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非要让这个世界高看你一眼?
凭什么我们内心里不能有自己坚定的东西?
我们想要的,只不过是让自己看起来有一点不一样。
一点点就够了...
1. 为什么还要读书
01 可能性
“读书这个行为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然而它代表着我们还没有完全认同这个世界。还在追求更多的可能性,还在探索不一样的生活方式”。---陈平原教授
回想自己最难过的那两年时间,书籍是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朋友”。在我最彷徨无助的时刻,那些时而热烈时而平淡的人生;那些不卑不亢、顽强生长的生命。在我身处异乡的那几百个夜晚,是这些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故事陪伴在我的左右。让我的世界不再封闭那金沙江畔方圆几十公里的营地范围中。不再限制于自己狭隘的世界,为我打开了更多平行世界的大门。
如果我们的生活变得只有一种选择,我们应当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那两年无知带来的痛苦,如今看来都是青春里美好的印迹。看不清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和无法逃避的荆刺,会让人变得盲目的慌乱和焦虑。往日的执念,日后都将化为成长后的果实。
入世皆俗人,但往后的日子里总可以选择俗的不太一样。没有淌过沟渠,又怎么会认真的去看地平线上的风景。没有折腾到自己无能为力,又怎会甘愿承认“平平淡淡才是真”。很多事情没有亲身经历过,就没有发言权。然而生活一直培养我们的却是向职业化的方向发展,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可能都经历不了太多。
但我们还是可以选择,通过其他的方式去看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去探寻不一样的生活,读书就是这众多方法中的一种。
时常让自己从自己熟悉的一切中抽身而出,去面对更多新鲜的事情,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借此丰富自己的见识,让思维保持敏捷,分得清真假,辨的了是非,看得懂故事。
02 知识
如果说看到人生的更多可能,是读书最有魅力的一个地方。那么另一种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获取知识。
在我们有限的教育经历里,获取知识的途径大都是相对的固定。从学校发的书本中获得、从教室的课堂上获得。这种行为现在看来更像是在填充知识,很少是在汲取知识。更不要说,让人自发的探索知识。
很多人都说自己在离开课堂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习和阅读。因为考卷上教会我们的答案,只能解决考卷上的问题。真正的学习知识,其实才刚刚开始。很多人学习了十来年,可能都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真正的高手,都是那些掌握了获取源源不断的知识和能量的人,读书正是其中一种简单易操作,却回报巨大的的事情。
以上两点,就已经足成为我们读书的理由,并且值得我们一直读下去。
……
2016.西藏2.如何读书
01 源头
相比之下,这个世界里真正好的东西,真的不多。物质上如此,知识也同样如此。
所以选择的第一步,是先找到“知识的源头”。
《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即相当于17世纪学者毕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量的总和。近30年来,人类生产的信息已超过过去5000年信息生产的总和。
新理论、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使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知识的半衰期在18世纪为80~90年,如今可能在你刚上大学时学习的理论和技术,当你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我们以往“惜字如金”的态度去面对这些内容,不久之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变得“瘫痪”。如今我们面临的不再是“书山”,而更像是“海洋”,不明情况的人就像是在大海里游泳,永远看不到地平线…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新知、学习更加高级的思维方式。或者,哪怕能从他人的故事里获得一点点心灵的安抚和激励,都是好的。然而现在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信息,同样消耗着我们的精力,却更像是在浪费我们的精力。我们既没能从中获取知识,也不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古典老师在新书《跃迁》里提到,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判别知识的类型,懂得去寻找知识的源头是正确成长的第一步。如果我们细心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大众信息当中提到的很多内容,其实都有相同的出处。那些出处就被称为是知识的源头,就像是河流的源头一样,整个系统中浓度最高、最精华的部分。在这些内容上付出的同样的精力,收获到的价值却是截然不同。
02 选择
世界上并没有多少事情是“在没有使任何人情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的”。选择的奋斗就意味着放弃休闲,选择了冒险就意味着与安逸背道而驰。
万维钢老师在《万万没想到》的开头就揭示了这个时代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物质丰富、欲望弥漫的环境里。我们应当具备一种基本的“取舍”思维。
