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之源

作者: Ordo | 来源:发表于2017-03-06 20:53 被阅读0次

关于人性的争论自古以来争论不休,最重要的论题当然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观点,这个问题已经被说烂,但是想说明白却非常的难。

人性不同于科学,它的构成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没有一个有效研究的方法,个人认为,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心理实验,受到一些可见和不可见的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片面的,所以,人性只能通过人的行为背后的目的去猜测而不是可靠测量。

有些人为陌生人捐献自己的肾脏,虽然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有人认为,这种无私的行为无疑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因为上帝才能在我们脑中植入这般高尚的道德原则。但一些科学家提出:人类这种甘愿为他人奉献的无私精神,恰恰证明了生物进化学说的一个严重不足——它无法充分解释我们何以会产生道德判断、作出道德行为。虽然人性中有如此高尚的善心,但人性中也存在令人战栗的残忍,比如战争中的大屠杀。如果我们把人性的善良视为上帝存在的证据,那么人性的残忍是否也能证明魔鬼的存在。

人性的善良和残忍,常常是以不那么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就一个个体而言,你可能对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坏事印象深刻,每当想到当时所做的错误行径,内心如虫蚁啮咬。而也常常因为自己所做的一件好事而感到自豪,至少是拥有满足感的。所以综合来看,我们是一个完全正常的人。

人终将是一个社会性的人,因此这也是他道德形成的目的。道德感,或者良知,就是一个人的大腿和胳膊一样,是他身体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被赋予了道德感,只是有的比较强,有的比较弱,就像每个人的四肢力量也有大小之分一样。持类似观点的还有一些启蒙运动的哲学家,比如亚当斯密。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深入探讨了想象力和共情的关系、同情的界限、我们对做错事的人施以惩罚的愿望,还有其他许多与人类道德有关的问题。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是天生具有同情的本性的,而同情之中含有两种情感,其一是单纯的对他人处境的同情,比如看到别人受伤,自己会莫名感到难受。第二是将他人的处境想象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处境的同情,看到别人受伤,会联想到自己身体同样部位受伤的状况,进而产生同情感。所以总的来说,亚当斯密是倾向于人性本善的理论的。

而卢梭观点同亚当斯密是有一些差别的,他在《论人类不平等起源和基础中》提到,自然状态下的人是没有善和恶的概念的,而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私有制的产生使人们渐渐摆脱了自然状态,财产有了你我之分,进而出现了人类道德败坏的情况,实质上这里的道德并不是一个从善变恶的过程,而是从一个既不是善也不是恶的自然人的状态转变成了一个恶的人。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下,唯一要考虑的就是自己的生存的问题,在温饱的状态下,他不会产生伤害他人或夺取财物的现象,所以自然人是一个既不是善也不是恶的状态,社会结构在不断变得复杂的过程中,因为对比从而出现了善与恶的概念。

人类的道德问题总是让我们着迷。我们最喜欢的故事,讲述的往往是善与恶的斗争,不管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在小时候,我们在看电视时,也总是喜欢问爸妈电视中的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希望看到好人得好报,但我们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坏人遭恶报。所以说,排除一些极端情况,人的本性大体是向善的,甚至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产生了道德判断的能力,但是人性有善恶不假,而善恶二字是远远无法代表人性之复杂的。

相关文章

  • 善恶之源

    关于人性的争论自古以来争论不休,最重要的论题当然是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观点,这个问题已经被说烂,但是想说明白却非常...

  • 《善恶之源》

    21世纪心理学有趣的发现之一。 带你探索道德判断背后的心理学。婴儿有道德感吗?我们是如何成为有道德之人的?理性思考...

  • 【推荐书单】三本心理学书籍带你读懂人性更读懂人心

    推荐书单一《善恶之源》保罗•布卢姆 《善恶之源》内容简介:《善恶之源》这本书指导我的生活作用在于:1.“你是小孩子...

  • 【原创】善恶之源

    当集体意识超越一定底线后,就会滋生出一群可怕的恶魔. 当我们出生时,我们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可是当随着渐渐的成长,我...

  • 【五律】善恶之源

    善之根 万物随缘起,纷纷向死生。 基因唯继续,天律择繁荣。 虎毒何怜子,枭残竟献牲。 请观儒释道,皆以善为名。 恶...

  • 江湖路远,他日再见

    江湖路远,他日再见 “一阴一阳之谓道。善恶亦是道,而善恶源于人心中——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

  • 今日自省2020-04-09

    善恶一念 因果随行 善因不忧果 恶果最难消 传恶终成众恶之源 传善可为众善之源 万般众生相 起心动念间 苦修彼岸法...

  • 随笔摘抄——舌头

    舌头是善恶之源。 当它好的时候,没有比它再好的了; 当它坏的时候,没有比它更坏的了。

  • 偶遇

    初始于喧嚣中,生存于善恶间 走过山川之美,见过流水之源 忽遇一片紫色草埔,突然的宁静 犹如清风拂过脸颊,舒舒坦坦 ...

  • 考验你的素质

    人们常把金钱比喻为万恶之源,其实,错不在金钱。金钱本来无错,也不存在善恶,而是出于人对金钱的态度。 金钱能给人幸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善恶之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gnu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