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问人:
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
我想很多人会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练习一万小时。
丹尼尔·科伊尔之前写过这么一本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而“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Malcolm Gladwell的《outliers》(异类)。
两本书的共同主旨都是在于告诉他人:天才不是天生的,是练出来的。
于是有人信奉这个理念,开始埋头苦练,指望着通过练习一万小时就能从新手到大师。
这么想并且这么做的人,犯了三点错误:
1. 每个领域需要的练习时间不同。很多领域要求的训练时间远超一万小时。
2. 天赋也不可忽视。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练习加天赋,而是练习乘以天赋。
3. 最为关键的不是训练时间长短,而是训练方法!
由此可见,“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并不合适,我们需要另找方法。
幸运的是,在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论文合集《The Cambri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剑桥专业知识与专家技能手册)出版。
这本论文合集是“怎样练成天才”研究领域中的里程碑。
而这套更为科学合理、高效实用的练习方法就是——Deliberate Practice(刻意练习),由佛罗里达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提出的。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的主旨就是“刻意练习”。
我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是在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里,所以这篇文章也可以算是我对万维钢老师那篇文章的一个总结和输出。
这段时间我也在看K. Anders Ericsson的《刻意练习 如何从新手到大师》,这本书里面关于刻意练习的讲解更为全面,之后我会写一系列的文章来进行完善。
(长文预警)
万维钢老师将刻意练习总结成以下四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2. 将练习内容拆分开,并针对性重复练习;
3. 练习过程中要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4. 练习时必须高度集中。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这个图我想很多人应该很熟悉: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
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
而二者中间的区域则是“学习区”,也就是最适合练习的区域。
为什么说学习区才最适合刻意练习呢?
首先,舒适区是我们所熟悉的,完全符合我们已有的观念,在这个区域练习,就像上下班回家一样,路线很熟悉,简直是闭着眼睛都可以回去(当然这是一种夸张说法),完全没有挑战性。
其次,恐慌区则是完全不能理解,好比把一个不会英语的人丢到美国让他去找目的地,那可真是把他累死都不一定能找到。
最后,学习区是与我们原有的观念不符,但是我们思考后仍然能够理解接受,这个可以想象成一个会些简单口语的人到了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路线不熟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问人(虽然不一定能表达清楚,但是可以尽力描述),查地图来找到目的地(当然,现在的电子地图很便利,一搜就可以找到,我只是放在没有电子地图的前提下),虽然会费一些力气,但是能找到。
所以学习区可以定义为:可以挑战自我,而又不会因此受重挫。
纳西姆·塔勒布的《反脆弱》一书中将事物分为三类:脆弱的、强韧的、反脆弱的。
在遭受到恐怖袭击、金融危机、百年一遇的洪水或是地震之后,而无法复原的,就是脆弱的;可以复原的,就是强韧的;能不减反增的,因此成长、受益的,则是反脆弱的。
尼采有言:
那些杀不死我的东西,将使我更强大。
然而只在学习区练习,很难。
人都有惰性,并且有着很强的自我满足感,当我们在一个领域获得骄人成绩时,会更愿意享受这种满足感,从而不愿跳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以求得进步。
而这种“舒适感”严重阻碍了我们对新技能的学习,并会逐渐丧失竞争力。
如果你看过迈克·华莱士的“谈笑风生”,你会被这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言语中的机锋深深折服,而有些人到了八十岁智力就退化到了8岁,其两者区别就在于不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的重要性。
所以,世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一天不进步就难受。
万维钢在书中引用了这么一个故事:
乔布斯临死前,华尔街日报记者沃尔特·莫斯伯格曾经采访过他一次。那个时候,全世界包括乔布斯本人,都知道他很快就要死了。这时候的乔布斯是个什么状态呢?
