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作者: 112212 | 来源:发表于2020-11-25 00:17 被阅读0次
    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意为:欲望是没有尽头的,思想可以制服它。疑惑是没有尽头的,用实际行动就能够解开它。不对别人低三下四地恳求,其尊严就不会受到损伤。没有特殊嗜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自暴自弃的人别人无法帮助。

    那么如何克制欲望?一个“止”字。

    一个“止”字,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做人处世智慧。我国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两千多年前就揭示了“止”字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

    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长生久视之道。

    隋朝大儒文中子,就以“止学”为题,以道家思想为核心,论处世之道,将其称为《止学》,将传统文化中关于“止”的精髓集于千余言内。

    所谓“止”,不仅仅是“停下”的意思,也是指志有定向,妄念不萌,外念不摇,不急于求成,在纷杂的尘世中,求得一颗安定从容之心;所谓“知止”就是不仅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要做什么,更要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什么地方该停下来。

    曾国藩有言:“《止学》乃人生行为之约束,忽略此学,智者必有一失。”纵观曾国藩一生在官场的浮沉,处处体现了“止”之智慧。

    曾国藩是清代名臣,他的做人之道被后人作为榜样,其实,他为人处世的核心就是“止”,懂得韬光养晦、急流勇退。

    梁启超先生曾评价曾国藩:“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这句话精辟概括了他36年独步官场的终极仕道,也是他留给后世的最珍贵的处世宝典。

    “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致意思是说,人们要心不妄动,知所自处,所处而安,不为外界所影响。欲望失控必定逾矩,聪明过头必然越界,如果不谙适可而止之道,代价一定是惨重的。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也就是说,知足的人,就不会招来困辱;而知道适可而止的人,便不会遭遇危险。历史上从来不乏因贪权好利、争功邀宠而罹祸的历史教训。一如范蠡功成身退,三迁皆有荣名;文种恋栈权势,终成刎剑之鬼。忙忙碌碌才得来的富贵荣华,有命才有福消受,一味贪婪获取,只会加快生命终止的步伐。然而,如果既想要功成名就,又想要平安身退,那么就要学会适当地止贪欲、止骄纵、止虚妄、止盲动。索取无度,骄奢淫逸,本来就不是人间正道。

    古往今来,“知止”何其之难。清朝同行钱德苍曾作《不知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具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做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知足只是一种小智慧,知止则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知足由人(外因),知止由己(内因)。亦可以简单理解成:知足是人家给你多少,你“虽然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别人给你更多,但是你却伸手挡住,说足够了,我不需要了。正所谓知足不贪,知止不随。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饱肥甘、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

    林逋表面上劝导人们要知足、节制、知止,实际上却是在说人生需要减法,要学会选择,要懂得放弃之道。

    针对欲壑,懂得挡住;针对烦恼,懂得了结,这就是“知止”,只有深谙知止的智慧,方能一生无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hg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