人一句甚至还有重复的问题,医生得回答多少遍。患者的心情只有自己知道,有时候真的是不懂,才想要多问一句,多一些心安。
一辆电车风驰电掣般的从我身边而过,其实真的会被吓到,雨天溅起满身的泥印。我想他应该是送快递的,或许是送外卖的,又或许都不是,总归他应该是很急。
上学的时候与同学产生分歧,我总是先写纸条说“对不起”的那个人,同学说先道歉的是天使。其实我不是要做天使,我只是受不了那种尴尬与冷漠,一句对不起可以让我们喜笑颜开何乐而不为呢
……
我喜欢读书是因为喜欢,因为喜欢所以投入,所以忘我。有时候亦或是消遣排遣。一个人的时候总觉得时间变慢了,拿起书来时间会走快一些。有时候又觉得日子重复单调,拿起书来会增添些色彩。读者说透过文字可以了解作者,总觉得文章之外的我温暖善良,定是温室里的花朵被呵护的很好。事实上,每个人的生活从来都不是容易的。父亲常说我们就像块石头,总会被社会磨平棱角直到光滑。
一位友人说我的文章太过美好,太过理想化,有种不真实感。我想说生活的确五味具杂,有时充满心酸与无奈,可是日子还得过,与其哀怨不如释怀。我只有鱼的记忆,很多事情我只愿意记得该记得的,遗忘该忘记的。何苦要折磨自己。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佛的境界,但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待。
从书籍中我获取最多的是豁达。
网友评论
读书多了,认识的字多,学问深,那叫内涵,那叫书生气。
我靠!一个人都么有!
静得出奇,,静得可怕!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挽一挽衣袖,顺便带走一块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