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喜欢这种“雨化万物,滋养大地”的意境,喜欢这种人与自然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感觉。
好雨知时节,知的是我们的古老智慧-农历的节气。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也是以一种尊重生命、顺应自然之道的方式来养育孩子呢?
你是否“在正确的节气对孩子施以正确的行为?”
你是否“ 以一种开放包容、雨化万物的方式去滋养孩子?”
我想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我们的问题不是爱的不够多,不够深,不够烈,而是不知道如何去爱。 如何能紧紧按住自己忍不住想要干涉的双手,在孩子需要帮助时施以援手,在孩子需要探索时背手身后默默支持,而不越俎代庖?
很多父母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什么才是正确之道呢?谁来告诉或者指导我该怎么做呢?
从自然之道,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中学习了解,作为孩子这样一个非同于成人的独立个体,他的节气是什么呢?
想想,有没有问自己这样的问题:
孩子在每一个发育阶段会有什么样的特征呢?(生理和心理 )
现在我的孩子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身体和心理)
你有没有观察到和发展的普遍情况相比,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特殊,无所谓好坏,不要给孩子贴上好坏的标签)
孩子的哪些表现正验证了他的特殊之处?
你是否意识到并按照他的特殊之处给予宽容和特别的对待方式?
你是否在无意中按照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他(比如做事的速度,专注的事情,干净的程度,学习的快慢,对环境的适应和变通能力
你是否真正尊重他作为个体的存在,还是小小的他已经背负你和爱人未完成而寄希望于他的沉重梦想?
孩子的成长和发育,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灵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在孩子的成长中多一些耐心和从容。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山丘,养育孩子的智慧,要父母自己去习得。你也许听了 很多别人的经验,也看了很多这些方面的书,但是没有谁,会比你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只要你善于观察,观察孩子的细微之处,你会明白,别人的方法是否适合运用在自己孩子身上。
如果你的孩子生下来身体就比较羸弱,你在准备他的食谱、可以食得的饭量,适合他的运动方式以及强度上,等等,都要采取不一样的目标设定,包括对他取得进步的程度和结果,你也要适度调整。
如果孩子本来性子就比较慢,那你在做事情的时候,或者必须赶时间的时候,能做的就是提前给自己预留出他“慢”的时间,呵斥责骂解决不了问题,心智,身体,手脚配合还不是那么灵活的他,是无法因你一句“快点,别磨蹭”就能快的。不要因你的着急和情绪失控而让孩子成为受害者。
不要直接硬碰硬地对孩子说不,或者阻止孩子去做什么,为什么相比做事情,做事情的方式方法,说话的方式方法尤为重要,学会如沟渠一般,引导水流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堵住。
不喜欢吃饭,让她多几次加入一起做饭,怎样准备材质,怎样和面,怎样看着四面呼吸发成一个大大的面团,怎样榨果汁,体验食物的味道和感觉;赋予孩子教给爸爸妈妈该如何吃饭以及监督全家好好吃饭的权利,并给予奖赏。
无法独立,总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和老人,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玩游戏,角色扮演,扮演爸爸妈妈监督孩子刷牙洗脸吃饭,如何准备东西,收拾房间。还可以赋予孩子教育父母的权利,孩子一旦发现父母老人替孩子做了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孩子可以给予父母相应的惩罚,轻轻打打手。
你可以润物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
不要尝试去管教孩子,尝试去融入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
大自然的运行在一吸一呼之间,一张一弛之间,潮起潮落之间;对待孩子,也要如此。明白他会有自己的正常情绪,也会反复,孩子和儿时的你没有什么区别:儿时贪玩的你,淘气的你,喜欢追逐万物生灵疾跑的你,喜欢玩捉虫子,逮鱼捕虾,摔泥巴,踩雨水,淋雨的你,一会天使一会魔鬼的你,你的孩子统统都要经历,没有任何分别,因为这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发育过程不可或缺的,不能因为现在我们变成了父母就剥夺了他们作为孩子的那一份自在。
蝴蝶从蛹里破茧而飞,中间的过程的确是非常辛苦和艰难,一点点,使出全身的力气,从蛹里慢慢地挤出来,直到化茧成蝶,但是,你不能干预,这是自然之道,蝴蝶的翅膀,就在这样的挣扎中变得强大而有力量,一旦破蛹而出,它才有了高飞的力量。
该播种时撒下种子,该经历风雨时让它们自然来到,该剪枝时减去影响秋天结果时的枝杈,做好必要的防范,然后让它自然的成长,直到收获的季节来临。在正确的时节播下正确的种子,在合适的时间接受到雨露的滋润,孩子的成长,就会如“润物细无声”,看似没有任何变化,其实每一刻,都充满着惊人的力量。
播种到收获,这期间,你需要的是耐心的等待,而不是过几天就拔起苗看看,它长大了多少。同样的耐心,你也要传递给孩子,让他意识到,他也需要接受一个耐心等待的时间。好东西总是值得耐心等待的。不要因为一时间的挫折或者失败而失去耐心和兴趣,丧失自信,我们要保护的是孩子那颗探索自然的好奇之心,创造之心,不因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挫折的打击而丧失。这是我们全人类的财富,充满好奇心,想象力和无比创造力的下一代,会使我们的社会更进步,人类能走向更文明。
我们的未来应该和自然越来越融合,而不是渐行渐远,我们不应该是大自然的控制者,改造者,我们只是大地母亲的另一个孩子。同样,以自然之道养育我们的孩子,才能让他内心充实丰富,为人友善,充满向上的力量,尊重每一个生命,对自然持敬畏和谦卑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