莫斯伯格写道:在进行了肝移植手术后,尽管仍在家中静养,但我依然受邀前往他的家中。尽管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但在他的坚持下,我们还是走向了附近的公园。他解释道,他每天都会出来走走,而且每天都会给自己制定一个更远的目标,今天的目标就是附近的公园。我们边走边谈,他突然停了下来,看起来情况不妙。我恳求他回家,还特意告诉他,我不懂心肺复苏,因此第二天的报纸上可能会有这样的标题:《无助的记者导致史蒂夫·乔布斯命丧街头》。
但他却笑了,并拒绝了我的要求。
停了一会儿后,他继续走向公园。
2.将练习内容拆分开,并针对性重复练习;
这里我们将说到刻意练习最关键的部分:基础练习。
姚明曾在2011年担任CBA转播解说时曾透露过易建联一个训练秘密:
那年夏天,人们注意到易建联有一个“金鸡独立”的跳投动作非常像诺维斯基,而且命中率相当高。这个动作其实是他自己“加练”的结果,这种专门训练比比赛还重要。
姚明说:“阿联夏天接受的针对性极强的专项训练是他近两年迅速提高的关键,我们的球员一直在比赛,其实真正应该做的就是像阿联这样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 1 %的训练时间是用于队内比赛(一部分原因是怕受伤),其他的时间都是用于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把特定动作练好,才能赢得比赛。
再比如写作:
中国传统的培养方法,一个作家的训练就是读小说,评论小说,然后一篇接一篇地写完整的小说,除此之外大约就是要到各地体验生活,因为“功夫在诗外”。
问题在于,中国大学的中文系从来没有成功地培养出一个像样的作家。
面对这种局面,一般人马上会得出结论:写作靠的是天赋,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
但是美国大学是可以培养作家的,而且还培养了中国作家,比如哈金毕业于波士顿大学文学写作专业,严歌苓毕业于哥伦比亚学院文学写作系。
《三联生活周刊》曾经对美国翻译家埃里克·亚伯拉罕森有一个采访,亚伯拉罕森曾经翻译过王小波的作品,对中国作家相当熟悉。采访中有一段对话值得直接摘录下来:
三联生活周刊:你觉得中国当代作家们的写作水平和英美一流作家相比有多大的差距?
亚伯拉罕森:我个人感觉在技巧上还存在一些差距,大部分中国作家几乎从来没有经过专业的写作训练。而在美国,专门的写作课程非常多,内容也很成熟。我知道很多中国作家对这种写作班非常不屑,觉得这种课程会带来一身工匠气,但这种写作班至少能够告诉你,如果你的小说写到3/4时崩溃,你该怎么办.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被教坏的。
由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刻意练习必须具备两点:
1. 大量的重复训练;
2. 高度的针对训练。
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那么人脑到底是怎么掌握这种硬件结构的呢?
一个比较主流的理论说:
这是神经元的作用。
完成一个动作需要激发很多个神经元,如果这个动作被反复做,那么这些神经元就会被反复地一起激发。而神经元有个特点,就是如果经常被一起激发,它们最终就会连在一起!
