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sunny烨儿

作者: 雁韧 | 来源:发表于2020-05-08 15:53 被阅读0次
    故乡青涩的荔枝  雁韧摄

    sunny烨儿:

    在这个酷阳当空的夏日,午饭之后,我提一张折叠椅,置于阳台,斜躺其上,读俞平伯先生的《书信集》。

    这是我多年来养成的一种午休的习惯。读十几廿页书,导入睡眠状态,就好好睡上一觉,醒来精神必佳,又可以继续工作了。

    毎一个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其睡眠亦异。毎个作家,或作者,其写作的时间,也是有所差别的。

    古今中外,太多作家都习惯于夜间写作,文坛轶事《塞纳河上的灯光》,说福楼拜通宵达旦写作,以至来往船只的船长,都誉其灯光为导航的灯塔,尽人皆知。

    在简书,就我所浏览的范围,确实有很多简友,在写作上,不仅其功底深厚,表达能力相当强,而且确实是既有耐心,也相当认真的。所以他们的作品,读来颇佳,让我顿生敬意。

    而在写作方向明确,以及勤奋,准时上,我最佩服的,就是蒋坤元老师。他几乎毎天在凌晨三点左右,发文,审读、收录简友的文章。他的这种精神,弥足珍贵,很值得我这个随意写的作者学习,借鉴,也就是“偷师”罢。

    此是临时起意,我想说的一些话。下面,是我读你所作《夏日夜里的小精灵》的一点感想。

    故乡将熟未熟的荔枝    雁韧摄

    你所记叙的,读来是如此的熟悉,又是如此的亲切。一切都是往昔实生活的写照,并非虚无缥缈的梦境。那蔬果,那星夜,那蝉鸣蛙鼓,那儿时的小伙伴,长辈的厚爱和鼾声,无一不在你的记忆深处。你将这些一一写了出来,写得真好!

    阅读的积累和人生阅历的积累,使一个有志趣写作的人,渐渐的有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悟的能力,通过写作的实践活动,只要这手能服从自己的思想,便不怕没有什么好写。

    写记忆中的种种印象,一般来说,是作者的拿手好戏,很多作家,在这方面都有所建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好作品。如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茅盾先生的《我的家庭与亲人》及其《童年》;朱自清先生的《青灯儿时》;老舍先生的《童年习冻饿》;沈从文先生《从文自传》中的一些章节,无不是如此。

    在世界文学史上,忆旧的作品,发行量最大,影响最深广的,就我的阅读范围而言,恐怕非世界文豪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莫属。不知你以为然否?

    然而,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我们不能仅仅囿于这随手拈来皆成趣的儿时生活,因为这人,是在不断成长的,其人生阅历,会随着岁月的进程,日渐丰富。而现实生活,又是如此的日新月异,丰富多彩。

    换言之,我们应当走出去,观察现实生活,学会新闻记者那种现场报道的手法,表达我们新的发现和感悟。诚如是,我们必定有更多的东西可写。

    问候老乡,远祝安好,文祺,生活愉快,阖家幸福!

    雁韧

    2020年5月8日,午后,发自雷州半岛

    故乡熟在树上的荔枝  雁韧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sunny烨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xf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