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
给一位老年丧偶的老同学介绍对象,忽然想起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流行的四川方言“煽盒盒”。“煽”的意思是追求,盒盒指的是女生,男生则叫做“盖盖”。盒盒和盖盖的后一个字都是儿化音,读轻声,如此才有味道。
老同学姓汪,当年我们班最早煽盒盒的就有他,现在又要“煽”了。
煽盒盒大致可以解释为耍朋友。因为是男方主动去“煽”,所以或多或少有一点点“泡妞”或者“撩妹”的意思。与泡妞不同的是,那时煽与被煽者都是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对男女情事一无所知,只是觉得新鲜、好奇,在一起耍很安逸。
为啥不说追女友谈恋爱呢?凡是过来人都晓得,在那个谈性色变的时代,任何与“爱”有关的字眼都是禁忌,是资产阶级的东西。男女之间,就算你是正常交往,稍有不慎,便会招来闲言碎语。煽盒盒便成了最好的掩饰。
学校尚未停课时,我们都假惺惺地在课桌上画出了“三八线”,男女同学绝不轻易假以辞色,一个个俨然都是规规矩矩的道学先生,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叫早恋。忽然有一天,不上课了,成了脱缰的野马。忽然又有一天,又成了知青。茫然中被压抑的荷尔蒙有了某种冲动,第一批下乡的知青公然谈恋爱了。
老汪比我大几个月,先下乡,而且一下乡便有了“盒盒”——一个同年级的女生。逢场天回了县城,便吹嘘已经到了两个人悄悄约会的地步。“拉过她一回手,那种味道,啧啧!——”
老汪说得我怦然心动,暗自决定也要煽一个盒盒,且很快确定了目标:同年级的女生,而且是邻居。我们常常结伴而行,读小学时一起去上学,大些了我天天去河边挑水,她天天去洗衣服洗菜。双方尽管私下从未说过话,但见了面她总是主动问我“吃没有”——要打招呼的。
于是我写了这辈子写过的唯一一封情书:“某某同学你好!很希望和你建立革命的友谊。我性格乐观,为人直爽,会拉二胡,吹笛子,还会吹口琴。相信我们在一起会非常愉快。盼复。致以无产阶级革命派敬礼!”喜欢音乐是真的,说是会拉这吹那的其实有点夸张。那年头没人教,全靠自己琢磨,拉二胡纯属杀鸡杀鸭,拉得我妈鬼火起;笛子和口琴还不错,基本上勉强听得出吹的是“东方红太阳升”。
情书是直接交到她手上的。当天晚上,不免辗转反侧,眼前晃呀晃的是红红的脸蛋和有点婴儿肥的手。汪建国拉过女生的手,还说过“那种味道,啧啧!”可惜那家伙不肯说“那种味道”是哪种味道。哼,不说算了,等我拉过了手,照样跟你啧啧!第二天去河边碰了面,她假装没有看见我,根本不给我打招呼的机会。又辗转了两天,反侧了三天,终于盼来了回信。她把信折成了一个小方块,擦身而过时朝我一扔,说:回去看。回去打开来,一张纸写了满满三个大字:不要脸。脸后面竖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感叹号如当头一棒,嘭!——把我敲懵了。我摸了下脸,滚烫,估计还很红。我很生气。生自己的气。那么一般甚至可以说比较丑的女生,我怎么会看上她?我都看上她了,她居然看不起我!一个有骨气的少年,求之不得,当然不会寤寐思服,无非再见面时都假装看不见罢了。然而从此以后,我在女生面前总是不太自信,生怕被拒绝。多年后与老伴拉手,印象中还是她主动拉我的。至于拉手的味道,果然相当“啧啧”。
没好意思把“不要脸”的事告诉老汪,老汪却告诉我他跟那个盒盒“黄”了。老汪脸皮厚,说他有一天想吃那女孩的“勿之”(方言亲嘴的意思),女孩大怒,骂他是流氓。
其实,当年煽到盒盒的,大多数都“黄”了。毕竟太年轻。毕竟无关婚嫁,就算是拉了手,拥了抱,甚至勿了之,也只是纯洁的友谊而已。敢于越雷池者,绝对是特例。
懂得起啥叫“煽盒盒”尤其是煽过“盒盒”的人,心里,一定藏着一段青涩而又美好的回忆。
https://www.jianshu.com/c/57e28a11c7e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