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有高尚人格的君子处事严肃灵活,只凭义的标准去处理人与人的彼此关系。
这两天在看稻盛和夫的“心”,这本书,大家都知道稻盛和夫不但是商业奇才,而且也是一个哲学家。他一生做过的三家企业都进入了世界500强,如果说一个人成功一次是个偶然,那么他创建或者接手的企业,无一不是行业的佼佼者,那么他的经营理念一定是道层面的东西,也就是经营的本质被他掌握了。
这本书的主旨就是本章的内容,原话很简单:“作为人,何为正确?”
他提出,做决策不能把得失作为出发点,而应该把善恶作为出发点。
在他70多岁高龄的时候,国家需要他接手破产的日航,他本身是航空业的门外汉,进来后,遇到的第一个决策是是否要加入其他更强的联盟。彼时国际上有三个航空联盟,他们加入的是比较弱的寰宇航空联盟。
其他两大联盟实力强筋,纷纷投来橄榄枝,日航的管理人员也比较支持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加入更强的联盟是明智的做法。
于是他召集会议,在会议上他说,因为我不太懂航空业,我不反对大家的意见,但我希望大家所做的决定要符合:“作为人,何为正确”,这一点,大家回去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一下判断,到时候不管是何种结果,我都会全力支持,责任我一人承担。
于是管理者们分析,加入更强的联盟,是对己最有有利的选择,是处于得失的一种决策。但从善恶角度来讲,寰宇航空并没有对不起我们,如果我们走了,就相当于一架飞机少了一个机翼,对不起和我们一起走来的朋友。对于客户来说,我们的离开,让乘客们无法享受已有的航空优惠,对乘客来说,也是不够友好的。
于是经过了好几天的激烈讨论,管理层最终决定留在寰宇航空,一起共度难关,最终只用了1年时间,日航就起死回生,并且在接下来的很多年,屡创营收纪录。
整本书就一个核心:“做人,何为正确?我们要从内心深处的真我出发,真我就是真善美。也就是利他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人心的深处是灵魂,灵魂的深处是真我,真我是极度利他的心,与其相反的是自我,自我是极度利己之心。自我是生存必须要有的,但过度自我就会走向毁灭。
所以我们的人生就是要不停的修行,扩大真我所占的比例,减少自我所占的比例,各位朋友,你们觉得“义之与比”如何呢?
雪堂书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