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6-23 22:35 被阅读5次

      [周]老子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在二章中,老子举出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这些范畴;十三章中举出宠辱;本章又举出动静、重轻的范畴加以论述,是老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反映。

他揭示出事物存在是互相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说明他确实看到客观现象和思想现象中,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存在于一切过程之中。然而,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底的。

例如任继愈说:“动与静的矛盾,应当把动看做是绝对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子虽然也接触到动静的关系,但他把矛盾的主要方面弄颠倒了,也就是把事物性质弄颠倒了。

因此,他把静看做起主要作用的方面。所以老子的辩证法是消极的,是不彻底的,有形而上学因素。这种宇宙观和他所代表的没落阶级的立场完全相适应。”(《老子新译》)这个批评,点中了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局限性。

不过,就本章而言,老子的观点又是可以肯定的。他在这里论述的是万乘之国的国主怎样才能够巩固和保持自己统治地位的问题。他说“静”、“重”,评“轻”、“躁”,认为“这种轻躁的作风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立身行事,草率盲动,一无效准”。(陈鼓应语)因而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是轻浮躁动,才能巩固自身的统治。

相关文章

  • 冷静稳重 做生命主人

    走马观花道德经(26) 26.道德经第二十六景点——重静之门 第二十六章 冷静稳重 做生命主人 重为轻根, 静为躁...

  • 初识《老子》第26章

    第二十六章四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靖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虽有荣...

  • 至道学宫《白云先生:道德经到底在说什么》(二十八)轻则失根,躁则

    至道学宫 白云先生解《道德经》。《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第二十六章解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

  • 2019-05-09

    【日精进第52天】 一、【学~勤学】 ①日常课诵 诵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和注解一遍,《京瓷哲学》第二十六条,《定...

  • 每日学习分享

    5-90/Day59/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3.15/个人成长篇】《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一】...

  •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2013-02-17 15:58:10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

  • 谋定而后动(道德经学习)

    《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老子曰: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轻率就会失去根基,浮躁就会丧失主宰。 行为轻率、心情浮躁是人生...

  • 读书打卡 day72/100

    《道德经》国学经典教育读本 上篇|第二十六章 经典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

  • 中国制造

    第二十六章

  • 《道德经》II名句摘抄(4)2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轻浮,是不懂得自重是根本;浮躁,是不懂得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fg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