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2841034/57b336ca1c40826e.png)
余氏的上位在《甄嬛传》里是甄嬛得宠的前奏曲,尽管是不和谐的音符却从她身上也能得到点启示。
余氏从一个倚梅园的宫女能攀上皇上,说明余氏还是有点灵透之气的,她善于抓住机遇。
甄嬛去倚梅园祈愿,余氏则被派到倚梅园当差,皇上本来是最不可能出现在倚梅园的人。
因为正值宫中除夕佳节,满座济济一堂,谁都在盯着皇上这个主角,可是案上一枝绽放的红梅偏偏勾起了皇上对纯元皇后的思念之情。于是皇上抛下众人去倚梅园凭吊故人。
甄嬛是那个被诗词浸润过的女子,能表情达意的最佳途径永远是吟诵诗词。
对着梅花,她又应情应景地吟出“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这似乎是文青们通关的密码,一经念出就被撞上来的皇上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
“后宫没有知音久矣”的落寞总会不时让皇上怅然若失,所以一听到此诗的皇上立马神清气爽,翻过倚梅园来也要找出那个他心目中的知音。
余氏竟然听到了甄嬛的吟诵,还悄悄记在了心里。于是在苏培盛得令大搜寻的时候,余氏成了那个恰好穿上水晶鞋的好运人。立刻奇迹般地从一个下等宫女升成了得宠的答应。
![](https://img.haomeiwen.com/i12841034/e1d87826d51af90f.jpeg)
皇上得到余氏估计便清楚了那晚的知音不是此女子,不过那又怎样?他在余氏身上找到了新奇有趣,还发掘出她别的才艺:唱昆曲。
后宫的女子那么多,后宫的时间一天捱着一天,左不过不是这个便是那个,喜欢了就逗弄逗弄,不喜欢了再撂开手,横竖总有新鲜的扑上来,一茬接着一茬,既然这段时间出现的惊喜是余氏,那就她吧。
皇上这样想可不代表穷人乍富的余氏这样想,余氏沾沾自喜之余,早把自己本来是偷来的好运这茬给忘记了。
她可能做宫女的时间还太短,还没有见识过皇宫翻手云覆手雨的冷酷本质,以为自己一朝得势就会时光永驻。
她也不是不会看人下菜碟,对华妃她就褒有敬畏心理,一个劲地巴结,对欣常在淳常在她就很不以为然,敢越权送进慎刑司。
最看不懂的是她对皇上身边的小厦子的为难和折辱,本来她宫女出身,对身处的底层应该有着最基本的同情心。可她仅仅为跪在殿前小厦子不给通报便将仇恨记在小厦子头上,罚小厦子手剥核桃。
余氏最大的错就是她把偷来的好运当成了理所当然,不深究原委,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怎么惹眼怎么来,怎么招恨怎么来。
偷来的毕竟是偷来的,其实只要稍稍用点脑子,想想皇上当初倚梅园因何神魂颠倒,再联想联想为何皇上近日跑御花园赏杏花去得那么勤快,就不难猜出自己倒底嫁接了谁的好运。然后低眉敛颜,站个队,服个软,说不准就是另一场人生了。
可如今,还是自作自受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