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理论@产品路,让生活触发思考
人最擅长的领域,源于有效榨干自己

人最擅长的领域,源于有效榨干自己

作者: 赵晓璃 | 来源:发表于2017-12-26 18:35 被阅读13021次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随着咨询案例的累积,我渐渐发现了一个悲凉的事实,那就是,站在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太多的人被一份“好工作”给坑了,他们沉迷于一份“丰厚的工作”无法自拔,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人大展宏图,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心有不甘却无力改变。

于是他们总是在想,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自己可以重新选择,是否就就能扭转今天不尽如己意的格局和命运呢?是否就能练就一身不可替代的“绝世武功”呢?

然而事实却是,即便你足够幸运回到了过去的某个点,比如高考时重新选择专业,或者是毕业时重新选择第一份工作,你重新做出了一份看似正确无比的选择,你此生的命运可能依然无法改变。

正如有个观点强调的那样,你自身的系统结构,决定了你无数个行为方式,推动着你遵循大数定律,奔向无法扭转的命运。

一、一定要找到擅长的领域才能出发吗?

年近40岁的吟秋(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家人不惜重金打点人情托关系给自己找的这份稳定的工作,如今说不行就不行了。 

吟秋是石油系统的一名普通不过的员工,这几年行业急转直下,经不起冲击的企业纷纷倒闭。 

一想到自己未来不知道哪天可能会面临的“裁员危机”,再想到自己这些年来似乎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本领和能力,加上如今的岁数上有老下有小,老公也是普通不过的工薪阶层,家里不能没了她的收入,她的焦灼和不安可想而知。 

通常说来,我们很多人都会在两个重要关口做出草率的决定:一是高考填志愿,二是毕业后选择第一份工作。 

吟秋回忆说,自己当年的语文成绩不错,如果当时选了中文系,或许今天就不会如此焦虑了。 

我接触过很多类似吟秋这样的咨询者,在他们看来,正是因为自己找不到擅长的领域,所以才不能全力以赴。 

但在这个问题背后,还潜藏着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不曾全力以赴,你又如何去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

二、不敢全力以赴,注定和成就无缘

想要说明这一事实,就不得不普及一个概念,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无疑是古典经济学和现代宏观经济学最基础方法论假设及经济学科学化的出发点,在职场中,效用函数可以用来表示你每做成一件事情给你带来的满足感或成就感的量化表达。 

举个例子: 

一个人付出的努力单位(X)与成就感(Y)之间的效用函数为Y=X² 

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如果付出的努力是1,成就感也是1;付出的努力是2,成就感为4;付出的努力是3,成就感为9......

问题来了:这个人每多付出一个单位的努力,获得的成就感增加值是多少? 

从1个单位的努力到2个单位的努力,增加的成就感为3个单位;从2个单位的努力增加到3个单位的努力,获得的成就感增加值为5个单位...... 

于是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付出与成就感的效用函数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付出,效用(增加的成就值)会逐渐递增,并且增量越来越大。 

这个结论非常重要,我们把这个结论反过来说也毫不违和,那就是,如果一个人吝啬投入与付出,连1个单位都没有,那么TA所获得的成就感是极低的——越不想付出,就越难体会到成就感,甚至于稍微一松懈,成就感锐减。

三、你要的根本不是重来一次的选择

网络上有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个“假如可以重来,你将如何选择职业”的故事。

视频里出现了各种职业的从业者,有模特、设计师、老板、摄影师,等等。 

首先亮相的是个模特。

她吐槽说这行太累了,吃不饱饭是正常,为了减肥,曾经连续吃了几个月的火龙果催吐,穿高跟鞋一站就是一整天,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脚磨了七个泡。

如果重新选择,这位模特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设计师,觉得设计师可以坐在高档的写字楼里面,喝喝咖啡画画设计稿,既舒服又清闲。

镜头切换到一名设计师那里。

这位设计师说,自从自己做了这个行当就没有睡到自然醒的时候,客户经常让自己改稿,最要命的是改来改去居然告诉你第一遍最好,真是窝火到想骂人,由于长期熬夜,鱼尾纹和白发长得比年龄还快。 

如果重新选择,这位设计师希望自己能当老板,有钱,并且大家都听你的,多爽啊。

这时候老板来了。

老板说,他承担的东西比一般人多,赚了钱还好,亏钱了只能自己扛,压力非常大,也没时间陪家人,对孩子关爱更少,内心总有愧疚。 

如果重新选择,这位老板希望自己能成为摄影师,他认为摄影师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且很自由。

而从摄影师的口中我们才知道,原来搞摄影是一件事非常烧钱的事情,并且有些照片你喜欢别人欣赏不来,照样会没有收入,甚至于自己没钱的时候,只能从父母那里要.....

