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北宋 文学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后代人们的心目中,苏轼就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传读希望能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
苏轼字子瞻,传闻苏轼的父亲苏洵为了给长子苏轼取名时也绞尽脑汁。最后决定才用“轼”
古时候车子前方有一个横木,供人在车子颠簸时抓扶。大多数情况下没什么用,可是少了它也不行需要的时候可以站在上面向远处看(《曹刿论战》里面说曹刿看见齐军败退了,“登轼而望之”)。平时不须显山露水锋芒毕露,只是低调却有用处,能够帮助别人登高望远。苏轼的名,寄托了一个父亲对长子的期望和祝福。
但苏轼却没有因为一个“轼”字改变自己,他一生坎坷,但依旧桀骜不驯,无论是得意人生,还是生命攸关中、他所有的嬉笑怒骂中都出于本性。
苏轼的个性、禅心、为人处事各个方面都在他的文字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至。
他去爬山,拍到一半,走不动了,看了一下上山的路发现还早呢,虽然他很难过,但是走不动了,怎么办?最后“我不去了!”苏轼对于自己有这样的觉悟很开心于是即兴写下了《记游松风亭》
他经常通过写诗词来表达他对他人的看法。经常会语出惊人。
他说过孔子是四方脸、调侃南岳李岩老好睡、嘲讽司马相如拍汉武帝马屁……
他总爱给别人取绰号,司马光性格犟,他就给人取名“司马牛”、“河东狮”也都是出自他手。
年轻时候的苏轼文笔气势高昂,一往无前,读起来节奏跳荡磊落,只是看一遍都会觉得酣畅淋漓。
就连他自己在老年的时候都戏说自己的文章是“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他初入官场写下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认为此文脱尽五代宋初以来的浮靡艰涩之风,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苏轼通过这一篇文章获得了当时很多文坛领袖的注意。只是他的一生自此以后便开始大起大落。
苏轼一生65岁,几乎每隔几年就会遇到波澜,从未顺风顺水过。
职场上38岁被新党贬、43岁入狱差点被杀、49岁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53岁被旧党贬出、65岁死在回京路上。
家庭中21岁没了母亲、29岁没了老婆、30岁没了爸、48岁儿子没了……
这一切和苏轼身处的朝代也有关,北宋时期,第一是中国最富时期、第二是最有文化时期。前有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后有黄庭坚、秦观、曾巩……文化人就爱折腾,逐渐就分成了两派。
苏轼身处其中最初不愿王安石那般“疾风”似改革、后不愿司马光那般一味维稳全盘否定改革。
这样的性子使用他的一生很黑暗,即使是这样他还是没有妥协、他一心为了百姓,无论新党旧党对百姓有益就赞成否则就免谈。
苏轼是一个吃货,他的很多诗词里面都有他对吃的热爱。最有名的应该就是他得了红眼病医生告诉他不能吃肉,他回到“我本来想听医生的,但我的嘴不听啊,它说眼睛得病,管它干嘛。”
这话分明就是现代吃货的真实写照呀。岭南的荔枝、黄州的猪肉、海南的牡蛎,这一年四季该吃什么?到哪个地方什么吃的最经典最好吃统统都能在苏轼的文章里面找到。
在我看来苏轼的“轼”就是他的才情、他的豪情壮志。
正因为他苏轼拥有难得的才情、豪情,所以虽然一世心酸却通过他的文字和流传下来的故事,散发满满正能量,有时还能逗人一笑。
苏轼不但影响宋代的诗歌,对后世的宋诗派诗人都有着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有着极强的解放自我的精神。而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也具有极强的灵性,充满生活情趣。
苏轼从不会克制他自己的灵感,将生活的小事情,小感悟都统统用文字表达出来,通过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或诗歌、或散文或小品,他的所思所想都尽情的记录在文字里面,即使是现在去阅读还能在其中看到一个充满向上的活力、正能量。
苏轼在中华文学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而他深厚的文学造诣、豁达的人生观让后世对他既是崇拜又有点啼笑皆非。
扶轼登高望远处,才能潇洒度一生。
【无戒365写作训练营第二十六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