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抗逆力,但需要后天的促进和培养才能发挥出来,抗逆力形成的三要素有:
一、“我有”,指孩子与家庭,从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获得的心理安全感,主要针对个体与外界事物的所有关系,比如父母长辈的鼓励,良好的同伴关系,安全的校园环境等,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1、跟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系,有效的提供稳定的照顾和有效的情感关系,给孩子理解支持,这样能增强孩子的抗逆力。
2、给孩子适当的期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天赋,能不能得到发展,不仅取决于生命本身,还取决于父母的养育方式,父母能欣赏认可孩子的长处,并给予明确的期望,顺应优势培养孩子,就会越来越自信、坚定、卓越。
3,多为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与他人多接触,并建立联系发展兴趣,从中获得生活经验。
二、“我是”,通往内在强调主观的自我认同感,以自我肯定,比“我有”更加强大的自信以内驱力,如自控力、自主性、坚定的信心,自我成就感等,建立正确的认知,他们有很强的共情力,相信自己的同时,也会主动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
三、“我能”,体现为孩子以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孩子经历一些事情和挫折能自我判断哪些自己可以做好,哪些目前还不能,对自我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如果父母一直包办,孩子没有自我判断的能力。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大人说我喜欢自由的生活,但我们教育孩子却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总希望他们按照父母的方式学习和生活,没有选择哪来的自由,没有受挫怎么会有抗逆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