很多对现状不满的人总会心怀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回到那些重要的人生节点重新选择,会不会比现在好呢?

电影《回阵》里,教练说了一番让人回味无穷的话——

“你懂什么叫未来吗,史考特?未来就是你现在所做的一切的回报,而你现在只是一味的放弃,相信我,这样是没有未来的。史考特,但愿你生活中别像这样轻易放弃,因为生活本身比橄榄球艰难的多。”

四、时光的算法

如果你了解时光的算法,这个问题将不再对你构成任何困扰。

该时光模型由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要素构成—— 

“过去”是局部无法改变的条件,是你抓在手里的牌; 

“现在”是选择分配点,是你运用思维方式,将手中的牌进行分配; 

“未来”是各种可能的概率与损益值统计学的结果。

该时光模型认为,对于“过去”的部分,我们必须冷静接受,重点放在分配资源的“现在”:包括极度专注、主动选择正确的思维模式分配现有的资源,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计算。

如此,我们方有可能在绝境中突围,甚至将烂牌打成一手好牌;而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正确的思维模式及理性的分析能力,即便手握一副好牌,也容易打成烂牌。

1、决定未来的并不在于你的过去

有太多的人一味深陷在过去,耗尽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情绪试图改变过去,例如前文中的吟秋总是不断地在脑海中假设:如果当初换一个选择,那么今天又会是怎样?

要知道,这种以缅怀、悼念、懊悔为主的时光消耗方式,往往影响着我们下一个更为重要的环节,那就是关于“现在”的决策。

沉湎于过去的人,总是把自己拖进了无休无止的“要是那样就好了”的假设中,自欺欺人般列出各种错误的已知条件,反反复复懊恼悔恨,错过了今天的最佳改变时机。

即便过去能如吟秋所愿般发生改变,她今天就不会有烦恼了吗?

未必。

如果十八年前吟秋中文系毕业进入一家纸媒做编辑,今天的吟秋遭遇的焦虑并不能因此减一分,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纸媒迅速衰落,如果吟秋的工作状态依然和今天一样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迎接她的同样是朝不保夕的未来。

真正决定未来的,并不在于你的起点,而在于你如何运用正确的思维对现状进行理性的分析,重新分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专注度和理性思维尤为关键。

2、职业化是每个职场人基本的能力与素养

事实上,不论任何工作,只要不是十分厌恶与反感,你的专注程度决定了你的学习速度和成长速度。

在吟秋这里,她缺乏心无旁骛专注做事的体验,掺杂了太多个人情绪,她原本遇到过一些绝好的成长机会,却因为情绪一味抗拒,结果错失良机,让人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比如写财务分析报告这件事。

领导曾经有意安排吟秋写分析报告,但她认为财务报告无聊极了,情绪上非常抵触,写了几次效果也不好,干脆就推掉了这部分工作。

显然,她低估了“做好眼前事”的重要性。

事实上,写好财务报告的背后绝对不是文笔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对单位业务和专业知识的熟练度,还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站在报告使用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等等。

这种能力,叫做“职业化”:不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面,我们都可以选择用专业的态度面对它,做到精准而熟练;并且在行动之前,就已经去除了恼人的情绪成分。

3、“确定感”产生于无意识的大脑机能,会给我们带来彻头彻尾的错误。

毫无疑问,不确定性才是宇宙的基本秩序之一。

而对不确定性的不同感受,可以用来区分青少年与中老年。

在青少年眼里,不确定性是充满可能的未知世界,是不计算投入产出的梦想,是不评估繁衍组合的爱,是无知无畏无惧。

在中老年眼里,不确定性是陷阱与毒蛇,可以的话他们愿意花钱摆平一切让自己不安的“不确定性”。

比如吟秋的父母。

他们对女儿有强烈的掌控欲,不允许走出校门的女儿遭遇不顺或坎坷,与此同时,吟秋又刚刚好是一个“乖乖女”,虽然心底或有不满,但依然戴着“不确定性”的紧箍咒,为逃离充满不可确定性的未来惶惶不可终日。

以至于,吟秋一定要找到100%确信的天赋领域,才愿意投入。

布鲁斯说:概率和结果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可能的事情没有发生,不可能的事情却发生了。

何为成功?

