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白流派
提到孤独和寂寞,你脑海里会想到什么?20岁以前,我会觉得孤独是一种罪过,寂寞是一种煎熬。曾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寂寞是别人不想搭理你,孤独是你不想搭理别人。只是难有心灵间的呼应。所以宁可一直孤独”。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说过:“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着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挚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也就是说孤独是高贵的,是内心的思想的充实,寂寞只是平庸是感情上的匮乏。
听复旦陈果老师的情商课时,记得他如是说:寂寞是一种无所适从的可怜,它和孤独不是一回事,因为寂寞者的集合依然逃不脱寂寞,最后演变成迫于无奈的虚无。孤独是自成世界的独处,表现出的是圆融的高贵,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保持自己的一份心境,便能由思想带来的挥之不去的气质。
史铁生当年谈爱情时提到关于孤独和寂寞,他认为孤独并不是寂寞也不是孤单,更不会是空虚和百无聊赖,无论无所事事还是日理万机。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孤独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生理问题,孤独是心灵问题,是心灵间的隔膜与歧视甚或心灵间的战争与戕害所致。
最近读的《流浪的梦》中李二和也说:“我所理解的孤独是指在个体生命过程中,所毅然持守的特立独行并具有出色价值理想的精神状态”。
这让我想起了武侠小说里的独孤求败,光听名字就觉得“寂寞空虚冷”的一位大侠。想必,孤独和寂寞也许是人类的常态。孤独也好,寂寞也罢,都是人为赋予的词义,每个人的理解都是自我经历凝练出来的“赋格”。就现有的价值意义来说,寂寞可以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一份思念,孤独更多是一种认同和精神渴求。
不被人理解,也许真的算得上一种孤独。记得是17岁那年,那是我最后一次被父亲痛打。从小到大,我表现的比其他人都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但还是逃不过父亲的责罚。因此我对他是极怕的。不过这一次,我反抗了,也许是即将成年的叛逆心在作祟,也许是自己那一点点自尊在驱使。几个回合后,我承受了人生中最重的一次痛打。说实话,即使当时我有错在前,我还是产生了对父亲的恨意。
之后我们原本就不善交流的感情,更加边缘化了。上了大学,我发现父亲对我的态度变了,也许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都变了。父亲变得担心我假期回不回家,担心我过得不好,偶尔也会分享一些事情让我拿主意。
去年回家,有一个晚上和父亲喝酒。几杯下去,话夹子打开了。父亲讲起了从未对我言及的内心话。和七十年代大多数农村汉子一样,父亲读完了小学,会认自个儿名字和懂算数就退学了。并不是他不够聪明,相反他很有头脑,也许是因为吃不饱吧,十几岁就跟着亲戚外出务工了。父亲跟着亲戚外出打工,睡过公园,遇到过传销,受到过歧视,遭遇过台风,被困在船上吃了一个月救济泡面。有一年还衣衫褴褛的回到家,说遇到了大洪水,险些丧命。
父亲的经历远不止这些,我甚至能感受到他脸上讲起这些经历的那种小小的自豪,是的,因为父亲的拼搏,我们一家人生活得到了保障。
谈起现在,父亲很是惆怅。父亲说现在的农村已经不是以前的农村了。庄稼人没有了地,又没有固定的工作,走出村子的变成了务工人员,在外受人冷眼,回家只想结婚盖房子,安安稳稳;留下的成为了“伪农”,靠着打零工填补家用。而父亲就是那个中年“迷茫”的男人。父亲的话语,让我极其惭愧,十多年的“文化人”生涯却从未让我想过要懂得及时体会父亲这个名字背后的辛苦和责任。
那晚的月亮很圆,整整一个晚上都照耀在星空。我明白我的那些无病呻吟根本算不上什么,父亲没人理解的孤独才是孤独!父亲老了。
前不久,父亲神秘兮兮的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他想清楚了,准备“创业”,我会心一笑,说:“挺好的。”
后来我去了云南的玉溪走村义访,在青龙镇我结识了当地少年阿鹏。从他那里我得知,每个村里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基本上读完初三就辍学了。我很惊讶,问他为什么。阿鹏说可能是当地教育风气影响,孩子的父母很少重视他们的教育,甚至不管,孩子本身也就不想继续读书了,尤其是留守儿童。我问:“”难道就没有想读书的吗”?阿鹏觉得我的问题有些白痴,从土埂上跳下里有点不耐烦的说:“想呀,我也想,父母不让怎么读?!”然后拍拍屁股上的泥巴走进村子。望着他瘦弱的骨架,我想,这样的孩子内心该多么孤独呀!
现在是暑假,自然也是新生进入大学的准备阶段,提前结识学长学姐成了他们的首选。由于我还算喜欢助人为乐,很多学弟学妹都愿意把自己遇到的“棘手”的新生推给我。前两天就有一个新生加了我,几句嘘寒问暖,恭维以后,她开始了自我陶醉式的对生活的控诉,对现实表达着种种的不满。她说,她父母从来不理解她,只能把情感寄托于网络,她是孤独的。我说你父母是不是对你不好?她很快在屏幕那一端回过来很长一段文字,可以整理出不下十条对父母的“控诉”,大致就是嫌父母给的零花钱少,反对她通宵上网,睡懒觉被“无情”叫醒之类的,最后她还表示自己已经打算和父母“断绝关系”了。我又问你懂父母的孤独吗?她没有回答。
第二天她发过来几个字说,她不懂也不想懂。
我说:“当我们每天拿起手机,对手各种app,各种聊天软件,点来点去划来划去的时候,其实是最不该提孤独的。寂寞都源自于内心的聒噪和一种情感的软弱,如果一个人愿意用最好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接受这个世界,能够多一些心灵交流,而不沉溺于网络,把自己当做生活中的一部分,去感受、体悟世界,那么自然而然不会孤独。在你孤独之前,也许你该好好了解一下你的父母。”告诉她这些话后,随即把她拉黑了,因为我只是一个倾听者,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没有义务去到她的生活中指导和管教,我也没有那个能力。并且,我不想被她满身的负能量影响,毕竟谁不希望自己身边充满正能量呢?
我们都将渐渐明白,其实孤独也不高贵,不神秘,寂寞也不可耻和可悲,最可怕的是纠结于孤独,归咎于寂寞。多少人,青春韶华,付之东流,却总是自叹孤独,独饮寂寞。多少人,并不年少,务实力行,孤独相伴,寂寞侵袭,仍然攀登高山。
当你孤独时,请享受它,并且快乐。当你寂寞时,请懂得感恩,并且上进。毕竟,不懂他人的孤独,何谈自己的寂寞?
网友评论
最近刚看完的一本书(恰到好处的孤独)
说到: 美好的诗篇不在远方,而在离你最近的地方。我们只能理解自己却无力理解别人。当你理解到这一点时,你是孤独的,却是接近对方的,虽然我们从未抵达彼此。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的丰富而华丽。孤独让我们变的更加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