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了吧,没有比这现家更合适的了。梆子婶子来说媒,估摸着受立荣狗日之托,要么不会黑灯瞎火地来上门。再说了她这么大岁数,挪踏着一双小脚,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来呢?
建国这孩子没多少花花肠子,歪心眼,人也老实厚道。每次遇见,主动打招呼,叔叔长叔叔短,有礼貌。女儿嫁过去,的的确确不赖,没得罪受。
难得的一次机会,不容错过。过了这个村,可是没这个店了,到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
想起昨天傍晚时分的情形,忠臣气不打一处来。狗日的训起我来,一点情面也不留,像训斥孙子般,咽不下这口恶气。狗日的他说道,嘴是用来吃饭的,不是惹事生非的,叫人气不气。不能和他家搭亲,没我好日子过。
这个节骨眼,提灯里的火苗扑扑了两下,一朵大灯花红艳得很,灯芯快烧没了,光要熄灭。在七十年代的农村,老百姓都知道,灯里没有煤油了。
“忠臣想嘛呢?还不加煤油,灯要灭了。”喜真敲了敲桌子,催促道。
“我加我加。”忠臣离开凳子,拿着烟锅子,奔向提灯。
“着嘛急,没亮也能说话。”梆子奶奶劝慰着。
“一天到晚,光熏烟叶子,花钱不说,对身体不好,一点也不介在。”喜真没好气,嗔怒道。
“男人都是这样子,说管用吗?不说他们了。建国这孩子,可喜欢咱家尚香了,快得相思病了,不吃不喝。”梆子奶奶言归正传。
“俺妮子有啥好,叫这孩子如此这般,不至于吧。”喜真面露悦色,应和着。
“婶子这岁数了,还能瞎讲。不折我阳寿吗?”梆子奶奶,拍着胸脯说道。
“婶子,信得过您。”
“立荣哥俩口子嘛想法?”
“有嘛想法,高兴地同意呗。这不托我来了,瞧你们了。”老太太眼巴巴地瞧着喜真,等着回话。
“婶子,我们再商量商量,看俺妮子嘛想法。到时给你回话。”忠臣加了煤油,折回院里,说了一句。
“这是孩子的婚姻大事,不同儿戏,好好商量商量。”梆子奶奶站起来,离开凳子,向大门口走去。
“婶子再坐一会儿吧,晚上的功夫。”喜真婉留着,说。
“不啦不啦。立荣俩口子等着回话呢?”老太太来到大门洞子里,说道。
“尚香,尚香。把你梆子姥娘送回家去。”忠臣大声地向里屋喊道。
“来了,来了。”孙尚香一边跑出屋来,一边应道。
“忠臣喜真,咱丫头有福气,千万别错过,他们家也是十里八乡的好现家。”老太太深情地说着。
尚香这时候,来到大门口,搀着老太太,一老一小离开了,渐渐地消失在夜色中,没了一点踪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