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人人都想找钱多活儿少离家近的工作。作者君也想,可是偏偏阴差阳错的,找到了一份钱少活儿多离家远的工作,问题是这个远还不是一般的远,而是坐公交车上班一个多小时下班一个多小时,碰上节假日大堵车或者恶劣天气或者交通事故那究竟多长时间就不好说了。一方面是时间宝贵,一方面是较喜欢的工作,在难两全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到底值还是不值呢?
也许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要么换工作要么换房子,但是作者君没有在A或者B中做选择,而是拓展了C、D、E等很多选择题。下面来看看,作者君在上下班的路上都干了些啥?
先来介绍一下背景。
作者君家有个不到两岁的小宝宝,俗称坑妈专业户,外号混世魔王,只要醒着,就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而且还让作者君陪着他上蹿下跳,精力异常充沛,所以基本上只要在家,作者君的时间就全是他的,毫无保留的陪着他玩、陪着他跑、陪他看各种各样的绘本,各种逗他乐,让他笑。有人说可以让孩子他爸带啊,这个地方忽略孩子他爸,因为孩子他爸职业特殊,基本不在家。
作者君上班时间是完全属于公司的,项目上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不能让人有丝毫的停歇,任何一个环节一拖延,就有可能要加班,然后作者君是不能加班的,小宝宝还在家望眼欲穿等着妈妈回去了,不能如此残忍的对待一个不到两岁的宝宝,所以说白天工作的8小时非常宝贵,工作效率要非常高,得全身心放在手头工作上。
在说了这么多职场妈妈的不易之后,也许大家能感觉到作者君学习的时间也只有上下班的几个小时了,每天从起点站到终点站,从终点站到起点站,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这段时间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没有人干扰,没有繁琐的事情,没有杂乱的声音,这是属于作者君一个人的世界。
1、阅读
作者君的包里每天都装着一本书,名著经典、管理学书籍、工具书、杂志、鸡汤书等等都曾在我包里出现过,在坐公交车上下班的这若干年里,作者精读的书籍不下百本,其中好多书籍读了两遍以上,因为第一遍读的时候不是很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方法,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对其中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帮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至尊宝典,难点是如何按照书中提供的方法来执行,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都会总结自己是否按照七个习惯来执行、有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到位、还有哪些方面需要重点提高,这样做的时间越长,越发现这本书中介绍的方法表面上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简单。它其实是关于个人成长和管理的,强调品德,让我们以富足的心态看待世界,以双赢的意识与人合作,以倾听的方式与人交流,同时鼓励人们明确自己的使命,为自己在原则上建立的目标而奋斗!
《金字塔原理》:由于混迹于咨询行业,这本书是咨询行业的葵花宝典,也是想进入咨询行业的武林秘籍,书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思考的逻辑,二写作的逻辑,三是解决问题的逻辑,四是演示的逻辑,总之就是该书可以帮我们提高逻辑思考能力。
例如,大家写作如何避免思维混乱呢?《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处理写作中文笔不清问题的方法。写作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貌似有点像高考的议论文)
书中引用了米勒的“神奇的数字七”中所阐述的:“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一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这个理论在现实中是非常实用的,告诉我们在发言或写文章时,尽量将要点归纳成三条是最让人容易记住的。其次,书中“自上而下”的文章结构,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对事项的表述,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书面文章要有“金字塔结构”,最顶部就是文章想表达的思想,最底层的就是由句子组成的段落,每个段落只包含一个思想,几个段落形成一个章节,若干个章节就形成一篇文章。
逻辑思维不是很清晰,也是作者君的弱点,这方面作者君也在努力学习中。
此外,作者君还推荐几本书适合上下班路上看,《明朝那些事儿》,这套丛书作者君上大学的时候看,差不多十年过去了,前前后后通读不下五遍,作者君自认为这是一本前无古人短期内后无来者的书,通俗易懂,正史戏说,生动有趣,让本来就酷爱历史的作者君爱不释手,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们可以把一个组织比喻成一个朝代,然后把组织中的各色人与那个朝代中的人物匹配,最后就会发现每个人都能找到另外一个自己。
