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夫卡书信》

作者: 尤其拉 | 来源:发表于2018-12-08 15:59 被阅读180次

  打开《卡夫卡全集》书信卷,卡夫卡文字的特殊气息就扑面而来。这次我不打算沉醉其中,而是,把自己置身文字之外,冷眼旁观。卡夫卡的文字读上去词汇量很少,似乎被奥姆卡剃刀剃过,这份精简,当你对其文字背景有充分的了解,那些句子读上去会让你喘不过气来。

书信比其作品显得宽松些,书信没有他的小说作品有那么高的文学目的,但也是其成熟作品的投影,那一脉相承的卡夫卡思维文笔依旧不改本色,准确、幽默、流畅、蕴藉、奇异,卡夫卡据说改变了现代德语的面貌,估计这不是什么阿谀溢美之词。 

  作为文学天才的卡夫卡是文学界之外跑进来的野蛮人。这位奥匈帝国治下的保险公司的职员是一位法学博士,在当地的布拉格文学界没有任何官方地位,只是因为喜欢文学写作,写出了几部未完成的小说作品(如《城堡》,《失踪者》)。

然后,在他四十多岁的时候,因患肺病,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去世时,似乎就被世界忘记了。只是在他周围那些作家朋友圈子里,卡夫卡的存在就像极光一样,被人们所欣赏,赞叹,几年后,其作品深远的文学意义却在悄然扩散,渐渐覆盖全球。 

  翻阅卡夫卡的书信,对理解他的作品有很多好处。我们知道他跟谁通信,在书信中他对世界的现场感受是怎样的,如何用自己的真心去挽留一位不得不失去的朋友,如何使用措辞使自己和别人隔离开来,整个世界在他眼中是怎样一种活的事物,他如何以一种敏感,准确的精神处理着日常的事务,始终把从事写作作为生活的中心? 

  在这些书信中,措辞的精准,文笔的简炼,感情的充沛,精细的想象触目皆是,他把日常词语的灵活性运用到了极致,给你一种不可能之感,却又在眼前发生了。那些句子真正具有性的完美特征,充满意,却又不是分列的行,而是行进中的散文所飞逸出的存在之谜底。 

  卡夫卡的奇特之处在于,他的所有思想都处于文学的界面之内,仿佛他的脚从来没有也不愿意踏出界外。所以不管是他的书信也好,日记也好,作品也好,就是他写的关于工伤事故的报告,也是用那种习惯性的文学视角来阐述。这些文字的唯一目的就是道出人类的生活真相,即不可言说之物的言说。 

  在卡夫卡看来,世界机器因为强制遵循自己的理性已经变得僵硬老化,机械化,程序化,无穷无尽的单调重复,难以忍受的枯燥乏味,生存的本质被这些世界外观表面的繁华深深掩埋在下面;

而他认为,文学的任务就是拯救这个世界,把深深埋葬的世界的本质通过言说透露出来,为了人类不被这日复一日的虚假的,噩梦般的,愚蠢的生活埋葬掉,他要做一只寒鸦,唱出生活的本来的样子,生活根本就不是我们看见的样子,而是另有其面貌。 

  卡夫卡为了这个目标钻进了生活中的一切细节之中,每一个细节在他的笔下都仿佛如梦初醒般地活了过来,离开了那种语境,立刻就会失去意义似的。

在他的书信中就如同在他的作品中一样,所有的细节都带上了从麻木的表现到活生生的存在的跃变,让人阅读之下产生一种撕裂感,仿佛那个存在的本质从我们日常思维惯性的轨道上突然脱轨,这种断裂的感受让我们看见了另外一个世界,一种隐藏的生活,进而发现现实生活的空虚,愚蠢,僵硬和堕落。

卡夫卡在书信中写道“外面的世界太小,太过泾渭分明,太过真实,是不够容纳一个人内心的空间的。”在他的一篇随笔中,卡夫卡写到:“亲爱的先生,我总是这样看待事物,看它们在我面前显现之前的本来面目,它们应该是美丽的和安宁的吧?”这意思就是我们的日常思维是一种蒙蔽、干扰,而没有从事物的本质上看见真实,也就世界存在的真理。 

  在人们各种阐释卡夫卡文学现象和这个作家的时候,往往得出这样一个印象,卡夫卡十个胆怯的、忧郁的、精神受到压抑和挫折的作家,他的作品晦涩难懂,就跟天书一样,每个词都看得懂,每个句子都看得下去,可是,想要理解其中的意思立刻就错乱了,迷糊了,我们的惯常的阅读和写作经验立刻就成了一堆陈腐的东西,完全排不上用场。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上面所谈到的,我们的阅读和写作经验是属于日常思维稍微提高了一点的日常思维经验,和卡夫卡文字中所表达的关于生活背后存在性的表现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两套系统,这两个世界的信息在正常情况下是难以交流的,要想使这两个世界交流,必须突破日常语言的惯性表达和惯性阅读经验才有可能。 

