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合作关系-“劳务”
劳务关系定义
约定俗称的劳务关系
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和书面约定
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或特定的劳动服务
支付劳务报酬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
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书面/口头或其他都可以)
劳务关系种类
劳务关系≠
兼职
临时工
特殊用工
退休人员(也可以是劳动关系)
学徒
派遣
小时工
灵活用工
实习生(也可以是劳动关系)
承包
见习人员
外包
劳务关系=实习生+退休人员+个人代理(保险)+自雇者/自由职业者+C2C(保姆/家教)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区别7段论?(不全面)
1、主体资格不同
劳动关系-B2C;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不同
3、主体待遇不同
4、合同内容任意性不同
5、法律调整不同
6、合同的法律责任
7、纠纷处理方式不同
劳务关系-不存在仲裁前置
劳务协议中注意事项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劳务合同约定条款
一次性劳务报酬金额
劳务报酬支付时间(一个月付一次?**天付一次?工作任务结束?
工作具体内容和结果(工作结果负责)
劳务合同的解除条件(提前3天通知,任务结束时解除)
发生特定情况(住院、负伤等)时的处理方式(个人?企业购买商业保险?共担?)
其他双方约定的权利义务(社保缴纳义务,争议处理,管理制度,节假日考核等)
模板
甲方(身份证,手机号,联系地址)&乙方
协议期限
从事工作内容&酬劳标准
双方权利义务
协议解除
争议解决
其他约定权利义务
劳务关系中应当熟悉的相关规定
合同法
明确权利义务
约定条款
民法通则
民事权力
最高司法解释三
退休人员争议处理
个人所得税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
保险人员收入认定=劳务报酬-(劳务报酬-展业成本)*试用税率
《关于确定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2005]12号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主体资格
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保洁&保安不能100%认定为劳动关系)
各种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1.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以上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2.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式可参照的凭证(2.1-2.3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
2.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记录
2.2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2.3考勤记录
2.4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2.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劳务关系VS劳动关系区别(13项区别)
约定形式
劳动关系(书面约定)未来5-10年电子合同会一定程度上取代书面合同
劳务关系(口头或书面约定)
服务形式
劳动关系(长期稳定的劳动服务)
劳务关系(一次性或特定劳动服务)
收入属性
劳动关系(劳动收入/工资薪金)
劳务关系(劳务收入/劳务报酬/一次性或无规律收入频率)
纳税方式
劳动关系(工资薪金所得/综合所得)-5000免征额
劳务关系(劳务报酬所得/综合所得);
月度收入
≤4000,费用按800;(4000-800)*20%
大于4000,费用按20%来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小于等于20000,预扣率20%;速算扣除数0
20000<(收入*(1-20%))≤50000,预扣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预扣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年度汇算清缴(次年3.1-6.30)
年度劳务报酬收入额=收入*80%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工资年收入+年度劳务报酬收入额-60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
≤36000的部分-税率3%;速算扣除数0
36000<n≤144000-税率10%;速算扣除数2520
144000<n≤30万-税率20%;速算扣除数16920
30万<n≤42万-税率25%;速算扣除数31920
42万<n≤66万-税率30%;速算扣除数52920
66万<n≤96万,税率35%;速算扣除数85920
>96万,税率45%;速算扣除数181920
案例:工资薪金5500元/月,三险一金扣除500元,租房专项扣除1500元/月;在T公司劳务费2000元/次,一月取得4次
月度预扣预缴
工资薪金=5500-500-1500=3500;个税0
劳务报酬=2000*4*(1-20%)*20=1280元
全年15360元(预缴个税)
年度汇算清缴(多退少补)
(5500*12+8000*12*(1-20%))-60000-500*12-1500*12=58800,对应税率10%
全年3360(个人应缴个税)
多退少补
退税额=15360-3360=12000元
除外情况:保险代理人
三、关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佣金收入的政策 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属于劳务报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税的收入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收入额减去展业成本以及附加税费后,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展业成本按照收入额的25%计算。 扣缴义务人向保险营销员、证券经纪人支付佣金收入时,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规定的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纳税种类
劳动关系(个税)
劳务关系(个税+增值税+附加税)
主体个数
劳动关系(2个平等主体)
劳务关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
签约主体
劳动关系(B2C)
劳务关系(C2C+B2C)
法律主体
劳动关系(劳动+民事+行政权利义务关系;参照劳动相关法律)
劳务关系(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参照民事、合同相关法律
保护时效
劳动关系(仲裁时效1年)
劳务关系(诉讼时效3年)
社保缴纳
劳动关系(单位缴纳,强制义务)
劳务关系(单位OR个人缴纳、双方协商约定)
工伤责任
劳动关系(企业强制义务)
劳务关系(双方协商约定)
认定条件
劳动关系(劳动合同+三要素;无劳动合同+劳动事实)
劳务关系(劳务合同/协议;双方约定内容)
管理要素
劳动关系(制度规定/合同约定;雇佣管理地位)
劳务关系(合同/协议约定;平等合作地位)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