成功其实更是一种概率事件,你在一件事情上持续投入下注,你赢的概率就比随机下注的人大,这才是“成功”的真相。

最怕的是什么也不做,胜算的概率自然为零。

4、我们的大脑擅长自我欺骗

正如尔布雷斯说的那样,当面临要么改变想法要么证明无须这么做的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忙于证据——我们的大脑有极强的自我说服能力,可以令这种紧箍咒毫无痕迹。

最难改变的那样东西,是观念。

彼得·德鲁克认为,观念的变化不能改变现实,但能改变现实的意义。

五、有效榨干自己,或是人生最优解

事实上,吟秋所纠结的选择并不真切存在过。 

她一直奢望找到自己的天赋领域获得“瞬间逆袭”的神话,但可惜的是,神话从来不会出现在现实中。 

对多数普通人而言,与其苦苦把自己陷入“头脑游戏”进行所谓的选择,倒不如面对现实,“有效地榨干自己”。

有这么一个长着天生坏学生模样和坏脑子的孩子,因为成绩差备受歧视,唱歌成为他唯一的自尊来源,高中时代就开始在餐厅做歌手。 

当时的歌手有两种,一种是“驻场歌手”,专业唱歌掌声雷动的那种;一种是“嘉宾”,需要不断窜场,不仅要会唱歌,还需要负责调动现场气氛。

比起来,嘉宾的收入更高,难度也更大。

为了这份高收入,这个人选择“榨干自己”——他组织了一支乐队,一边旅游一边演出。

然而不幸的是,在唱歌这条路上,这个年轻人看不到希望,直至歌厅行业由盛转衰,然而多年的“自我压榨”下来,他成为了一个集唱歌、舞蹈、主持样样精通的老油条了。

再后来,一起搞乐队的兄弟给他打电话,说有部电影需要一名会山东话的演员,就力荐他过去,演出了生平第一部电影,竟然获得了成功。

这个人一鼓作气,干脆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那一年,他28岁。

32岁,他出演电影《疯狂的石头》,正式开启了演员的职业生涯。

没错,他就是黄渤。

从初涉影视圈到真正火起来,黄渤一共拍了22部影视作品,其中只有4部收获好评,其余18部被骂成“烂片”。

当我们再次回顾他的过去时你会发现,他每一步都不遗余力地投入甚至榨干自己,直到尝试出一条有所成就的演员道路,偶然背后更是很多必然。

因为唱歌的经历让他台词功底深厚,舞蹈经历使他表演具有形体感染力,多年窜场经历使他锻炼出了超高的情商,他在业内的口碑和人缘极佳,这一切,和他对待每一份职业经历的认真程度不无关联。 

只有我们回过头去看时,你才能明白什么是“连点成线”、“功不唐捐”。

当下即道场。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非要走到自己设定的路上才开始全力以赴,这是最愚蠢的做法;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分钟的工作做好,唯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内功才会增强,才会拥有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最后,引用一句话做为收尾结束今天的文章——

要知道,曲折的人生并不可怕,大多数人正是毫无曲折地一路滑下去的。


作者简介:赵晓璃,职场作家、职业生涯咨询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LinkedIn领英中国专栏作者。著有《怕麻烦才是你最大的障碍》、《请停止无效的努力》;2017年新书《停止盲目努力:你的人生需要再设计》三个月销量破五万册。

相关文章

  • 人最擅长的领域,源于有效榨干自己

    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非要走到自己设定的路上才开始全力以赴,这是最愚蠢的做法;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是把每一分钟的工作做好...

  • 人最擅长的领域,源于有效榨干自己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随着咨询案例的累积,我渐渐发现了一个悲凉的事实,那就是,站在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太多的...

  • 人最擅长的领域,源于有效榨干自己

    写在前面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现了一个悲凉的事实,那就是,站在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太多的人被一份“好工作...

  • 人最擅长的领域,源于有效榨干自己续

    2、职业化是每个职场人基本的能力与素养 事实上,不论任何工作,只要不是十分厌恶与反感,你的专注程度决定了你的学习速...

  • 真正优秀者,都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优秀者的自我修养

    真正优秀的人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榨干自己擅长的领域,扩宽自己喜欢的领域。 看到这句话可能很多人就会有些迷茫,活了半...

  • 最擅长的领域

    这个话题,常让我打怵,特别是公开地说自己擅长的领域,更让我觉得有自我吹嘘的紧张;然而如果说自己没有,那好像又太对不...

  • 榨干自己

    日更是一个督促自己每天输出的活动。 偶尔有些天状态好或是输入内容多,就能够超常发挥,一天多写几篇日更存着,想着万一...

  • 如何促进教师成长

    从事管理工作以来,最擅长的应该就是给老师们布置任务。老师们在榨干着自己所积累的专业知识,完成布置的任务。当他们的知...

