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陕西以北的地方,大家习惯称之为陕北,也都称我们为陕北人。
陕北完完全全的坐落在黄土高原上,所以这里最不缺的就是黄土。层层叠叠的山脉一座紧挨着一座,人家与人家之间也是一条条崎岖的小路连接起来的,有时即使隔山相望的两个人要见一面也很难,在山间劳动的人们时而可以听到粗犷的嗓音唱出的信天游,却不见庐山真面目,真可谓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我是地地道道的陕北人,饮着母亲河的甘泉,吃着黄土地的五谷杂粮长大,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一股黄土地人特有的朴实无华和勤劳致富的品质,都存在我的意识里,伴随着我长大、成熟。
此刻我想说说陕北的四季,陕北的窑洞,陕北的人以及我那厚厚的割舍不断的黄土情。
要说陕北的四季,便要春秋冬夏分开来描述,一年四季里,春秋最短,冬夏较长,短的还未察觉就已经离去,长的心心盼盼依然存在,比如西北风肆虐的冬季。
说起陕北的春天,就如陕北的土壤般贫瘠,早春时节,枯黄的乡野及沉重的山脉间远远地还没一点绿意,没有莺歌燕舞,没有鸟语花香,有的只是不断暖和的天气和和煦的春风。渐渐地,在枯黄和光秃的山野里,逐渐生长出了许多野草,开放出了许多的野花,最明显的标志物大概就数杏花了吧!杏花开时,沟沟壑壑的黄土坡上到处都是一片白色或偏粉色,只有这时,忙忙碌碌的人们才会停下脚步,顿觉春天真的来了。
黄土情 | 康芳芳陕北的春天天气不定,三天阳光明媚,两天黄风弥漫,刚换的春装转眼不得不换上厚衣服,时常让人有一种被天公戏弄的错觉,有时很是气愤,有些“早穿棉衣,午穿纱”的韵味。
杏花漫山遍野开时,带着黄土有些力量的北风,将树枝摇曳,将花瓣拥抱,花瓣抵不过春风的苍劲便形成了花瓣雨。走上弯弯曲曲的小路,走进寂静的群山,走进杏花林......如一位诗人,如一位画家,如一位舞者,徜徉在陕北的春天里。
春天,万物复苏,山野走向生机。秋天,树木丛生,硕果累累,但是山野的一切都在走向成熟的最高境界,并逐渐走向落败、走向死亡。
陕北的一年四季,好似我们的人生写照般四季分明。呱呱坠地的无知就似春天,短暂而美好。夏天好似人到中年的鼎盛,繁荣昌盛的浓烈,到处都是一片绿意盎然。五十岁的年龄好似瓜熟蒂落的秋天,放眼过去的岁月,自己付出了什么,就将收获怎样的硕果,并且逐渐迎来人生的漫漫寒冬。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四季的轮回是不断循回的,而人的一生只有一个春夏秋冬!
黄土情 | 康芳芳说到陕北,总是离不开陕北的窑洞,陕北的人。在陕北,沟沟壑壑,层层叠叠的山脉间有许多独具地域特色的建筑,如果你不走近观察,你便体会不到陕北人的聪明才智,体会不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这些独特的建筑,就数窑洞最令人叹为观止了。窑洞分土窑和石窑两种,都是洞形结构,门窗、炕这些基本的设施都是一致的,最大的区别就在与土窑冬暖夏凉,而石窑与现在建筑的平房,楼房没有什么区别,石窑大概也是现在建筑影响下的产物吧!
人们依山建窑,基本都是一行三五孔窑洞,门窗统一,院落齐整。有一处好院子,一排装潢一新的窑洞,是当地百姓一生最大的愿望,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积攒下了丰厚的家产。
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生活着一群勤劳智慧,热情大方,质朴无华的人,那里交通不便,土壤贫瘠,大山环绕,但是依然未能阻挡他们顽强抵抗命运的意志。
黄土情 | 康芳芳他们默默无闻地在贫瘠的黄土地上挥汗如雨,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大多数陕北人一生的真实写照,许多人终其一生可能都不知道西安在哪?不知道陕北之外还有没有山没有黄土飞扬的地方?但是,在上千年的历代更迭中,陕北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流传下来了唱不尽的陕北民歌,数不清的地域文化遗产,剪纸,面花,秧歌,说书等,都彰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敬畏和期盼!
秧歌是陕北传统文艺中一道不可获缺的文化“大餐”,在盛大的节日里,人们齐聚一堂,穿着节日的盛装,手拿扇子、花伞、红绸等,在唢呐锣鼓的欢乐气氛中,女人摆动着腰肢的妩媚,男人展现着汉子的豪迈和热情,载歌载舞,扭出节日的喜气祥和!
在陕北,不论是逢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女,灵巧的婆姨女子们会剪一些象征着美好寓意的窗花,将其粘贴在窗柩上,期盼日子红红火火,婚姻美满,家庭幸福。
时代变迁,陕北人创造的许多传统文艺悄然间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是黄土大地上,陕北人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却依旧屹立不倒,成为代代相承的不朽品质名扬天下。
曾有段时间,我特别反感黄土地的曲曲折折,总在抱怨交通不便和冬日的寒冷萧索,渴望有一天可以远离这片土地,永远不再经历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活。
但是当我十九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我又无比地渴望回到我的家乡,逢年过节总是提前半个月买好票,一到放假,便第一时间冲到车站,踏上回乡的旅途。即使是站票,都不愿拖延一天两天。
长大后才发现,无论走到哪里,远离家乡多久,黄土地上的那些故事和画面,总是萦绕在我的耳畔和脑海。这大概就是我心中亘古不变的黄土情吧!
黄土情 | 康芳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