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姐,在哪呢?”
“我没事,就打电话问问你好着没?”
“你好着就行。挂了啊。”
隔三差五的,我总是能接到M打来的电话,我们的对白过来过去也就这几句,间或增加一些各自的日常、彼此都关注的人和事等。
大多情况下,她忙我忙,也有经常接不上的来电,便会在忙完之后电话回复,一来一回的对白,还是那几句。
我们也常在微信上胡侃乱聊,彼此毫不遮掩,大大咧咧,嘻嘻哈哈,真诚的让人感动。
这几日在家,无一天不想起她,想起我们之间的那些电话,那些问候信息,那些日常互动……
可是,她已经不在了。
无端地,心便揪的疼,真后悔自己没有更加好好地珍爱她。
现在,我的手机那头再也不会传来她的问候声了,就连一句“我没啥事,就打电话问问你好着没?”这最寻常的话语,都听不到了。
M,那个总是主动联系我的人,已不在了。
你呢?
身边还有几个主动联系你的人?
若有,你是否珍惜过TA的主动?
或是真爱过TA那样总是愿意主动的人?
一次几个朋友聊天,24岁的H说她很是不甘,自己的爱情实在被动。
两人之间,永远都是她主动,她若不打电话,男友极少打电话过来;
她若不发信息,他也不发信息;
她主动发信息,对方的回复就是寥寥几字;
她如不去找他,他便一直忙,没时间来看她。
不知从何时起,两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变成了她一人的独角戏,起初她没在意,以为对方太忙,选择了不去计较。
直到有一天,她看到男友在手机里和其他人聊的热火朝天,而且都是大段大段的对白,H心里明白了,在他心里,她只是可有可无的那个人。
一个人的爱情,不要也罢,她选择了决绝的离去。
“看似两个人的戏其实只有我在演,若我真的消失个一年半载的,他也多半不闻不问,想想就后怕。”她这话我至今印象深刻。
虽然我们说仅凭此一点不能作为衡量爱情的全部标准,但若现在就已对她置若罔闻,那以后会是什么样呢?我不敢擅自忖度,也不想妄加揣测。
人生如逆旅,你我亦行人,孑孓独行中,总会在某个阶段遇见同行人。
有遇见就会有分别,有主动就会有无视。
遇见总是喧哗热闹的,而分别,却往往在寂静无声中,每一个看似正常的日子,都可能是我们此生的最后一面。
主动总是热情愿意的,而无视,却往往在冷漠懈怠中,每一个不经意的被动回应,都可能是挫伤热情的最痛一击。
亲人也好,友人也罢,亦或爱人,我们彼此依存的根基,除了血缘亲情的捆绑,一定还有你来我往的律动呼应,相携照拂,扶持同行,相濡以沫。
若遇见,就用心珍惜。
若遇见那个总是主动联系你的人,更该珍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