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惯例,来访者首先得提前发送预约表或个人简历,方便咨询师做个了解。眼看着离咨询的时间不到十分钟,我有些着急,问助理事先的约定是否继续。助理说照旧,但是催了多次对方的材料还是没有发送过来。我有些好奇,这个小D是基于什么原因不愿意提前让我了解她呢?正当我准备离开办公桌时,助理发了一份材料给我,是小D的个人简历,同时门口外传来一个声音:“请问周老师在么?”好了,一切都刚刚好!我连忙安排值班同学把她引到咨询室,并吩咐同学倒了一杯温水。自己把简历打印出来扫了一眼,拿起闹钟、纸巾、白纸、笔快步走进去。
正当小D转身跨入房间的门槛时,我无意中瞥了一眼她的背影,感觉小姑娘脚下凉飕飕的。难道是穿着拖鞋来的?因为身处学校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平日的工作是面对全体师生,在仪容仪表方面我还是比较注意的。我微笑地与小D打了声招呼,把随身带着的物品摆放在相应位置上,顺势将手机调整至飞行模式。
小D将彩打出来的个人简历放置于桌面,双手垂下来放在大腿前。我先是做个邀请,征求其喜欢的称呼,她回应说直接叫全名即可。我半开玩笑地说这份简历来之不易,最后一刻自己才拿到手。小D向前挪了挪身体,挺直背回答说:“我还以为简历是要当面拿过来的。”看她整个人有些紧张,我顿时安慰说没关系,当然老师是想提前对你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在不长的时间里争取能把问题解决了。
实际上,刚拿到小D的个人简历时眼前一亮,因为一页纸上下端都用了海浪的花纹加以装饰,通篇的底板也是有格纹的,虽然颜色比较浅。除此之外,在简历右侧靠下部分还有word、powerpoint等办公室软件的图表,咋一看还以为是她获得的证书。我想先从她参加过的面试入手,了解这份简历在求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何,再有针对性地对框架和内容进行梳理。
我问小D到目前为止自己有投递过多少份简历?小D说一共有两份,并说出了公司名称,两家都是与保险有关的。顿了顿,小D说自己已经拿到了其中一家公司的offer,今天来咨询的目的就是请我帮看看这份简历还需要做什么修改的。如此地气定神闲,原来是已经拿到录用通知单,怪不得从小D身上没有感觉到其焦虑的心情。我问她接下来的想法是如何?小D说因为距离签约的时间尚早,自己想多看看其他公司,最后再做出选择。
我问她关于工作,自己有什么想法?家里人对那家公司的态度如何。小D说家里人对自己的选择是支持的,总之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就好。我在纸上写了“合适的工作”,并打了一个大问号,合适的工作指的是什么?首先得是在※市(某个离家近的大城市),其次是薪酬上要保证有结余,这样除了可以缓解家庭负担还可以资助弟弟上学,很重要的是得有双休日。顺着这个思路我画了一个饼图,把提到的※市、薪酬、休闲(双休日)依次填入。还有么?我继续问。小D想了想说,要有上升空间,并告诉我之前参加两家公司宣讲会后自己的感受和选择的原因。
小D又提到了一些零碎的事情,比如某房地产公司或某电商公司,我有些奇怪她关注的点貌似和销售都有关系,凡是从言谈举止上并未感觉到其符合这个方面的特质。也许她看重的还是薪酬,毕竟多数销售行业是看业绩说话,只要够努力得到的东西还是可人的。既然如此,本着接纳的原则我并没有提出任何意见,转而邀请她一同关注简历。
对于简历上的装饰东西,我先和小D探讨了它们的用途,并解释适当的点缀能够给简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然要抓取人眼球的东西要把握准。也就是说你需要说用人单位关注哪个点你就可以适当的强化,而不是为了装饰而装饰。小D似乎开窍了,逐个找出了某些不足之处。另外,我还告诉她一份简历打天下的思想不可取,因为每个单位的对求职者提出的要求不同,应该投其所好。换句话来说,就是对方需要什么,你就提供什么。把罗列出来的事迹或经历抓取出重要的部分,在简历上显示出来,方能受到对方的亲睐。
咨询结束,离开之前,小D问我对于求职面试,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我说求职面试也是一门学问,得做好相应的准备,特别是仪容仪表需要斟酌一番,细化到穿什么鞋子、梳什么发型,都值得推敲的。
tips:制作简历的目的是要赢取面试机会,机会的获得关键点是用人单位觉得你是他的“菜”。因此整个简历保持重点突出,简洁干净就好,不需要太多的装饰性东西,有时候毫无意义的堆砌只会适得其反。
当面提交的简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