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当奈公何?
年少不懂此诗中意,再读已是泪流满面。原来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孤勇者的故事:
汉朝时,乐浪郡朝鲜县有个管理渡口的小官叫霍里子高。
一天早上,他看到一个披散着白发的疯癫之人,手里提着酒壶,朝河边跑来。
这个人不顾妻子的追赶和劝阻,执意冲入河中。
他的妻子一边追一边喊,但终究没能阻止他,疯癫之人最终淹死在河里。
妻子赶到河边后,悲痛万分,弹起箜篌,唱起了“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当奈公何”的曲子。
曲声凄怆,一曲终了,她也投河而死。
子高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妻子丽玉,丽玉非常悲伤,也用箜篌弹奏起来,闻者莫不堕落饮泣。
由此,《公无渡河》便流传开来。因为这首曲子是用箜篌弹奏的,所以此诗又名《箜篌引》。
千百年来,《公无渡河》被称为最悲壮的一首诗,李白写过它,李贺写过它,陆游写过它,温庭筠也写过它,但却没有一首能超越它。
公无渡河:他什么都没有,但是想渡河。
公竟渡河,明知渡河有危险,他依然要渡河。
渡河而死:结果他被凶猛的河水吞没,他死了。
当奈公河: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又能如何呢?
短短16个字,有警止、有惊呼、有哀叹、有无奈,将决绝赴死的老公和悲痛欲绝的妻子刻画得淋漓尽致。
之后千百年间,无数人读这首诗,无不为之动容。
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意孤行的时候?谁的面前不曾有过那样一条波涛汹涌的河?
只不过,有的人幸运地渡过了那条河,有的人则被巨浪拍倒在岸上,还有的人虽然遍体鳞伤,却依然勇往直前。
哪怕是最卑微的梦想,他们也要全力以赴,做那个渡河的孤勇者。
(选自本人公众号)
网友评论