  • 我“最擅长”的领域

    “最擅长的领域”这个题目好难,许多领域都是相通的,很难去比较哪个强于哪个,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

  • 未来最擅长的领域

    把自己擅长(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就能无限地逼近成功。当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第一秒是疑惑「我最擅长的是...

网友评论

  • 沐晨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看我好,我看你好,真都是这样的
  • 时光漫步ynyuxi:选择了就无悔
  • 顽石_Shu:这山看着那山高,不能够踏实专心做好手头的事情,希望问题自然解决,要知道此处的问题下一个地儿也有,投入了自然会有收获,路是走出来了,不是安排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
  • 透明的双手:人啊,迟早会发现自己的天赋的,但朝不朝那儿走又是另一回事了:underage::black_nib::game_die::on:
  • Monica炫儿:赞!写出了我想写的,看来我的功力还差很多😋
  • 九月的梦e:写得真好,看完很有收获👍
  • 春暖花开的美好:现在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一定是未来成功的基石。
  • 枫林上学:总结的特别到位,真的就是这么回事。
  • f0059f910e0f:这里面的人是不是傻,居然没人想当房东? 真想看看房东怎么说,不知道有不有房东抱怨:当房东好麻烦的,一个月好按时收租,还有的租客没素质....
    f0059f910e0f:所有的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为生计烦恼,有的人只是因为眼前的不顺烦恼。争取成为更好的自己 !
  • 啄木鸟治:说了半天 其实还是看你爹是谁
  • b38a104b133d:不去做,胜算概率为零。
    遇到强手,总希望自己瞬间逆袭,
    这个就是当下的我,我要努力从小事做起!
  • 谌历:是的,全力以赴做好当下。
  • HappyJoy:曲折的道路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有果断去做事的决心和执行力,然后坚持下去。谢谢作者写出这么用心的文章,以此共勉。
  • 李庆_4ee0:全力以赴,有可能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 鏞傑:早安。
  • yoyo_zhulin:感觉好像说得就是我😂 总是觉得自己没找对工作,总是觉得要找到适合自己喜欢的工作就会很努力
  • 098a42f93bed:请问如何有效的榨干自己 @赵晓璃
  • 098a42f93bed:如何有效的榨干
  • 098a42f93bed:如何才能有效的榨干自己?
  • 098a42f93bed: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正确的思维对现状进行理性的分析,重新分配资源呢
  • 098a42f93bed: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如何选择分配点,运用思维方式,将手中的牌进行分配呢
  • 098a42f93bed:未来就是你现在所做的一切的回报,
  • 098a42f93bed:所以付出跟回报不一定是成正比的,付出跟成就感才是真正成正比的。
  • 098a42f93bed:怎么算是全力以赴呢?
  • 8515c6a02c60:写的太好了,能纠正很多完美主义者的误区。
  • wish姜楠:是的,就是写给自己看的
  • Jennifer小姐:不管哪个行业,先做好手头上的工作,然后利用空闲时间充实自己,多学些其他技能
  • 528f3717aa33:比较有感悟,没有真正的努力过,如何去说自己不行。珍惜现在,抛掉过去。
  • 与时俱进每天进步:文章是不错…就是看得有点头晕…好专业
  • 法克来福:好像是专门写给我看的!
  • 雨夜梅子:很棒的文章:+1::+1::+1:
  • b0d0a7aa4f7f:写得太好了,重新进行了自我反思与思考。
  • 64acdd80ae0c:谢谢你的文章。
  • 阿修罗汉果:谢谢了
  • 596e271c467d:挺好的鸡汤,做到不易,
  • 还在喝咖啡:很具有指导性、方向性,谢谢作者!
  • 贾贾先森:等你爱上一个人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贫穷限制了你太多的东西,你不得不努力担负起责任。
  • 扬帆行彼岸:好文。感谢
