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乡土乡土文学原创集乡土故事
《村庄记事》—我的村庄康家畔 | 康芳芳

《村庄记事》—我的村庄康家畔 | 康芳芳

作者: 康芳芳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12:43 被阅读494次
《村庄记事》—我的村庄康家畔 | 康芳芳

无数次地来了走了,走了来了,都没有好好看过这个村庄,虽一直刻画在骨子里,铭记在心里,但要写出来却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才好,都是些平平淡淡的事和普普通通的景,山是黄土高原随处可见的山,水是流经这里不是安营扎寨留在这里的黄河水,人也是本本分分营物庄稼的一些受苦人,没什么新奇,但总觉得这个村子不是临近的其他村子,看着分外亲切和熟悉!

说起我们村康家畔,首先大概要说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位于绥德县城南七十多公里处,远离县城,交通不便,说是绥德人,却与吴堡县紧挨,说话口音和吴堡基本一致,因此大家都不觉得我们是绥德人。我们村曾经属于河底乡,后合并到了枣林坪镇,因盛产红枣也算小有点名气,一被人提及就是你们那的枣好吃!

我们村毗邻黄河但却高于黄河许多,如名字般就在一个畔上,没有在沟沟壑壑里穿梭过的外乡人走在无数康家畔人踩过的小路上,都要很高的心理承受压力,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吧!以前通往我们村有条小路名叫老虎脑,一处拐弯处只能容得下一个人靠墙走,许多窄小的台阶都是利用近处的石头堆砌而成,路外就是看不到底叫不出名字的石畔,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近年来,通村的道路成了水泥硬化路面,不用担忧是否有泥土粘在了鞋面上,也不用担心下雨了怎么出去,最差的交通工具也被摩托车所取代!但是三四十年却不是这样,就是通往村里的那条大路,因拐弯处太急葬送了许多人的生命,自我记事以来就遇到过好几起,曾经有人骑着自行车掉了下去,找到时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我的不曾某面的三姑好像也是骑自行车摔下去送了命的,这里的路名和地名大都是根据它的地势特性和所产植物类型命名,比如原上,就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好地方,再比如梯梯条,就是一行一行的梯田,听名字就可以知道它浅显的内容及故事,比如我们村家户大致分布在四座山的两侧,有的叫后畔,前畔花地卯等等,这些康家畔人熟悉的地方及家户,是康家畔的祖先们从两户人家衍生出了无数的后代,即使条件艰苦,他们也一步步走来,集体打了水井,兴办了小学,修建了寺庙等等一些建筑。

《村庄记事》—我的村庄康家畔 | 康芳芳

听着长辈们讲述以前的事情,总觉得我是幸福的,看过了这个村庄之前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对比,也享受到了国家政策下勤劳致富的一代人顽强的奋斗史。我的爷爷奶奶花一辈子的心血修建了一排四个窑洞,我的父母亲培育了我们村为数不多的三个大学生,让许许多多的父母看到了供书的希望。许多人像我的爷爷奶奶,以修家盖院和为儿女成家立业为奋斗目标,无数人像我的父亲般看到了知识改变命运的力量,总之这里的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美好的生活奋斗着!

有的人出生时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即使没有金钥匙也有好的家庭或者地理条件,但许许多多的人如我一般,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存在,四川大凉山里的村民们,云南贫困地区如我一般的孩子们,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里数不胜数,我们能够依靠什么呢?

我曾一度特别渴望自己是一个城里人,不要回到这个远离县城的小村庄。记得那时候上学离家,不论冬夏春都需要早晨三四点起床去公路旁等班车,首要的就是要穿过那条名叫“老虎脑”的危险小路,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多么瞌睡迷糊,没有一次可以睡到天明从家门口坐车,并且没有一次有个座位可以安安稳稳地坐到县城。记得那时候超载罚钱比较严重,但是聪明的班车司机们三倒两倒,总要将我们这些超出去的人容纳在那个仅有的小小车厢里,站在超人两三倍的班车上晃晃悠悠地闭着眼睡觉,两个小时多一眨眼而过,现在想来曾经太过不易。当我工作后真正拥有城镇户口,享受着县城的便捷时,我又无数次地觉得老家挺好的,正因为曾经无以名状的辛苦和付出才有了今天的结果,是这个村庄的人给了我勤劳努力的品质,这个美好的品质伴随着我直到不知终点的未来。

