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书的动力是什么?
“求知。”
求知,然后呢?
“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
有知识的人,嗯,这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牛逼。”
牛逼的动力又是什么?
“站在巨人们肩上,说牛逼哄哄的话,写出牛逼哄哄的文章,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肃然起敬。”
也就是说,牛逼不是重点,重点是在别人眼里牛逼?
“……”
牛逼的方法有很多,为啥选读书?
“小时候,读书读的好爸妈就两眼放光,除了好好读书想不出还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高兴。”
现在别人全是你爸妈?
“什么意思?”
……
“懂了。”
你读书的阻力是什么?
“焦虑。”
焦虑什么?
“看不懂。”
看不懂什么?
“理论、知识、术语、概括性的话。”
你读书的动力不是求知吗?
“知识有时候让我作呕。”
那为什么还要求?
“为了不焦虑。”
不读书让你焦虑?
“确切的说,无知让我焦虑,因为无知的焦虑去求知,但求而不得就更焦虑。”
焦虑背后是什么?
“小时候,怕得不到父母的爱,怕满足不了他们的期待。现在,怕自己不够牛逼,不会被别人另眼相待。”
这个别人其实是小时候长在你心里的父母,你以为别人都跟父母一样,只看得起会读书的你。
“这个你刚才说过了。”
所以呢?
“所以,‘别人’并不是我的父母,不会因为我多读了几本书就对我另眼相待。”
还有吗?
“‘别人’并不是我的父母,他们怎么看我没那么重要。”
真的不重要吗?那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想被别人另眼相待?尊严和荣耀对一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尊严是屈辱之后的扬眉吐气,荣耀是光辉压抑的重新舒展。屈辱和压抑造就了内心对尊严和荣耀的渴求。如果心里没有稳定的光源,就总想着在‘别人’眼里找光。”
稳定的光源,从哪儿来?
“拨云见日。正视那个叫‘焦虑’的家伙,看着它眼里的惊恐,温柔地抱抱它。别吓跑它,也别屈从于它。就让它呆在我身边,陪伴我找到真正的自己。”
找到了吗?
“找到了一部分。”
在哪里?
“在书里。”
所以,现在读书的动力不是焦虑,而是找自己?
“对。”
还有吗?
“还有两个,一个是不孤独,另一个是好奇。”
读书怎么让你不孤独?
“书里有人陪着,书外有人围着。”
如果围着的人散了走了呢?
“追上去,听他说。书读的多了,就听得懂,不用装,装让人觉得羞耻,也累得慌。”
为什么那么怕孤独?
“其实,并不怕独,只怕孤。”
孤是一种什么感觉?
“莫名的心慌、茫然。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觉得自己像个二货。心里空荡荡的。拼命的想要抓住什么,可又不知道自己要抓的是什么。”
然后,抓了本书?
“很多本,放在手机里。”
够吗?
“不够。我还想写。”
写什么?
“写书里的自己。”
在书里的人身上看到的自己?
“是。”
写了之后就能不孤?
“也许吧,至少现在就想这么活着。”
如果写出来没人看怎么办?
“没关系,你也说了,他们又不是我爹妈。”
如果爹妈也不看呢?
“谁看谁就是爹妈。”
让那个看的人像父母一样再把你养育一遍吗?如果有一天那人说,你写得真烂,我再也不想看了,怎么办?
“也许,到了那一天,我心里那个给自己点赞的人已经长结实了。”
如果,我是你心里的人,我只想问:若是连心里都无人喝彩,还找得到你自己吗?
“那就为写而写,为心中的感受悲苦而写,为黯然幽微的瞬间而写,为每个当下而写,为用每个当下的幽微苦痛轰然雀跃对抗时间无情的碾压而写。”
那,如果不写了,还找得到你自己吗?
“曾经,我们以为父母是天,把天捅破才发现天外有天,天外永远有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