  • 孤山踏歌:榨干自己,再充电,再榨干,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能看到新生!
  • 梅子的日志:写的很好,就仿佛是写给我看的。我刚刚辞职,打算自己做喜欢的事情,我要向以前在公司做口译一样,榨干自己,把所有能记住的词汇都记住,尽最大努力让外语表达精准。我自己做日语培训,也要做到尽善尽美。给自己加油!
  • 青菜一颗:未来就是现在所做的一切的回报💪
  • 野读书主编_田夫:正所谓别人的都是好的,工作也是如此,都觉得除了自己这个行业,其他行业肯定都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其实只是没接触到而已,同样的态度,换份工作,换个行业,只会多出一份厌倦。
  • 七灵犀:特别喜欢这种嘎嘣脆的文风
  • 51de050bb998:学习了,有时候我们就是意识不到因果规律,总是痴心妄想,看过文章后很受用,无论当下怎么样,我们都要去付出而不是等待。:fist:
  • 秋风乱谈:有效榨干自己才是最优解,谢谢:+1:
  • f367a9554772:准备榨干自己,奋力前行。 榨干,榨干,榨干,榨。
  • 0ee71f6b9460:正如我,总是感觉大学生活没意思,然而其实只是你太懒罢了。
  • 斧正堂:钱钟书那年只用一句话就说清楚,但我们现在看到了更加丰富的诠释!🌷
  • db596ed9b193:总想努力,安逸却打败了大多数人!
  • 智灰王国的女人:看了后很有感触。谢谢你。😊
  • 项子潇:赵老师,写得真棒
  • 林窗鲸落:《请停止无效努力》我在看,原来还有《请停止无效的努力》,啧啧啧,不明觉厉
  • 悟剑声:这个世界上缺的都不是工作,而是安身立命的手段
  • kevinlu1:看了这篇文章,对于我目前的处境很有启发,目前能做的应该是做好每一分钟的工作,增强内功,不再缅怀过去或作任何假定。感谢晓璃老师。
  • 巫师的毒汤:是领英那个小姐姐吗😳😳
    赵晓璃:@巫师的毒汤 是哒:)
  • 爱上山与海:当下即道场。我的理解是,即使当下的工作、生活是不适合自己的,认真对待的话,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就算学不到,那也是一段人生,并不因为“不够顺心如意”就没了价值。
  • 5dao:赵玻璃,看了下你的文章列表标题,吆吆吆
  • 5dao:这个鸡汤可以,我喝了,加收藏,有几个引用很喜欢😊
  • ba506788ebfb:榨干感觉有点血淋淋,想到无良老板榨干底层员工~
  • waitingforyou5:写得真好😊
  • 大脸妹PP:最近很疲惫,不知道付出的努力有没有意义,看完作者的文章,好像一股清流慢慢涌入心底,赞一个
  • 十萋:请问最后一张图是哪部影视?
  • 蜂榴倜傥:确实如此啊
  • 0c015253383c:写的很好
  • 实在不懂:没有区分过什么喜欢与不喜欢的事,只觉得选择既然已经定下,要么果断放弃,要么勇往直前
    098a42f93bed:@实在不懂 真羡慕你的果断
  • 困兽阳:写的特别好
  • 修道院羔羊:好文啊!
  • 秞星:本来想去自习的,还是打开了手机,真幸运,看到这篇文章,要去自习了。谢谢作者☺
    秞星:@慕伱 嗯嗯😊
    慕伱:还在读书吧?好好享受这样的时光吧🙃
    顽石_Shu:@秞星 还在读书吧?好好享受这样的时光吧🙃
  • 春天的麦笛:好文,留言慢慢看!内容非常好!
  • 心若安一切安好:文章给人启示,值得一看。
  • 说书人橙溪:也有过这种想法,如果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领域,会不会轻松许多,其实,明知道都需要努力,就是心里抗拒在不喜欢的工作上浪费精力。
  • 汤圆蜀黍:想到了汪峰的生来彷徨
    朋友啊 这生活会把你的骨折断
    而它从来就只是在袖手旁观
    不如像一块石头一样的滚吧
    因为像我们这样的人生来彷徨
  • 徐飞_d476:很多事我别无选择,但是我可以死磕自己跨界学习把选择的事情做到极致,因为能力是可以在不同领域迁移嫁接分解重组的,做乞丐你可以努力做到八袋长老😂
  • 红学砖家:一语惊醒梦中人
  • 浮生半盏茶:做好现在事,规划未来路
  • cathy小美:好像是专门写给我看的!深有同感
  • 傻脸_19d7:真的,我是一名应届毕业生,感觉这篇文章对我来很有感触,真的谢谢
  • bda1c4ab26b7:如果自己都不愿意更多的去投入,那么,凭什么对你的不投入索要产出?
  • 熄灭的烟:人不被逼到一定时候,都是得过且过。我就是这样。
  • 营盘:真的是这样,最喜欢擅长的事,把自己能榨干的事业,不成功便成仁,蛮好人生这样才有意思
  • 暮霭画楼:但有的时候面对自己并不十分擅长的领域,有一些机会和资源是很难抓住的。不知道该怎样去抉择?

本文标题:人最擅长的领域,源于有效榨干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wj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