《自控力》、《影响力》、《激荡三十年》、《基业长青》、《长尾理论》、《互联网》、《小王子》、《追风筝的人》、《平凡的世界》、《活着》等。
还有工具类的讲Excel和PPT的书,管理类、营销类的经典名著,互联网、大数据方面的畅销书等。
在此作者君想吐槽一下各大售书网站,那些所谓的畅销书排行榜基本是忽悠人不靠谱的,只会追流行赶热点,作者君买的畅销书不管是外国人写的还是中国人写的基本都不怎么样,滥竽充数,完全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建议大家买书还是买经典版,经久不衰的,因为不管社会再怎么变、技术再怎么发展,一些最根本的最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都是不会变的,要变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总之,通过大量的阅读,作者君开阔了视野,也增加了大脑里的存货,约见客户时很多时候也能跟客户产生共鸣,从而为后期合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沟通感情
在公司和在家基本处于忙碌状态,宝宝一看见妈妈拿手机就很生气,所以跟小伙伴儿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于是上班路上的问候和下班路上的八卦成了作者君维持友谊小船的重要方式之一,谁说做了妈妈就与世隔绝没朋友了呢。
3、休闲娱乐
声明:作者君智商太低基本与任何游戏无缘,就连火爆得不得不得了的消消乐游戏,作者君都表示很难(很无趣)。
所以,作者君的唯一休闲方式就是看电视(电影都不怎么看),看什么电视呢?当然是经典的啦,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也认不出来几个明星。
细数一下前前后后完整看过的电视剧《士兵突击》、《亮剑》、《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美人心计》、《甄嬛传》、《伪装者》、《琅琊榜》、《欢乐颂》等,其他的也就陆陆续续的看过中间一部分,然后过滤掉了,娱乐节目《非你莫属》、《超级演说家》较为常看,对火得一塌糊涂的《跑男》实在无感,之前还特别喜欢《爸爸去哪儿一》,二三基本没看。
如果大家实在无聊需要看电视打发时间,建议大家还是看一些经典的有启发意义的电视剧,有人跟我说玛丽苏偶像剧什么的看多了人的智商会下降,所以智商本来就不高的我更不能看偶像剧了。
例如我看《康熙王朝》不下三遍,为啥呢?一是喜欢陈道明,二是对康熙非常崇拜。从这部电视剧里我看到了康熙少年时的隐忍、中年时的野心、壮年时的稳重、老年时的情怀,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那种文能出盛世武能定乾坤的万丈豪情,那种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一揽天下英才的气魄与胸襟,都让我着迷,每看一遍的沉迷状态估计跟很多人看到让人振奋的鸡汤一样,这就是我的鸡汤。
还有《琅琊榜》,让我重新认识胡歌,曾经非常喜欢的逍遥哥哥,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车祸后的胡歌和惨战后的梅长苏都应了这句话,与其说梅长苏是胡歌演的,还不如说他们就是一个人。除了画面唯美、情节紧凑、制作精良,我更推崇这部电视传递出来的价值观。世界上真的没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的事情,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你做了,迟早会被人挖出来,做人还是要坦荡荡。此外,电视剧中对皇权的挑战,不正是如今社会对法制社会的呼唤,没有任何人有权利决定别人的生死,只有法律有,而法律就应该崇尚公开公平正义。
总之,我们要看的电视是对我们有积极作用,充满正能量,呃,其实偶尔看看《新闻联播》也是不错的,如果你以后要考公务员,那就从现在开始看吧。
4、休养精神
工作一天很累,满脑子都是工作上的事情,在这段时间可以好好梳理一下工作上的事情,说不定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新的思路。作者君很多报告中的创新点都是在公交车上想到的。
如果没有工作的尾巴需要处理,可以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闭目养神,放空大脑,放下疲惫,带上笑容,准备迎接家里的宝宝。
其实从来另一个角度看作者君还是城市变化的见证者。
5、培养一项新技能
很多人都想做一名斜杠青年,作者君没有这想法,要想把爱好变成赚钱的工具那得付出很多,也坚持不下来,其实不为了赚钱,为了现在的工作多掌握一项技能也不错。
例如作者君学习PPT,每天看一些这方面的网站、书籍,再跟有同样兴趣的人交流心得,进步蛮大的,至少之前领导要做什么PPT,基本与我无关,现在一些设计和美化都让我参与,被领导重视了离升职加薪还远吗?
例如爱好写作,给公司微信公众号投稿,除了提高了写作能力,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如果阅读量高还有稿费了。最近开始在简书上写写画画,总之,是对个人的总结,对生活的感悟,对工作的看法,若干年回头再看,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我们成长的见证。
虽然有这么多事情可以做,其实作者君还是希望有机会能找个离家近的工作,免去了旅途的劳累,从而让时间过得更有价值,一切就看机会吧,目前作者君能做的就是好好利用她的三个小时。
网友评论
每个时间段做什么(自由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