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生作品展想法简友广场
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无话不谈,而是不谈也行

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无话不谈,而是不谈也行

作者: 天外阿呆 | 来源:发表于2019-02-07 08:43 被阅读937次
    引经据典这衣服有配噢?

    南朝宋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讲述了“雪夜访戴”的故事: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王子猷雪夜想起“一夜”水路外的戴安道,双方必是至交,然而没有见到也很开心。

    还有人描述这样的老友相见,两个人坐在一起老半天,终无一言,但是分离的时候却都很尽兴。

    也许,对他们来说,最惬意的相处模式已经不是无话不谈,而是不谈也行。

    至交者往往寡言。挚友发展到一定程度,加上现在移动通讯工具的助力,甚至连相见都不再是必备要素。

    新朋友持续叨叨,产出大量信息,很多时候是因为生怕尴尬的空白。

    初次见面,特别是朋友的朋友和新朋友,一方面为了表示对原朋友引荐的重视,另一方面为了和朋友的朋友套近乎,叨叨就是礼貌合理的状态。话题无非,男谈时政经济国家大计,女谈时装保健家庭婚姻,最不济还可以谈网络上风行的谣言和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在持续的信息输出中,考量双方的思想层次、言谈方式,借以判断双方的“三观”。

    再见面,还要进一步谈及交叉的社会关系,分享耳闻的逸事,双方的基本工作面、生活面,以示进一步深入交往的兴趣。

    交浅言多,原也是无可奈何,因为陌生人之间的冷场,极易产生令人泄气和不安的气息。

    熟络之后,少设防线,互相“倒豆”,努力坦诚相待,便有向老朋友发展的好趋势。

    到了老朋友阶段,渐懂留白,少见仍然亲近,见面话题日少。

    跨过知无不言的阶段,进入无言亦知的阶段,便可以升华为屈指可数的挚交。

    即使许久见一次,也不需要问你喝咖啡、茶还是白水,喝咖啡不需要问你加几块糖,喝茶不需要问你浓淡,白水不需要问你温白开还是凉白开。

    对坐半天,三言两语,告别时双方却都很满足了。

    大学刚毕业,我和几位大学小伙伴,同时到某地级市工作。

    工作日下班以后,大家自行解决晚饭问题,陆续从城东、城西、城南,坐公交车,抵达中间的晓风书屋。

    一人一杯清茶(果汁)、一本书,偶尔低语。

    最后赶末班车各回各的单位。

    偶尔,女生们去逛街,或者集体约饭,才会多一些叽叽喳喳,特别是嫌弃的时候。至于那些我们喜欢的衣服,给个眼神就懂,直接买单不再叨叨。

    这种挚友清欢,比男女的床第之欢更有趣味。

    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直之友,关键时候能棒喝你回归正道,不会和稀泥。

    谅之友,大抵宽容少责,互相尊重,不会乱带节奏。

    多闻之友,大抵很有品味却谦虚,不卖弄见识阅历。

    可见,寡言的至交者多多少少有“益友”的特征。

    假设你相亲归来,内心正在慌乱难择。那些交浅言多的所谓朋友,便会掐着指头比较家世、长相、身材、性格等桩桩件件,给你打分数、出主意,不过徒增纠结和烦恼。

    好基友、深闺蜜等至交,从你神情便可窥端倪,“喜欢就嫁了吧”。

    看似轻言絮语,却很有分量,有“定海神针”的功效。

    古人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彼此是对方肚子里的蛔虫,小小一个眼神,短短数行信息,就能知冷暖、慰心伤,自然称得上同怀,值得十二分的珍惜。由此可见:

    拥百千朋友,喧嚣也孤独。

    能得一至友,静默不寂寞。

    其实自己跟自己相处最不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相处模式不是无话不谈,而是不谈也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yw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