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物今日看点
18世纪跨界“斜杠”思想家:孟德斯鸠

18世纪跨界“斜杠”思想家:孟德斯鸠

作者: 胖乎乎的小团子 | 来源:发表于2016-10-09 22:17 被阅读428次
    小卷毛也是萌萌哒!

    (一)跨界“斜杠”、百科全书式思想家:孟德斯鸠

    孟德斯鸠,全名:查尔斯·路易·德·斯贡达·孟德斯鸠。((⊙v⊙)恩,法国人名中还不算太长!)

    据说,在户籍册上是查不到孟德斯鸠的出生的,后人还是从一本弥撒册的记录中得知孟德斯鸠的“生辰八字”:“今天,1689年1月18日,我们的庄园主斯贡达先生的儿子在教区教堂中受洗,为了让孩子永远记住穷人都是自己的兄弟,请了本教区一位名叫夏尔的乞丐做他的教父。愿上帝保佑这个孩子。”

    要知道,孟德斯鸠的家族可是一个古老的法律显贵之家,享有着世袭的爵位。不仅坐拥古堡庄园,还田产万贯。请一位乞丐当教父,自然也就显得尤为“例外”了。在拉布莱德古堡中的一份文书中是这么解释的:话说孟德斯鸠的母上——拉布莱德夫人即将临盆小孟德斯鸠时,有人告诉她,门前来了一个乞求的穷汉。于是夫人吩咐留住这个乞丐,还请他做这个即将出世的孩子的教父。这名乞丐就是夏尔,后来在小孟德斯鸠受洗时,他果真莫名其妙地做了小孟德斯鸠的教父。

    小孟德斯鸠出生之后,根据当时贵族的习惯,立即被托付给一位乡间妇女哺育。(贵族的世界我们平民也是不好理解嘀!)小孟德斯鸠3岁之前的时光一直是在拉布莱德村的布尔磨坊中度过的。小孟德斯鸠也因此有一口明显的地方口音,终其一生也没改过来。

    侧脸也是帅到没朋友,有木有!

    长至11岁,孟德斯鸠进入一所教会学校——朱伊公学——接受古典教育。尽管孟德斯鸠对教会学校多有不满,但还是在朱伊公学中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历史、地理等,了解和熟悉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早期的古典教育为孟德斯鸠后来的写作及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年后,孟德斯鸠返回波尔多。1705-1708年间,在波尔多大学法律系就读。19岁取得法学学士学位后,同年进入波尔多高等法院任律师。((⊙v⊙)嗯,没错,当你正开始上大学的时候,人家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当律师了!)此后这升职路是挡也挡不住,25岁就被任命为波尔多议会议员了——这可是当时法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年龄限制。2年后,继承伯父波尔多议会议长之职。

    你以为人家就“安分”地做个议长了咩?NO,you are still too young too simple!1716年4月3日,27岁的孟德斯鸠当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士。1718年1月,29岁的孟德斯鸠当选为波尔多科学院院长。(这让二十七八九岁还在读研读博的科研汪情何以堪!~~o(>_<)o ~~)当然,人家的成果也是杠杆嘀!

    不当科学院院士的律师不是好议长!

    首次体验“跨界”,孟德斯鸠似乎感觉不错。(分明是感觉太好了吧!←_←)之后,孟德斯鸠继续跨界。1721年,32岁的孟德斯鸠化名“彼尔·马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波斯人信札》。别看书名如此一本正经,实际上它就是——一部小说!!!假借两个周游欧洲的波斯贵族彼此之间的通信,以及他们和朋友、爱人、仆人之间的通信,凌厉辛辣、直白露骨、淋漓尽致地讽刺和嘲笑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的法国专制制度。君主的昏庸、贵族的无耻、宗教徒的恶习,一锅端地摆上了台面。《波斯人信札》一出版便风靡一时,简直到了洛阳纸贵的地步。

    “先生,请您给我一本《波斯人信札》吧!”