如此一来,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高手通过长期的训练获得了特殊的神经脑结构。
练习,是对人体的改造。
(PS:我这里说的基础练习不是指“舒适区”而是指“学习区”中的基础,其两者区别在于,一个是你已经熟练掌握的,另一个则是完全陌生的,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基础练习”=“舒适简单练习”)
3. 练习过程中要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
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谈及到纠错的重要性。
有效的反馈是刻意练习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我们在接触一项新活动或是学习一项新技能时,一定要注意“反馈”。
换句话说,也就是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向。
就拿跑步来说吧,我曾在知乎上见过最为滑稽的一幕是这样的:
有知友想要坚持跑步,上知乎询问注意事项,有专业人员给出一些对膝盖、脚裸、肌肉的保护措施,没人看,反而一个宣称着跑步最重要的是坚持,并且讲述了一个感人心肺的故事,感动的网友纷纷点赞,那个提问者最后就信了“要坚持”,于是就去跑,三个月后他发了一篇文章,大体意思是愚昧的行为造成惨重的代价,因为不正确的跑步姿势导致肌肉受伤,却因为还坚信“要坚持”而继续跑,最后住进了医院。
这个小例子可以看出,无知是多么的可怕。
之前我在一篇关于纯灌鸡汤的坏处的文章里写过这么一句话:
世界上比道德败坏更可怕的是无知。
道德败坏显而易见,而无知遁于无形。
错误的练习只会让你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在明白了“有效反馈”的重要性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获得有效的反馈。
最实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问老师。(当然这里的老师也可以是领域中的大神,或是一些有着多年经验的人士,都一样。)
很早以前我和一个朋友说过:
你如果想在一个新的领域快速入门,最好的办法就是跟对人。
这句话是我根据我的一些经验得出的,具体细节我之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讲讲的,今天姑且不细谈。
韩愈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世上最好的国际象棋手、高尔夫球球手,他们的比赛水平肯定远超过自己的教练,但是他们为什么还要请教练?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教练能从旁观者角度提供即时反馈。
有句古话说的很好: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尤其在做输出的时候,必须有旁人来给你纠正错误,曾有个学妹问过我关于如何练习写作,我当时只说了一点:
必须有人给你纠错,指出你的语法错误、用词不当、结构不合理等等,如果没有合理的反馈,你写100篇文章和写一篇文章,没区别,当然,也可能你打字速度会有所提高:)
所以,当我们决定要通过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时候,在确定目标后,绝对不能埋头去做,你要时不时得到一些反馈来纠正你前行的道路,否则,你的前方不是顶峰,而是深渊。
4. 练习时必须高度集中
之前我在这篇文章“方法论,论方法”的末尾提及了“寓教于乐”这个概念的错误性。
我们现处于一个试图把一切东西都娱乐化的时代。
我们希望看个电影就能学到知识,听着英语歌就能练好听力,看一本书就能大彻大悟。
想法很好,但是并不现实。
练习是需要重复的,而重复一定不好玩。教育需要全面,而娱乐一定只关注其中好玩的部分。所以娱乐跟学习必然是不相容的,如果你是在娱乐,你就不是在学习。你可以用娱乐的手段号召人去学习,但娱乐本身绝对不是学习。
“寓教于乐”是现代社会提出的,从来没有哪位古代哲人认为应该寓教于乐。波兹曼曾振聋发聩地写道:
教育哲学家认为获得知识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认为其中必然有各种约束的介入。他们认为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个人的兴趣要让位于集体的利益。要想获得出色的思辨能力对年轻人来说绝非易事,它是异常艰苦卓绝的斗争。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所以如果你想学点知识,最好的办法是:
先输入——读书(最好是正规的教科书或者专业著作)——在安静的环境下反复读——做笔记,甚至要做习题得到反馈——最后输出——教他人或是写文章
之前我在“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没有提高”里提到过,真正能获得成长途径有且只有一种:学习——思考——践行,三者缺一不可。
呼,写到这里可以算是结束了,用了一周时间写了近5千字,但是我并不满意,原因在于我对这套方法没有切身体会,我也是初试者,所以还无法写出太深的感悟,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书中的讲解拆开、揉碎整理成这么一篇文章,并且分享出来。
以后我会将它完善的,同时我也希望你也能行动起来,通过“学习——思考——践行”来成长、改变,以至于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虽然学习这条路注定充满了苦涩与孤寂,但是走在这条路上的修行者无时不刻闪耀着信念的光辉。
这,便是一种信仰。
我至今记得老艺术家李立群先生在《金星秀》的访谈最后,说过这么一句话:
不要怕未来的路会很荒凉,路只会越走越好。
“知识无用论”这种荒谬的言论已经被击破,随之而来的是知识变现时代,那么,这张船票应当如何获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