  卡夫卡的小说世界还真是做到了曲高和寡,自然割断了日常思维的理解,从而充分展示了这种不可言说的言说的巨大魅力。也就是说,你所存在的那个熟悉的世界只是你习惯了的真实世界,其实是不真实的,在这个所谓的真实世界后面还存在一个真理的世界,它隐藏在黑暗中,隐藏在神秘的城堡中,你化了甲虫变形才能完全看见它,你化了猿猴历经苦难学习做人才能感受它,在种种极端的苦难,比如冷(煤桶骑士)、饿(《饥饿艺术家》)、渴、孤独,以及异化(《洞穴》)中才能接近它。而在日常现实生活中,日常思维中,它是完全隐形的,你完全感受不到它,仿佛它根本不存在。它一直存在着,就像你的影子一样跟随着你。 

  卡夫卡是个幽默艺术大师。在他的书信中充满了那种无处不在的风趣,他就是个风趣大师。这种风趣的笔触充溢在他的笔端,让人感觉生存的奇妙和无限乐趣。

“我不需要守夜人。我自己就是防止昏昏欲睡、晚间漫游和受冷挨冻的一个守夜人。”卡夫卡是文学世界的守夜人,也是真理精神的守夜人,这种存在性的表达确实很有风趣,很奇妙的,让人心生崇敬。

这是我随意在书信中摘录的,这种文字书信中随处可见,让人深深地感受到这个伟大作家思维的乐趣和幽默。他绝不是书评家们随意贴了标签的已故作家暗淡的影子,而是一个能够超越时代的接近永恒的人物,他活着的时候寂寂无闻,带着某种忧伤和绝望离开人世,但是,在作家生活的每一天里,他那如火如荼的思想火花,照亮了黑夜般迷茫的世界,他的冷峻是如此强悍,洞察力是如此深刻,他美妙的文思天花乱坠,惊世骇俗,至今依旧是现代文学难以逾越的高峰。 

  卡夫卡,一个古怪的名字。卡夫卡,一个深不见底的谜语。卡夫卡,一个风趣幽默的观察家。卡夫卡,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尘世的精灵。卡夫卡,一个订婚离婚不断折腾的寂寞的单身汉。卡夫卡,一个以几部未完成的小说震动文学界,并彻底改变人们的文学观念的人。这个充满着女性般温柔的男人,就像一个仿佛刚刚失去的梦,带给人们无穷的遐想。 

相关文章

  • 读《卡夫卡书信》

    打开《卡夫卡全集》书信卷,卡夫卡文字的特殊气息就扑面而来。这次我不打算沉醉其中,而是,把自己置身文字之外,冷眼旁观...

  • 卡夫卡《变形计》:初读荒谬,深读共鸣

    卡夫卡,是当之无愧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没有读过卡夫卡,是件遗憾的事。卡夫卡的作品,初读荒谬,深读共鸣...

  • 卡夫卡谈《南华经》

    上半年读《卡夫卡谈话录》时,发现卡夫卡对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推崇,同时他也觉得很深奥读不懂,《卡夫卡谈话录》里是这样记...

  • 读《卡夫卡情书》01

    卡夫卡有二次婚姻,给女朋友(包括情人)的书信占他所有文字3/5。阅读他写得情书或许是阅读卡夫卡的另一途径。 邂逅菲...

  • 一个荒诞人之死

    —— 读《局外人》有感 前言: 卡夫卡唤起的是...

  • 读萧红书信

    无意淘得一萧红书信,萧军编辑注释的,也对一些事件做了解释。除却主观的偏颇,基本应该可信。 觉得惊讶的地方有几,一是...

  • 从一个蛋开始,从路的尽头处开始

    文/漫步秋叶 你读过卡夫卡吗?如果你没有读过,那就去读一读吧。你是二十几岁的年纪读的卡夫卡吗?如果是,那就在三十岁...

  • 读《两地书》

    读此书的缘由是鲁迅全集(编年版)读至第四卷,间或有鲁迅和许广平的书信散在他人书信之间,阅读不便。 此书后来好像没有...

  • 杂感

    所有父爱缺失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吧,读伯格曼、卡夫卡、张爱玲,都能感受到文字背后,不可为外人道也的伤痕,卡夫卡说...

  • 悲观是一种远见,乐观是一种智慧

    (一) 卡夫卡如何揭露人生的底色 夜里我读对卡夫卡的解读,说到他在《审判》中提到的一个故事。 一个农夫来到法院门前...

网友评论

  • 韓羽:卡夫卡的作品像一个圆心分得很开的椭圆;这两个圆心一个被神秘体验(尤其是传统的体验)支配着,一个被现代大城市居民的体验支配着。
  • 军中曙光:感谢分享!
  • 谋云九幻:🌹🌹✊🌺

本文标题:读《卡夫卡书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v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