这是一个贫困的村庄,但也较早地懂得和实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在我的印象中,最早的难以忘怀的记忆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那时候大概是九七年左右,全村人集合起来修通村通山公路,那是我们临近村庄仅有的一条条通往山间地头的公路,说是公路其实是一条只能容得下一个三轮车行走的土路。为数不多的男女老少村民用撅头、平车、铁锹修出来的仅有的三轮车能过的一条条路,即使现在大多荒芜,但也依旧看得出曾经辛苦留下的迹象。

《村庄记事》—我的村庄康家畔 | 康芳芳

那时候父母修路无人照看我们这些孩子,就将我们带到了修路的地方玩耍,在土堆堆里刨土玩,捏泥巴,将黄土彻彻底底地粘糊在身上,脸上,是现在城里孩子和乡村孩子少有的经历,这段打打闹闹的修路记忆在我的脑海里种下了深刻的记忆的种子。

这条路平时的作用不大,经过一个春夏的洗礼,杂草丛生,有时竟无处落脚,但每逢中秋节前后打枣秋收时节却显得很是重要,人们会事先将道路修理平整,填土的填土,除草的除草,开辟出一条条三轮能走开的道路,以便将打下的红枣装在三轮车里,之后再晃晃悠悠地开往一个个红枣加工厂,在没有这一条条土路之前,人们都是用扁担和框子挑枣,早早地肩膀上留下了黑黝黝的印迹。

说完康家畔的路,再要说估计就要说康家畔的水,康家畔村至今是没有自来水的,人们吃水大都用水桶挑水,去年过年爷爷要给村里的水井写对联,我给编了一对对联“淙淙甘泉自然来,润泽村庄千万家!”确实是这样,自我记事以来,我们村那三个泉水井一直流水,水量不大,但却一直不停歇地流着,村里的大人们这个挑两只水桶,用马勺舀两桶水匆匆地走了,那个用扁担吊两桶水走了,谁也不曾过多地驻足停留,看看他多年来的面貌是否已经苍老,但它却不曾抱怨过,不曾断流过,已经很久没有去水井旁看看了,但是一直饮用着它的甘甜,甚是怀念曾经在它的怀抱里等水,玩闹的童年!

村庄正在悄无声息间发生着变化,这次回来,爱说笑,喜欢和晚辈逗笑的五爷爷已经去世了,年轻人们已经少之盛少。回家的这些天不曾出过自家的院落一步,其实真的该出去走走,看看这个曾经热闹和富有生机的村庄!

《村庄记事》—我的村庄康家畔 | 康芳芳

相关文章

  • 《村庄记事》—我的村庄康家畔 | 康芳芳

    无数次地来了走了,走了来了,都没有好好看过这个村庄,虽一直刻画在骨子里,铭记在心里,但要写出来却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

  • 村庄中的老水井 | 康芳芳

    我们村有两口紧密相邻且具年代感的水井,起码也有八九十年的历史,自我记事起它们就坐落在那里,紧挨着看不出一点嫌隙。人...

  • 命运 | 康芳芳

    40岁的永永离家已经24年了,村庄的一切,都还停留在16岁那年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时的模样。这么多年过去了,曾经激励自...

  • 早婚 | 康芳芳

    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会遇到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

  • 《遇见》/康芳芳

    《遇见》/康芳芳 寒来暑往的循回, 光阴似箭的流逝, 在只知前进不知返途人生旅途上, 偶遇一场寂静而...

  • 守候 | 康芳芳

    金秋十月,一个雾蒙蒙的早晨辗转来到老君殿镇深山处的刘家源村,一路上,思绪一刻不停地在脑海中构思红门山上硕果...

  • 倔强 |康芳芳

    一个生命的消逝,所有人的记忆开始消退,到最后只剩得亲人们逢年过节的一堆纸钱,但一个生命的到来,却寄托着一个家...

  • 黄土情 | 康芳芳

    我的家乡在陕西以北的地方,大家习惯称之为陕北,也都称我们为陕北人。 陕北完完全全的坐落在黄土高原上,所以这里最不缺...

  • 夏日阵雨 | 康芳芳

    平日里遇到下雨的时候,一般躲在房子里不太在意,毕竟是看惯了雨的各种状态的,也曾在雨中疾走和奔跑,害怕这天空飘来的雨...

  • 成长,离开 | 康芳芳

    坐在开往学校的班车上, 耳机里略带忧伤的歌曲循环述说着无以名状的忧思。 将车窗开到最大, 秋风扑面而来微有些力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村庄记事》—我的村庄康家畔 | 康芳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scz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