    但是,假借波斯贵族YY一下周游列国,再怎么轰动,又怎比得上身体力行呢?1726年,当了10年议长的孟德斯鸠卖掉议长官职,怀拽巨款,迁居巴黎。随后游历欧洲各国,详细了解各国的政治、法律、文化、宗教信仰等情况。特别是在1729-1731年两年多的时间里,实地考察他羡慕已久的英国,研究洛克的政治哲学,研究英国的立宪政体、法律制度、宗教宽容,切身体会英国的政治自由,赞赏英国的议会制度。话说,孟德斯鸠在游历英国时,还“顺手”在1730年“捞了”一个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称号,((⊙v⊙)嗯!也就顺手而已,不要太认真了!)次年回国。

    世界辣么大,“卖官贩爵”也要去看看!

    回国后,孟德斯鸠三年闭门不出,整理搜集的资料,潜心著述。于1734年出版《罗马兴衰原因论》,这一著作为他赢得了学术声誉,使他成为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这可是法国文人的最高荣誉呀!但是,对于做过10年议长、又是科学院院长、又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孟德斯鸠来说,这荣誉嘛~大概也就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了吧!重要的是,孟德斯鸠在《罗马兴衰原因论》中初步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理论,认为法律制度、风俗习惯等因素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法律也与政体、风俗等因素关系密切。

    旅游一趟,好歹写点东西?

    (二)20年倾情巨献:《论法的精神》

    在《罗马兴亡原因论》出版4年后,1748年,孟德斯鸠最杰出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在日内瓦出版。《论法的精神》全名《论法律的精神或论存在于每个政府的法律与宪法之间,风俗、气候、宗教、商业或其他事情之必然关系》。(说得出全名的都是行家啦!*^__^*)

    20年倾情巨献!

    据孟德斯鸠本人说,《论法的精神》写作阵线长达20年。这本著作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轰动,赢得了广泛赞誉,有人称这是自亚里士多德之后直至孟德斯鸠他的时代为止,最进步的政治理论书。自然,诋毁之声也相继而来。例如,弗朗瓦索·里歇·奥布(1743年出版《论法与道德原则》)说道:“早就论述过这些问题了,说过几乎同样的话……这部书平淡无奇,缺乏深度”。当然,对于这样的诋毁,孟德斯鸠是不屑一顾的。

    据说还有这么一个趣事:当与孟德斯鸠夫妇颇为交好的包税人迪班,也开始因为孟德斯鸠抨击法国的税收法律和制度而攻讦这一著作时,孟德斯鸠很是好奇。于是,孟德斯鸠读了迪班和三两好友一起写的三卷本《评<论法的精神>的若干章节》,孟德斯鸠却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地理解他的意思,抓住只言片语就胡说八道。于是,孟德斯鸠让迪班等人回去再重读一遍《论法的精神》。迪班等人认真读过之后,幡然悔悟,诚心悔过,把仅发行8本的《评<论法的精神>的若干章节》中的6本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剩下2本据说没有回收回来)。

    批判应建立在正确理解原意的基础之上!

    相较于友人或同行之间的误解与攻讦,更为糟糕的是,这一著作受到了教会的猛烈攻击。教会势力认定《论法的精神》攻击了基督教,现实要求孟德斯鸠作出解释,接着便告到宗教法庭和罗马的审书局以及巴黎的索尔邦神学院。从1749年开始,直至1954年,孟德斯鸠与索尔邦神学院维持了长达5年的拉锯战。索尔邦神学院先后提出了5个查禁《论法的精神》的决定草案,但最终均未能成功查禁这一著作。(相传这一著作曾在维也纳被查禁,但《孟德斯鸠传》的作者路易·戴格拉夫考据,实属谣传!)《论法的精神》也可谓是命途多舛了。

    也许是20年反复写作、修改《论法的精神》,耗费了孟德斯鸠太多的心力;常年沉浸在无尽的文献、史料中,也使得晚年孟德斯鸠的视力出现严重衰退,又迟迟下不了做白内障手术的决心;再加之与教会势力的周旋。1755年2月10日,这位18世纪的跨界“斜杠”天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在巴黎逝世,享年66岁。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想知道这本由跨界“斜杠”大家倾负20年心血、历经时光打磨堪称经典的大作都讲了啥?且听下回分解:《论法的精神》——你至少应该知道这几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世纪跨界“斜杠”思想家:孟德斯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op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