然而如今我们的生活,时间变得越发的“碎片化”已经成了无法逃避的事实。相对完整的时间于我们而言是那么的珍贵,就算是找到了源头,我们恐怕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深挖所有的内容。
小时候我们出游时,景区里常常能看到那些身前摆着大、小玩具的摊贩,这些玩具成矩阵状排列,我们通过购买商贩手中的竹圈,来获得套取玩具的机会。在这整个过程,追求的其实是一种眼下欲望的被满足感。
当我们拿到一把竹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问题:我们要套什么东西?矩阵中相对容易中的,大都是不太能让人满意的物件。越往远处延伸,物件就变得价值越来越高,套中的几率也变得越来越小。
整个过程中,如果你的目标不够明确,总是套一次不中就换一个目标,来来回回什么都去尝试,极大可能是到最终你会一无所获。相反那些一开始就有明确目标,并且敢于一再尝试同一个目标的人,往往可以拿到自己心仪的物品。
这种类似的机制,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非常的普遍。如果我们用心去思考这件事情背后的原理,我们能够得到的结论也非常鲜明。那就是在选择和决定之前,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
更准确的说光有坚定的目标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有魄力去取舍。
想不想要,想要多少。
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或许很多,但坚定的去追求的人却是很少。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成功的道路有时候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其实并不多。
03 内化
“取舍”已经够残酷了。然而更残酷的是,如果你不能将你所获得的知识整合起来,它们顶多就是一盘散沙,成为不了金字塔,这也是获得知识最关键的一步。
物理上的结构大家都见过,类似碳原子构成的钻石,混凝土浇筑出了摩天大楼。知识点如果之间能够像晶体一样,在知识点之间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
知识中常见的结构有四种:树状、关联、序列、数据。(古典老师的得到:超级个体专栏,有专门的一篇文章解释。)
我们吸收的信息多、掌握的知识多,不代表我们能够随时调用这些知识和技巧。然而更多时候,如果不能用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创造价值,那我们的阅读也无非就是自娱自乐。
尝试在看完一本书后,用自己的话向身边的人转述一遍。是不是能让一个从未看过的人大致知道这本书里讲的是什么。如果再精简一下,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呢…
04 “随意”
上面说的几点都太正式了,而且都非常的“功利”,如此这般非常的无趣。
然而,我们成长的本质就是“逆人性”的。
但是,我们的生活也不应该总是如此。
某个洒满阳光的午后,某个独走异乡的街头,一次独自旅行的列车上…..翻开一本总是背在身上却迟迟舍不得看完的书。用美好的故事,消磨这注定留不住的时光。
生活,本该如此简单…
2016.拉萨3.读书后的改变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多元化的。
大的方面,科技不断的满足着人们的欲望,秩序维持着统一和与和平,各种看不见的因素无处不在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个人而言,世间百态,千人千面。我们被自己的价值观念所影响,追求着各自的生活,每个人都像是在自己的道场里修行……
用矫情一点的话说,“我们都在各自朝圣的路上”。
01 获得基本的素养
用科学的思想去看这个世界,会发现很多我们认为是“常识”的事情,其中都存在着“偏见”。在生活中让自己培养一种科学的综合素养,会让我们善辨是非,同时也能看清“谎言”。
看清一个事物背后的东西之后,往往会让你的价值观有极大的改变。有时候这个世界并没有我们所看到的这般美好,我们都应该具备一点“辨认是非”的能力。
除了科学,还有许多基本的素养,需要我们自我完善,如今这些东西,永远都不会有人来要求我们学习了,因为连“他们”都不具备…
02 俗的不太一样
少年时爱看武侠和科幻,对未知的东西总报以无限的遐想。长大后独爱柔中带刚的文字,它得以让我从中汲取更多面对现实生活的力量。
经历的越多,看事物的“基准线”也在改变。如今热爱那些有血有肉的文字和真实世界里的那些,真实的故事。
用故事取暖,借文字安抚内心。
入世皆俗人,但总有些人和你我俗的不太一样。
03 泯灭偏见
“谁说月亮上不曾有青草,谁说可可西里没有海…”。这句歌词是我众多喜爱的歌曲中的一句,同时喜爱的还有这个人的文字。
“不要一提丽江就说艳遇 不要一提拉萨就说流浪。不要一提内蒙就说草原, 不要一提新疆就说羊肉串和切糕、大盘鸡和馕 。新疆新疆,那里的人们和你我又有撒两样? 一样红尘颠沛爱恨别离、希望失望,笃信或迷茫、莫以正嗣中轴自持,把新疆当远房远方 这个时代哪还有什么边塞?谁说动人的故事,只配发生在北上广?”--《好吗,好的》
“信息不对称,带来地域黑。双眸不平视,带来分别心”…我们的“偏见”还有很多,抛开那些人性的驱使,更多时候是我们的不知情和不明白,我们应当为自己争取这个权利。
这个世界上真正“公平”的事情本就没有,相对“公平”的事情更是不多。读书就是我们获取知情权的最佳方式,也最公平。
既然命运不公平,那就用知识去改变它。
结尾处,依然是引用一段陈平原教授的话来诉说一些不可逃避的事实:“现在我们知道很多读书多的人会成功,但很多不读书的人也很成功。有更多的人是读了一辈子的书,都不成功。所以说,读书不一定能成功,或者说,“开卷”未必“有益””。
读书于我们而言,更应当看做是一种现世的修行法门,将读书当做是生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进食、行走一般自然的行为,常此以往时间一定会给我们想要答案。
既然来自山川和湖海,就不要让自己止步于眼下的失望和无奈....
在路上。
2015.云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